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三节 面圣【补更1/4】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三节 面圣【补更1/4】第(1/2)页
张越也是早有耳闻,这位要回京担任一到两年的侍中官,然后以此为跳板,跳过校尉、都尉的阶段,直接成为独当一面,单独领一部野战军的将军。

    他是作为后李广利时代的汉军大将种子来到长安的。

    这也是李广利上次回京述职时极力推荐的结果。

    只是没有想到,赵充国居然回来的这么快。

    张越的态度,可真是让赵充国感觉受宠若惊,连忙上前,拜道:“侍中公言重了末将粗鄙武人,只懂忠君报国,可担不起侍中大礼”

    此番回京,赵充国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那就是尽可能的多认识朋友,多交贵人。

    也只有这样,他将来才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与匈奴人痛快的放对。

    李陵之败,教训深刻啊

    自李陵后,汉家大将们都明白了搞好朝廷关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将军们也终于知道,要打仗,打赢仗,不能没有政治盟友的帮助。

    “日后再与赵侍中把酒夜谈”张越起身,笑着道:“如今,吾还要去君前复命”

    “侍中请”赵充国自然不无不可,拱手拜道。

    望着张越的身影消失在前方的宫阙里,赵充国就托着腮帮子想了起来:“这就是那位写了战争论的张子重”

    “看上去文质彬彬,就像一个文弱士大夫啊”

    “但怎么这长安城中,人人畏之如虎,以为是张蚩尤,连贰师将军也再次叮嘱吾,此人不可招惹”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赵充国在心里想着。

    作为军人,他知道一个真理既然对方能令长安公卿畏之如虎,那就一定有过人之处。

    不是在武力上,便是在智谋方面。

    如今看来,应该是在智谋算计方面,有过人之处。

    至于武力

    赵充国回想了一下对方的身材,觉得就夸大一些,也不过是汉军中的中人之姿罢了。

    估摸着跑个百十里,就要气喘吁吁。

    这样看的话,此人就是自己所要交好和搞好关系的权贵了。

    未来,自己领兵,在外征战,朝中有他作为靠山,那不是美滋滋

    他却不知,张越此时也在心中盘算着自己的算盘。

    “真是猛将啊”张越砸吧着舌头,在心里回忆着赵充国的身材。

    这位无双猛将,几乎就是项羽的复刻版。

    身高百五十公斤,虽然隔着宽大的袖袍,但张越也能感觉到他的肌肉中充满了爆炸一样的力量。

    手撕鬼子估计做不到,但一拳下去,直接将人打的脑浆迸裂,却是毫无疑问的。

    更紧要的是,赵充国不仅仅有蛮力。

    而且有着超强战场观察力和战略洞察直觉。

    历史上宣帝时期,这位大将尽管已经有八十三岁了。

    但依然是大汉帝国的架海紫金梁

    发挥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无论是对匈奴作战,还是对羌人作战,大的战略方针和战术部署,皆是这位的布置

    而其前本身的沙场征程,更是未尝一败

    错非,他生不逢时,而且受到了李广利的牵连,导致仕途受到挫折。

    若给他李广利的资源和兵力,说不定匈奴人能被他锤死,估计就没有宣帝时的呼韩邪臣服之事了。

    这样的大将,是张越最需要的盟友和帮手了

    “必须好好笼络和交好啊”张越在心里想着。

    将来,他要帅师伐国,远征整个世界。

    有些地方,可能就顾不着了,需要有人去清理。

    赵充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再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就连霍去病卫青,也是靠着其麾下的将帅才有的那么大的功勋和成就。

    这世道,良将难得

    赵充国这样的良将,更是百年难得一见

    唯一的问题是赵充国是李广利的人,他是李


第六百一十三节 面圣【补更1/4】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