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乱世大洗劫(6)第(1/2)页
罢工救济费用,除了设法求援外,并向社会各界募捐,广东政府亦多方支持。
与本书有直接关联的是,罢工委员会设立了工人武装纠察队,维持秩序;同时派出纠察队检查香港来往关口,防止走私。
由于广东方面断绝了对香港的食物供应,使两地的差价十分悬殊,香港各堂口看准了这个有利可图的机会,开始了疯狂的走私,对此,罢工组织深恶痛绝,彭湃、周恩来等人走上街头发表演说,声泪俱下地力陈工人为国家尊严、民族利益,忍饥挨饿,付出牺牲,在这种时候居然还有一小撮民族败类借机发财于是加强纠察队,对香港实行严格封锁,人员、船只,只许进,不许出,查出走私,严惩不贷于是莫启青的大批军火恰恰碰在这个关卡之上,无法启运闲话休提,书归正传,莫启青的军火停留在广州运不过来,也等于说”和安乐”指望活命的钱化为乌有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大陆对香港的封锁,物价飞涨,本可以撑十天下去的钱,最多只够七天开销人,生存是最要紧的,到了这节骨眼上,陈百威一咬牙,下决心对留守的市民实施大规模的”抢劫”。
这样做是迫不得已的,陈百威清楚,一旦自己加入了”打劫”者的行业,在江湖上就是终生的污点,到将来,哪怕再有钱、再有势力,都上不了台面无法得到英女皇的封爵。
现在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
6月1国新闻报刊登了英国制造”五卅惨案”的消息,被港督司徒拨下令查封。
就在这一天,”和安乐”的”探子”听到一个好消息”和义堂”的彭昆趁着军警把精力用在制止罢工,对市民实施大规模的”洗劫”。
听到这消息,陈百威立即召集堂口头目研究,如何步”和义堂”的后尘。
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假冒”和义堂”人员,在湾仔、筲箕湾以外的地域”洗劫”陈百威的想法与手下一样,现在由他们说出来了,便顺水推舟道:”既然大家都这样说,我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第十三章 乱世大洗劫(6)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