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百步回魂阵  茅山后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百步回魂阵第(2/2)页
提出“十世为仙”的“疯狂”理论之后,赵观山便顶着四面个人怎么可能用一世的生命证实“十世”之后将会生的结果呢就在整个道门抱着看笑话的心情关注赵观山的实验结果时,这赵观山竟然宣布这一理论已经得到了验证,并邀请包括自己的老师萧抱珍、王重阳、李仙缜等十数位道门台柱级人物赴苍岩山观果,三个月之后,这十数位道门宗师竟然无一例外的肯定了赵观山的实验成果,并一致给出了“却为其理,无可辩焉”的结论,意思就是说确实是这么回事,没什么可商量的。

    消息传出,道门震撼,大家一是惊在这种荒谬的理论竟然是真的,二是惊在赵观山竟然真的能在短时间内验证十世之后所生的事并且得到这些道门脑们的一致认可。

    震惊之余,江湖上对于赵观山的“实验方法”也是猜测四起,甚至连当时一致沉迷于道法研究的宋徽宗赵佶也不惜先后三次下诏想宣赵观山进宫想看个究竟,却始终没能找到赵观山本人。

    然而就在此时,与外界的骚动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那些受邀亲离现场的宗师大腕们的守口如瓶,这些人显然不愿意透露其中细节,理由无一例外皆是“惊为非道之捷径,不至无道于真修”,言外之意赵观山的实验确实是能够证明“十世为仙”是成仙的捷径,但实验本身却不应当成为现今道门中人投机取巧的借口,实验方法如果大白天下的话,仅用数月之修即可完成十世之为,以后谁还修道当然,这只是这些宗师们的一面之词,后人甚至有过猜测,就是这些宗师们有可能只见到了“试验结果”而并未亲眼见到试验过程,更有些“愤青”甚至猜测是这些宗师大圣们很有可能是从头到尾全程观看了试验过程,只不过水平有限谁都没看懂,又不好意思说自己看不懂,才被迫认可赵观山的。

    总而言之,直到最后这些宗师门一一归仙,赵观山验证“十善为仙”理论的具体方法,始终都是一个谜。

    据传说在“十善为仙”的理论得到验证后不久,这赵观山又乘胜追击提出了“十恶为妖”的配套论调,就好比陈景润先证实“123”之后再次冲击“112”一样,但与“十善为仙”理论不同的是,“十恶为妖”最终并没有得到像前者那样的有力验证,就连赵观山本人在提出这个猜想之后也销声匿迹于江湖了。然而碍于“十善为仙”的理论已经得到了验证,所以“十恶为妖”虽然直到现今仍然处在“猜想”状态,却被人们与“十善为仙”放在了一起,当做成型的理论传承了上千年。

    “百步回魂阵,莫非是李观山做实验的阵法”张国忠已经猜的差不多了。

    “都这么说”老刘头道,“这个阵名是晚清年间龙虎山的游方散人童苦瞻起的,道光年间那个童苦瞻在云游苍岩山的时候现了一个岩洞,岩壁上有太一派祖师爷萧抱珍的题诗,明摆着就是当年赵观山验证十世为仙的山洞,山洞方圆百步,应该跟这个洞差不多,而且那个山洞跟这里一样,也有水,也长了不少的灯芯草”

    “那个山洞里也有雕像和一池子的死玉”张国忠问道。

    “这倒没听说”此时老刘头已经走到了雕像跟前,“如果这个洞里布的也是百步回魂阵,那秘密应该都在这个雕像里”说罢,老刘头把七星剑背在了背后,掏出手电开始在雕像上一寸一寸的找。

    “师兄,你找啥呢”看老刘头用手扒着“玉衣”的玉片找的挺带劲,张国忠也不由自主的跟着一块找了起来,但却不知道要找什么。

    “傻子,这个雕像不可能是实心的铁疙瘩”老刘头道,“里边肯定有东西,而且肯定是雕像铸好之后再放进去的我找找有没有机关暗门什么的,能往里放东西”

    注解:

    赵观山:生卒年不详,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太一教著名散人,自幼师从太一祖师萧抱珍,后云游四海,号观山子、癫道人、真乾仙人,

    萧抱珍:1166,金代道士,道教太一道也称太乙道的创始人。又名元升,卫州今治河南卫辉人,原从真人处授秘箓,演化为“太一三元法箓”,遂在卫州自立教传道。

    王重阳:1112年117o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道教全真派创始人。

    李仙缜:11o5,字生林,号仙缜。浙江天台人,北宋道学家、养生家,师从神霄派宗师林灵素,著有混元灵注经、天空星行经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