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第三节 带头大哥  血咒迷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第三节 带头大哥第(1/2)页
此次南下探宝,颇为招摇。半仙以”为国家寻找民间遗失文物”的名义,大力招徕人手。电视台、报纸等媒体也少不了一番采访、炒作。用半仙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名声闯出去,声势造起来,弄得天下尽人皆知才好。

    选了个黄道吉日,打着”寻找民间文物协会”的大旗,三十余辆各色车辆、一百余人的队伍出发了。

    半仙被大伙尊为”带头大哥”。其他人有潘家园的”善男信女”们、有慕名而来的民间收藏者,也有想从中渔利的坊间混混,警局两个小警察开着辆二手的”探路者”,也以古玩爱好者的身份加入了队伍。鬼子瞅了瞅车后紧跟着的”探路者”,不满地嘟囔着,”天知道,是监视我们,还是真想盗一回墓这么多人,保不准里面混进来青龙堂的人。”

    ”爷,你就消停消停吧。祸从口出呐”我说。

    鬼子郁闷地瞅了瞅我,没吱声。

    青龙堂总部。

    豪华别墅中,一处中式古典装修的房间内,艾龙端坐在红木太师椅上,背后站着木桩般笔挺、沉默不语的贴身保镖阿锐。旁边站着一脸晦气、衣衫不整的恭力。

    ”这次,把你039弄039出来,几乎动用了我们所有的039资源039。下次可不能再莽撞了。”艾龙平淡地说。

    ”是。龙叔。”恭力说。

    ”听说,潘家园那三个跳梁小丑,现在大张旗鼓地南下了我去新仇旧恨一起报”

    ”啪”艾龙把手里的茶杯重重地顿在桌子上,”胡闹你还不嫌这几个月惹的祸不够嘛”

    ”龙叔,我”恭力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国外那些什么赏金猎人,又能要卷土重来。他们的在香港转机,停留两天。记住,要干净利索不留活口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什么时候轮得到这些洋鬼子沾手办完事后,带你的手下直接去东北,广布眼线,听我的消息。呵呵呵,什么南下寻找民间文物,分明是欲盖弥彰。既然他们愿意做螳螂,我们也不介意做个黄雀”艾龙老谋深算地说。

    ”是。龙叔这一次,怕是要重新招些人手,钱和装备”恭力小声地说。

    ”钱的事,不用为难。装备嘛,阿锐会转交给你。可惜,你手下的人都和你一样莽撞,连个懂风水、术师的都没有。有些事,不是单靠有枪有钱打打杀杀就办得了地。记住千万不要再打草惊蛇”艾龙说。”阿锐已经安排好人手随他们的南下了。哼谅他们也逃不我的手心”

    ”龙叔深谋远虑”恭力拍着马屁说。

    ”好了。我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艾龙说着,端起茶杯,看着恭力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随手放下有些凉了的茶,说,”阿锐,我让你打听的事,有什么进展”

    ”龙叔。近来一系列的事情,包括潘家园的行动,都是力哥手下一个叫039三英039的人筹划的。此人办事谨慎,足智多谋,深得力哥赏识。后来我查到,039三英039是荣哥安排的。”

    ”哼他现在哪”艾龙问道。

    ”他潘家园行动以后,039三英039被荣哥灭了口。”阿锐说。

    ”哼”艾龙沉默了半晌,淡淡地说道,”太心急了”

    半仙拟定的南下路线,是从京城出发,先抵达陕西省,在咸阳市驻留数日,再转往四川,终点设在四川彭山县城。

    之所以拟定这条路线,半仙解释说,是因为关于乾陵和清初张献忠宝藏的传说。

    陕西咸阳地处”国第一帝都之美誉,历史文物不可胜数。当年打井的农民都能无意中挖到兵马俑,随便挖个坑保不准也能碰上个秦鼎汉玉什么的。特别是乾陵更具吸引力,帝后合葬的陵寝竟从来未被盗过。

    而四川彭山县城,据说当年大西王张献忠兵败后,曾在此埋藏宝藏。至今在民间还有”石牛对石鼓,黄金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下成都府”的童谣在传唱。据说,”石牛对石鼓”就是张献忠藏宝地的标识。据彭山县志记载,张献忠运送财宝的船队沿锦江行至彭山县江口遇袭沉没。几百年间,来此寻宝的人络绎不绝,大都乘兴而来、空手而归。但仍传闻有附近百姓,偶尔会从江中打捞出金锭、银鼎等物件。

    民间传闻,四川还有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宝藏。当年石达开率军出走时带了大批金银财宝。战败前,将军中财宝隐蔽起来。传闻当年还留有一张藏宝图,图中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语。至今也无人曾找到这被称之为”中外军事史上十大宝藏之谜”的财宝。

    这些传说至今流传已历经百年。信奉禅宗的古人,一直秉承事以密成的信条,陵寝建成或宝藏埋好后。知情人往往被屠杀殆尽。其间一段段波云诡谲的关于宝藏的传说、野史,让大伙更坚信了”带头大哥”的判断,且热情高涨,群情激昂。

    半仙思虑周密,显露无疑。但一路上完全意料之外的,是爆棚般的广告效应。往往是车队还没有出发,下一个途经的城市、乡镇的人们便提前一周或几周开始准备了。或翻腾家里的陈旧物件,或到农村老家去翻箱倒柜,也不乏从商场里买来簇新的铜人铁马,撒泡尿沤在自家后院地里,祈盼半仙瞎了眼睛、或是猪油蒙了心,当成文物高价给收了去。

    每到一地,都是夹道欢迎,人山人海,都会展示出摆满了整条街道的唐宋元明清的古玩、玉器、字画,求鉴赏,求收购,求收藏,求做为文物,场面热闹,盛况空前。

    ”关中父老莫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过如此吧”望着热闹的人群,鬼子莫名其妙地嘟囔了一句。

    ”哟。文化人呐哪本书里的”我问道。

    ”记不住了。看着这场面,突然脑袋里蹦出这么句话来。”鬼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以迎王师呵呵,亏你想得出来。你瞧瞧,他们蒙了多少人”我指着紧张、认真收罗”古玩”的同行人说,”这时候送来的东西,看都不用看。没一样是真的都是赝品”

    ”啥时候的东西是正品”鬼子问道。

    ”晚上来敲你门的,能有三成是正品,就烧高香了。”我意味深长地说。

    做为这支寻宝队伍的”带头大哥”,半仙被整日围在身边,刚送走一群又围上一群的”献宝”者,搞得焦头烂额、不胜其烦。不得已,只好装病躲进我和鬼子的车里。

    ”瞧瞧这阵势,不管怎么说,安全上是有保障了。”半仙摸了摸粘在手上的棉签说。

    ”半仙,真有你的。整日价手上粘个棉签,刚才完点滴要不要一会儿我去捡两个吊瓶摆在车上。”我打趣地说。

    ”哈哈哈,大胜这主意不错。”半仙笑着说。

    ”当当当”


第六章 第三节 带头大哥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