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五十四节 关中富商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四节 关中富商第(2/2)页
“还有小弟”一个看上去十六七的年轻男子,从田明身后探出头来。

    袁常看着,认了出来。

    正是关中的另一个大豪强杨氏之子杨晖。

    关中有双杨。

    一在华阴,乃高帝功臣赤泉候杨喜之后,赤泉候失国后便居于华阴,世代以诗书耕读传家,在整个关人家族。

    华阴杨氏,就有着子弟,现在就在自家老师麾下任职,据说还做的不错。

    另外一个,便是茂陵杨家了。

    茂陵杨氏和田氏一般,都是从关中别处,迁来茂陵的豪强。

    只是历史不如田氏悠久,不过五十余年而已。

    但杨家出名匠啊

    杨氏最初是木匠出生,靠着给人制造家具,编织柳条而起家。

    随后便进军当时利润最丰厚的铸币业。

    靠着铸钱,积累了千万家訾。

    随后便被当今天子,迁来茂陵。

    接着天子又下令,禁止私钱,杨氏顿时一落千丈,几乎被打回原形。

    但

    在上一代的杨氏家主杨宣的努力下,杨氏成功走出泥潭,开辟出了新的财路。

    而杨宣能成功,靠的就是自己有一手独步天下的泥范铸件法。

    这种杨家先祖当年拿来铸钱的技术,在杨宣手里,几乎出神入化。

    大到军械,小至镰刀、锄头、钉锤,杨家所造种种铁器,一度在关中畅销无比。

    直至最近半年,因为新丰工坊园异军突起,大量抢占市场,才告终结。

    不过

    杨家也是工坊园最初的投资者之一。

    如今,更是已经成为工坊园里,雇工数量和工坊规模,仅次于少府作坊与袁家作坊的大型作坊主。

    所得之利,甚至比过去还多

    而且,因为杨氏作坊的能工巧匠,远超其他作坊。

    各种创新和发明,冠绝工坊园,甚至比少府作坊还要多。

    所以

    袁常知道,自己的老师是很喜欢和欣赏杨家的。

    甚至曾在私底下告诉自己:关中豪强,数以百计,能入我眼中者,不过二三之数,茂陵杨氏便是其一。

    所以,看着那个年轻人,袁常立刻换上一副笑脸,道:“原来是玄之贤弟”

    “贤弟即来,愚兄岂敢不应”

    袁常上前扶起那个年轻人,亲切的道:“请贤弟回府后,代我向贵家主母问好”

    年轻人听着,却是立刻红了脸,赶忙拜道:“不敢大兄问候,小弟必定带到”

    此话落在田明耳中,却是让后者的脸色立刻精彩了起来。

    因为

    杨家当代家主,乃是一个女子。

    不仅仅是一个女子,还是一个绝色

    在关中,闻名遐迩,甚至有人将其与秦代的寡妇清相提并论。

    更关键的是她还非常年轻

    今年满打满算,也就是二十七八岁

    她是杨家已故家主杨宣的续弦,嫁给杨宣也就两年,杨宣便撒手人寰。

    只留下了亡妻的二子三女。

    其中,年纪最大的就是现在的这个杨叙杨玄之,当时也就十岁而已

    最小的女儿,甚至还在襁褓中。

    杨家偌大的家业,顷刻之间,就面临风雨飘摇的危机边缘。

    正是这个当时,才不过二十来岁的弱女子,毅然决然,扛起了杨氏的旗帜。

    她首先在下葬了亡夫后,当着宾客的面,在杨宣陵前发誓:此生绝不再嫁,誓必抚养杨宣子女长大成人。

    然后,又果断的出手,惩治了杨家内部的背主家奴与阴谋夺产的外人。

    接着,又将杨家在长安城里的豪宅、店铺以及长安城外的庄园,全部拿出来,卖与他人。

    既让杨家得以安全,又结好了许多长安贵戚。

    关键还是她的这些行为、举止,迎合了很多士大夫的三观。

    所以,被人称颂,有了士人的称颂,杨家终于渡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若只是这样,这位杨氏的女主人,大约也就这样了。

    不值得被人称颂

    关键是之后的数年,这位姓孙的杨氏家主,靠着自己的长袖善舞,游走于长安的女性贵戚圈子里。

    很多很多的朝堂大人物的夫人,都是她的闺蜜。

    特别是奉车都尉霍光的夫人霍显,与她是以姊妹相称,近乎无话不谈。

    很多人都说,其实是霍光看上了那位杨氏妇,便叫自己的妻子去笼络。

    霍光与其的桃色新闻,在关中的商贾圈里,传的人尽皆知。

    也正是因此,整个关中,无数人达官贵族,都觊觎着那个美貌动人,能力不俗,而且有着士林称颂的美人儿。

    与霍都尉做连襟,可是很多人的梦

    所以,田明显然是以为袁常也有那么个心思。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哪个男子,没有这样的梦想呢

    而杨孙氏很显然就是一个代表男性权力和地位象征的女子。

    只要可以一亲芳泽,便代表着自身地位和阶级,与奉车都尉霍光平起平坐。

    田明便也产生过这样的念头。

    甚至,曾经浓郁无比。

    满脑子都萦绕着那位一身素白孝衣,身姿婀娜,体态丰腴的美人儿。

    为她日思夜想,彻夜难眠。

    可惜

    田家只是商贾之家,五铢钱再多,也比不过奉车都尉霍光的权势滔天。

    更别提,那杨家如今也是关中有数的大贾。

    论起财富,不逊田氏。

    所以,这个梦想注定只能是梦想。

    倒是袁常

    田明很乐意看到,自己多一个可以倾诉悲伤和情思的同伴

    想到这里,田明就有些按捺不住,想要高歌一曲,吟诵一番宋玉的神女赋。

    那佳人在前,却不能拥入怀中,思之难寐,求之不得的心情,田明很希望多一个人可以分享。

    可惜

    袁常却压根没往哪个方向去想。

    因为他没有见过那位在关中芳名远播的当代寡妇清。

    只是想起了自家老师的长嫂的遭遇。

    觉得,或许可以将杨氏妇引荐给老师长嫂,让她们做个朋友,彼此能够谈心。

    毕竟,袁常知道,自家老师其实很不喜欢现在与老师长嫂走的很近的那个女人。

    总觉得对方别有用心。

    而老师的烦忧,自然是弟子的努力方向。

    为老师解除生活方面的不便,更是弟子必须孜孜以求的方向。

    袁常知道,自己读书不行,做事无能,只能混吃等死。

    若要继续保持自己在老师面前的地位,便只能发挥自己有钱的优势。

    孔子门徒三千,有七十二贤。

    其中就有端木赐。

    而袁常给自己设定的角色,便是老师身边的端木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