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父亲与救赎第(2/2)页
克的救赎。十年后,好莱坞将它 拍成电影。
这部电影在华人世界,还有另一个名字刺激1995。那一年,奥斯卡典礼上一部影片极尽荣宠:阿甘正传。而同样获大奖七项最重要提名却无甚小金人入帐的肖申克的救赎,赢面更大,15年过去了,它是美国电影史上排名最前的“无冕之王”。
牢狱题材,是通俗电影的类型片。然而肖却突破藩篱,同样含冤入狱,同样度日如年,同样智慧越狱,甚至同样全取宝藏,进行复仇。但是这里没有伯爵腥风血雨般的极端,而是刻画出了罕见的性情哲理与人生况味,成为代表“希望”和“自由”的电影“圣经”。
面对盛赞,向来狂放不羁的斯蒂芬金却谦卑了。他说:荣耀属于基督山伯爵属于大仲马。
故事1947年,30岁的年轻银行家安迪杜弗仑被判无期徒刑。所有罪证都确凿指证他,在发现妻子出轨后借酩酊大醉,槍杀了她和情人。
他走进了重刑犯云集的肖申克监狱。被判在此终老。
在肖申克,他遇到已入狱20年的黑人谋杀犯:瑞德。作为牢中“资深人士”的瑞德,对从不抱怨的安迪充满好奇。1个月后,安迪来到瑞德组织的囚 犯私下物资交易圈,他要的第一件货是一把小的鹤嘴镐。那确实是个微不足道的家伙,不过一巴掌长短。也只能用来雕刻俯拾皆是的石子,琢磨出一副副国际象棋。 此外,安迪的爱好就是收集时下最流行的美女明星巨幅海报。从丽达海华丝到碧姬芭铎,20年从不间断。更新的美女招贴是安迪牢舍的墙纸。这似乎是完全可 以理解的欲望。
作为精通财务税务的银行家,安迪很快获得肖申克典狱长诺顿“提擢”,将他收作自己洗黑钱的免费操盘手。20年帐上往来,安迪为诺顿制造出了一个安全的隐形的大富翁。
安迪在肖申克的日子还算本分。20年间仅有三次逾矩。第一次是他帮助狱警海德利成功逃税,他要求的报酬就是为狱友赢得在有陽光的屋顶喝冰啤酒 的奖励。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入狱后的安迪第一次微笑。在喝完3瓶冰啤的这一段时光,每个在屋顶的重刑犯尽享悠游自在,而安迪同时享有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每 个人都有这种需要,使自己被感重要。
第二次是他成功混进广播室,在狱警破门而入前极尽可能得推响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音乐狂响,安迪笑了。观众或热泪盈眶。安迪再次给整座肖申克的朋友带来生命的美好--哪怕片段。只要有音乐,生命就还有希望。
第三次,手段温和却坚韧。他向州长办公室持续不断写信,请求拨款为监狱建立图书室。一写十数年。大量图书络绎而来。在肖申克,于是有了精神家园。
就在这座图书室,安迪遇到了汤米。一个年轻的渴望完成自学考试的新进囚犯。他便成了他的补习老师。在汤米身上,安迪极尽教学心血。我们似乎看到了法里亚神甫与年轻唐泰斯的影子。师承,如父子。在偶然得知安迪入狱的罪名后,汤米猛然爆料,真凶确有他人
安迪的心,怒放,洞开。然而等待他的却只是一个月黑牢禁闭,甚至更残酷的,汤米被谋杀。随后安迪依然是到典狱长办公室,日复一日,去完成那笔法外之财的累加。
安迪再没有微笑。只到有一天,在一夜狂风暴雨,雷电交集后,肖申克里再不见了安迪。
他,越狱了。
20年来,具有非凡地质学知识的安迪发现肖申克的土层土质只要在同一点持续施压就会粉末化。于是每晚他就用那柄一巴掌长的鹤嘴镐针对着一个点,一下,一下,一下开凿。墙上那幅等人高的美女,成为最美好的遮盖。20年。终于水滴石穿。终于磨杵成针。
离开肖申克的安迪因为无比熟悉所以无比顺利得领走了典狱长诺顿全部财富。同时他将诺顿贪污受贿谋杀的全本黑帐寄交司法部门。卑鄙的诺顿在面对警方抓捕时,饮弹自尽。那一刻,诺顿领悟,20年,安迪从没有屈服过不公正的命运。
瑞德最终获得假释。他为自己的罪赎完四十年。在安迪明信片指引下,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湛蓝的海湾重逢。自由,自在。
救赎。
肖申克的故事里,有两个著名的悖论。“无罪者,有罪”和“有罪者,无罪”。
安迪冤狱20年,是“无罪者,有罪”。而他以越狱的方式获得自由,以私吞全部假账黑金的方式完成对自我的赔偿,则是“有罪者,无罪”。
且按下是非不究。我们看看安迪所具有的完善人格,就是他在肖申克完成的自我救赎。
第一重救赎是原谅妻子。他在狱中曾对瑞德发表过一番自省,他认为是自己太过于专注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才导致了她的出轨。在谋杀案发生的 晚上,他战胜了自己暴力惩戒的罪恶念头,放弃了杀妻的念头。他,不是开槍者。安迪在作这番无罪辩护的时候,并没有痛不欲生的鸣冤。他非常冷静。法学伦理中 有个著名的“罪错论”,就是界定“是错,不是罪”的量刑边界。显然,安迪对于自己的过错疏忽妻子的情感需要直接归因成为获罪的内心支持。甚至可以解读出他在潜意识里,对于妻子遇害承 担起了自我罪责。外在表现就是以服刑的姿态作出自我反省。当然从另一层面上看问题,安迪在入狱不久就发现了越狱的可能性,他在自我解放与自我惩戒中完成了 进入肖申克监狱的内心调适。这是非凡的人格。
第二重救赎是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安迪作为一个青年银行家,人中才俊的过往30年以一罪定终身而宣告失败。然而在监狱这一极端人际关系的环境 下,安迪却一步步重建自我价值,并升华了自我品格。比如他通过自己的财务特长,以做假帐的方式,赢得了自身在监狱中权利的最大豁免。电影中有一个镜头: 每年申报个税时,全体狱警排队找安迪作假帐。而此时,安迪、瑞德等一群狱友端坐办公桌前。这个段落,极具黑色幽默,也充分洋溢了斯蒂芬金一贯玩世不恭的 个人色彩。试想,一个执法环境中,执法团队在伏法对象面前群体进行非法作为。这种对立统一是极其辛辣的安迪的人格健全还在于,他完成自我价值体现后迅 速最大化,将权利豁免惠及狱友。从陽光屋顶上的人手3瓶冰啤,到3分钟的莫札特音乐,从白手建造一座藏书颇丰的图书室,到手把手教授几乎目不识丁的汤米完 成基础教育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这些例证充分展现了安迪在肖申克的20年,不仅保持着自我价值的确立存在,而且完善了自我价值的评价系统。在恶中种善因, 善莫大焉。
第三重救赎是新生。安迪的新生,并不能单一认为就是挖通地道逃离肖申克。必须还包皮括他成功利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法律漏洞,为典狱长的假账 黑金凭空创造出一个虚拟身份。这个身份最终的落实体是回归到安迪自己。从心理学意义上看,他告别了50年的安迪bu杜弗仑,新生。同时我们回溯之前提到的第 二个悖论,就是“有罪者,无罪”的惩戒。为什么读者观众的群体能接受这一故事的结局接受安迪以三重非法手段“越狱”、“制造假帐假身份”和“私吞全部黑 金”实现自我解放。我想,是因为在集体潜意识里,大家认同在安迪这个个案上,他实现了“罚,后罪”。也就是他把这三重罪所应得的惩罚提前服刑了。从法理上 来讲,这是不成立的。但是从绝大多数人们内心的认同上来讲,却普遍能获得成立的同情。而公众的默认和同情,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也是安迪这个人物新生的重 要标志。
当安迪在雷电交加的夜晚,爬行过500米的粪坑,一头扎出下水道,然后他脱光囚服,打开双臂拥抱自由的暴风雨时。他向天空伸出一个巨大的 “v”字形。这是人性的胜利。安迪并没有采用基督山伯爵那样用最残忍手段,无一漏网得去打击了所有的仇人。在让典狱长诺顿和相关狱警为贪赃枉法谋杀,得到 应有制裁后,安迪没有再向杀害妻子的真凶寻仇,他没有再去报复当年不负责任的检控官等等。他追寻着生命、希望的极至和本源,使他一定能安然度过他的后半 生。
影片中的安迪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有一切高墙都关不住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
安迪这个人物所健全的人类对于希望在最极端条件下的坚持,是具有启蒙式的教育意义的。
肖申克完成了救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