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节 各自的选择(3)第(1/2)页
青泽之中,张越让人将一张从南池带来的堪舆铺开。
这是一张用帛布绘制的地图。
绘制时间,起码有二十年了。
虽然可能有些纰漏,但大体上还是可以信赖的。
张越看着地图,凝神片刻,然后就找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们在这里”张越用手在地图上点了点。
青泽,也就是后世的查干诺尔湖,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境内,位于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中心,即使后世,也是前往漠北的地区的必经地。
“鶄泽在这里”张越又在地图上指了指。
鶄泽,应该就是后世二连浩特市与蒙古国交际的某处。
不过,古今地理地貌,变迁非常剧烈。
加上两千年来的沙漠活动与沙丘移动。
张越也不确定,所谓鶄泽,到底是在二连浩特市境内还是境外。
但坐标还是很好找的。
确定了青泽方位后,张越很快就在青泽附近找到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朱日和地区。
可惜的是,此时的朱日和,只是一片荒山与戈壁。
并没有满广志可以抓。
而鶄泽,就在朱日和的正北方向。
“从俘虏的口供中,吾等可知,此番入寇幕南的呼揭骑兵数量大约在四千到五千左右”审视着地图,张越一边思考,一边说着:“而这些骑兵,活动在从青泽以北至弓卢水以南的区域”
“目前,大约有两千到三千左右的骑兵,聚集在鶄泽东北、西南一带,似乎是打算围困此地,逼降或者攻破呼奢部”
张越扬了扬手,问道:“诸公对此有何见解呢”
西元前的骑兵作战,与后世人们熟知的骑兵作战,是截然不同的。
除了汉军因为大量装备脚踏弩与连弩等武器,所以,具备了一定骑射能力外。
几乎所有骑兵,都是以冲锋、对砍或者下马步射为作战方式。
这一点,全球通用。
不然,数十年后,安息帝国的帕提亚骑兵,就不会给罗马人造成那么大的恐慌了。
罗马的重步兵方阵,被安息人用一个很简单的回马射战术,就打的溃不成军。
众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齐齐看向张越,拜道:“一切唯侍中之命是从”
张越却是有些失望。
他希望建立一个类似德国的总参谋部一样的军事指挥机构。
可惜,时代的局限性,让他的这个野望,一直难以实现。
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
尤其是缺乏,既熟悉战争,懂得军事常识,同时具备丰富的军事知识储备的人才。
特别是现在,在他身边的人里,除了郭戎可能稍微懂些兵法外,其他人连兵书都没有看过。
至于那些乌恒贵族们
能识字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所以,总参谋部,哪怕是临时的前敌参谋指挥机构,根本建立不起来。
“可惜了”张越在心里微微摇头,他知道,汉军要想走得更远,拥有更高的作战效率,就必须组建一个合格的参谋部。
科学而合理的制定作战计划与战略,调配物资、兵力。
所以,这次回去后,一个类似太学这样的军事院校的建立,就一定要提上日程来。
内心想着这些,张越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站在堪舆前,微微摆手道:“诸君请看”
“目前的战场态势是这样的”
“我军目前在鶄泽正南”
“此外,司马将军与续将军所率骑兵,则应该已经迂回到了盐泽与鸿鹄泽一带,对鶄泽从西北、东南两个方向,形成了钳形夹击”
“本来的部署,应当是明日拂晓,我军率先从正南突袭鶄泽,吸引呼奢叛贼火力,然后,续将军统帅的长水精骑自东南击其侧翼软肋,同时司马将军所部则从西北而来,断其退路”
这是张越第一次尝试,将一些后世的战法,用于在当前的实践。
简单的来说,是将呼奢人当成了新手村的小怪。
打算,实践一下一些新的进攻战术。
可惜现在,一切都变了。
新的敌人的入场,使得新手村变成了高级副本。
挑战等级与风险,瞬间猛增。
要知道,现在进入幕南的,只是呼揭部的几千骑兵。
在弓卢水后,张越不清楚,卫律还有多少兵力可以动用
而且,从料敌从宽的角度考虑。
张越不得不推演,当卫律得知汉军出现的情报后,他率主力而来,与张越在这幕南北部会猎一场的可能性。
而要命的是,现在,他手里的兵力,过于分散了。
在之前,这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若是与匈奴在幕南展开一场骑兵会战。
那这无疑是致命的漏洞。
一旦,卫律知道了汉军的兵力分散。
那么他就可能,聚集起他的主力,选择一个合适的战场,寻机包围、围歼一支被分割的汉军。
就像匈奴人曾经在浚稽山对李陵做过的事情那样。
一念及此,张越就迅速的知道了,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决断了
绝对不能给匈奴人发现己方当前兵力分散的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选择,可以让匈奴人忽视掉己方当前格局呢
“诸君,我军必须在明日正午之前,进抵此处”张越用拳头猛然在地图上一砸。
众人定睛看过去。
发现,当地正是位于鶄泽西南的一处山丘谷地。
此地无名,但,在这鶄泽方圆的数百里,却拥有着一个绝佳的优势。
那就是居高临下。
这是本地地理构造决定的。
无论是现在的呼奢部牧场,还是后世的二连浩特地区。
其地理构造,都是近乎相同的。
那就是地势平坦,但却也有着落差。
基本上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最西南与最东北之间的落差,可能有三百多米。
而那处山丘谷地,正是鶄泽方圆三百里内的制高点。
而当代骑兵,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这样的合适进攻发起地。
居高临下的骑兵,将拥有巨大的速度优势。
就像当年,匈奴人占有河套时,他们的骑兵总是可以对汉边塞造成巨大压力一样。
从高地向低地进攻,总是会拥有优势。
而这个山丘谷地,与青泽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远。
最多也就两百多里的样子。
骑兵急速行军,没有阻碍的话,一天时间是足够抵达的。
但问题是
“侍中公,一日之间,进抵此处,小人等恐怕有些难度啊”独孤敬忍不住说道:“不是小人等推诿,实在是”
张越摆了摆手,知道对方的意思。
他率领的这些乌恒义从,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乌合之众。
一天之内,奔袭两百多里,不是不可能。
但,假如这样做了的话,这三千多骑兵,起码有一半要掉队。
这是无法以人力意志来转移的客观事实。
缺乏训练、配合,彼此默契不够。
各部骑兵骑乘的战马素质也各不相同,骑手的身体素质与战术素养,也大相径庭。
一旦开始长距离奔袭,很快就会出现问题。
掉队和走散,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这个尔等就不用担心了”张越神秘的笑了一声:“本使又没有说过,全军抵达的话”
“只需要有人能率先抢占此地”张越看着地图,抿着嘴笑了起来:“那就足够了”
这个无名谷地,拥有巨大的战略价值。
在这场博弈中,谁先抢占,谁就握有了主动权。
张越现在只希望,呼揭人不要知道这个事情,更不要派人去抢占它。
张越抬起头看向众人,问道:“谁能为我,去完成这个使命”
“先登者,本使将上奏天子,为其请功,比汉军军法中先登敌城夺旗之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立刻,无数人争相请缨。
出于刺激和鼓励乌恒人的战斗意志的原因,张越最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郝连破奴与他带来的两百多骑兵。
夺下这个任务后,郝连破奴当即兴奋的难以自抑,几乎就要拍着胸膛保证,不成功就成仁了。
但张越却没有任何的喜悦之色。
送走郝连破奴,令其立刻出发后,张越独自审视着当前战局。
内心,难免泛起忧虑。
他很清楚,目前他必须和时间赛跑。
必须抢在卫律反应过来,并发现汉军其实力量处于分散之前,竭尽一切制造声势和影响。
迫使匈奴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
从而给司马玄所部与续相如所部足够的撤退、转移时间。
并最终,为三方会师创造有利条件。
“这场
第九百零四节 各自的选择(3)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