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 6 布施就是无所执著  禅者的初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 6 布施就是无所执著第(1/2)页
6 布施就是无所执著

    e哪怕你不了解这个“大我”与万物是“一”的道理,但在付出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总是很棒,因为这些时候你会感受到,你与你所给出的东西同一。e

    自然界的每一个存在、人类世界的每一个存在、我们所创造的每一件文化产品,都是“被赐予”的,或者说是“被赐予给我们”的。但因为万物在本源上是“一”,所以实际上来说,我们是在给出一切。

    一刹那接着一刹那,我们都在创造一些东西,而这也是我们生命的喜乐。但这个在创造和给出东西的“我”并不是“小我”,而是“大我”。

    施比受更让人快乐

    哪怕你不了解这个“大我”与万物是“一”的道理,但在付出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总是很棒,因为这些时候你会感受到,你与你所给出的东西同一。这也是为什么施比受更让人快乐。

    佛教用语中有所谓的“布施15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渡”或“到彼岸去”。我们的人生可以视为渡过一条河流,我们的人生目的是要努力到达彼岸涅槃。不过,人生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我们走向彼岸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到达彼岸本身。

    e15ee布施:六度之一。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施舍给人。施舍的内容包括财物的施舍、佛法的施舍,以及给予安全感等等。e

    这里一共有六种生活方式可以实践这种人生目的,“布施波罗蜜”就是其中的第一种,意味着以布施而渡;第二种是“持戒16波罗蜜”,意味着以持戒而渡;第三种是“忍辱17波罗蜜”,意味着以忍辱而渡;第四种是“精进波罗蜜”,意味着以精进而渡;第五种是“禅定19波罗蜜”,意味着以禅定而渡;第六种是“智慧20波罗蜜”,意味着以智慧而渡。这六种“波罗蜜”事实上是同一种,只因为我们从六个不同的方面观察人生,所以把它们分成六种。

    e16ee持戒:受持戒法之意,与“破戒”相对称。也就是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触犯。e

    eee17ee忍辱:为佛教修行方法“六度”之一。指忍耐迫害、苦难、虚荣、自大及种种诱惑,使心安住在佛法中。e

    eeeee精进:指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持续不懈地努力。e

    eee19ee禅定:禅与定都是让心专注于某一个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禅那”是指修行者髙度地集中精神,努力对某种对象或主题去思维。“定”是指心住在一对象的境界之内。禅那是过程,定是结果,禅定依修习的层次可分为“四禅”和“八定”。e

    eee20ee智慧:指证悟一切现象之真实性的智力。e

    你可以布施一片树叶

    道元禅师说过:“布施是无执。”也就是说,单单无所执的本身就是一种布施。你布施什么都无关宏旨,布施一文钱或者一片树叶都是“布施波罗蜜”,布施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也是“布施波罗蜜”。要是能以无执的精神布施,那么你的物质布施和言语布施具有同等价值。

    只要有正确的精神,那么我们所做的、所创造出来的切就都是“布施波罗蜜”。所以,道元禅师才会说:

    e生产什么或参与人类活动,同样是“布施波罗蜜”。为别人提供一艘摆渡船或造一座桥也是“布施波罗蜜”。事实上,你布施一句箴言慧语给某人,就不啻送给他一艘摆渡船e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 6 布施就是无所执著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