第五章 开堂授徒(8)第(1/2)页
傅灵华祖籍福建,祖上早在40年以前来港,香港成为英占区后,便和一些外乡人一起从英国人手中购下筲箕湾大片地皮,准备做菜地耕种,当时的筲箕湾一片荒芜,杂草丛生,蛇虫出没,地价相当便宜。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也是傅家命该发财,这片地皮烧了杂草种上菜蔬不久,由于这里紧邻湾仔码头,维多利亚港逐步成了世界最繁荣的黄金港,这样招至大批码头搬运工的涌入,他们大多来自大陆,居无定所,傅家祖先灵机一动,便在此处筑起了简易工棚租给码头工人。
随着天然良港的不断开发,房屋出租业越来越繁荣,慢慢有了钱。
傅家鸟枪换大炮,开始大造房屋,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便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傅灵华作为业主,因房屋太多,常为收房租的事苦恼,今听得大陆”洪门”来此开堂立台,便有心加入,加上文贵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立即赶走几家房客,愿意”无偿借用”。
陈余祥既然要重出江湖,当然是以义气、信用为重,许诺只是”租用”,待堂口兴旺之后,房租一一归还。
堂口正北围墙内是一片空地,空地过去是两栋砖房,可做堂口常用人员的聚会休息地,再向前是以前南叔、文贵的住屋,里头拆去隔墙,使之变成几个大间,文贵那边做堂口办事处;何南这边作为会场,正贵贴着一张大红纸,写着”洪家祠”三个大字。
两旁则写有陈近南、万云龙等及前后五祖等洪门历代人物。
后面两栋房子是陈余祥、陈百威、文贵、何南等人的住处,由于开堂以后不会再做鱼生意,房内布置得十分整洁。
接下来又向傅灵华借了一笔款,作为开堂经费,另外还购置了一批大刀、长矛,专等九月初一日正式开堂。
话说”卖鱼祥”在香港开堂授徒的消息一经传开,很快就传到了彭昆、梁再堂耳朵里。
当时彭昆还不知道”卖鱼祥”为何人,只是这消息给他带来了震动和窃喜他向梁再堂鼓噪,说如今又有人欲称霸香港,必须招
第五章 开堂授徒(8)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