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辩经法会  青囊尸衣3残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辩经法会第(2/2)页
尚简朴,与地域气候物产贫瘠有关,南人食得精致华美喜好奢侈。北人洗澡称搓泥,要积出泥一样的肥垢才去搓一次,南人叫冲凉,一冒汗就去冲。南人困床,北人睡炕,来了客人都往炕上请,客人留宿与主人一大家子济济一炕,南人从不这样,会睡不踏实的。不过改革开放以来,南床逐步统一北炕,再也不会动不动就请客人上床了。”

    薛先生的一番话惹得大殿内的人们哄堂大笑,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再说点吧,还没听够呢。”有人高声叫喊着。

    国家宗教局那位领导再一次的对下属说:“看看,人家这才是做了深入调查研究嘛,透彻,贴切,幽默,有生活,你们要好好向人家学习,切实努力的改变工作作风。”

    薛先生得意洋洋的环顾一周,继续侃侃而谈:“从音乐上来分南北也不一样,北方唱戏热闹喧天,如秦腔简直就是吼出来的,而南戏抑扬顿挫一唱三叹,像黄梅戏、花鼓戏等。北剧讲究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历史剧,南戏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和民间传奇。北剧艺术的代表是京剧,特点是男人扮女人,南戏的代表是越剧,女人扮男人。北方女人唱京韵大鼓,也能唱出一股英雄豪气,南方男人唱评弹,居然咿咿呀呀一副娘娘腔。北人唱歌是燕赵悲歌,苍凉、悲壮、激越、凝重、悠远,南人唱歌时轻快、玲珑、婉转、亲切、凄恻。北人身大力不亏,有点笨,南人虽小但灵活,智商普遍要高一些。汉以后,五胡乱华,唐末五代安史之乱,藩镇之乱都是在北面,又有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开启北大门,致使后来外族频频入侵中原建立辽金各国。北人与外族之间长期征伐、臣服融合了血缘与文化,也就渐渐的看淡了所谓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管他谁当皇帝呢,少不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

    南人则有血性得多,祖国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打不赢也要打,南宋朝一百五十年,都是在复国主义的仇恨与亡国的忧思中度过的。要是换了北人早把这国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谁还管你是哪家的王师,别打扰自己的安生日子就行了。”

    这话一出,殿内立刻又分为了两派,互相指责攻击了起来。

    “北方人就是汉奸多,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时候,都是我们南方人在拼命抵抗。”西面的道士和香客叫道,口音乱七八糟各异。

    东面的声音就整齐划一得多了,两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说我们北方人没有血性,这太不公平了。”全真教的道士和北方香客鼓噪起来。

    薛先生淡淡一笑:说道:“中国的跪拜磕头礼就是北方人最先搞起来的。”

    “你有什么凭据”

    薛先生冷笑一声:“当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了两个哥哥,他父亲李渊即惊且惧又悲伤,李世民就跪下来伏着吮吸父亲的,这是古鲜卑族的遗风,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鲜卑族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这种礼节是模仿牛羊驼鹿双膝跪地接受哺乳的姿势,后来渐渐蔚成风气带进天祥被元军俘虏拒不下跪,理由就是下跪是北方人的礼节,南方没这规矩。”

    全真教的道士们面面相觑,这段历史从来没听说过,所以也无从反驳。

    “还有,历史上摧残妇女的裹小脚运动也是北方男人的另一恶心发明。”薛先生再来一击。

    “胡说,怎么能”

    “我们不信。”

    “哈哈,”薛先生大笑不已,说道,“南方酷热潮湿,怎么会动裹脚这种念头还不半天就沤臭了”

    殿内的南方人都禁不住莞尔,国家宗教局的那位领导笑过之后,悄声郑重其事的吩咐道:“此人思路机敏,知识渊博,口齿伶俐,了解一下是什么来路,国家宗教局宣传方面就奇缺这样的人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