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节 狼原上的神射手(2)第(2/2)页
在短短的三十多秒中,他前后射出了七箭。
命中了五箭。
每一个被他瞄准的,都是其阵列之中的大人物
而这样恐怖的射击距离与精度,也毫无意外的立刻在匈奴骑兵之中,引发了混乱。
在连续有五个贵族,被远距离点名射杀后。
所有的匈奴贵族,都反应了过来。
他们立刻就撤离了前排,躲到了本方的骑兵阵列身后。
这让张越颇为遗憾。
砸吧了一下嘴巴,他笑着道:“算你们运气好”
当然,事实上,他也最多只能开四五箭。
力气倒是还有。
但身体的负担,却有些沉重。
特别是筋骨与脊柱,连开七箭后,都有些酸痛和疲劳。
再射下去,勉强下去,精度就将难以保证了。
甚至可能射出去的箭,都不知道会飞去那里
但,这样恐怖的射术和战果,却是令每一个人都是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天使威武”独孤敬第一时间就跑上前来,趴到张越面前:“小人有幸能为天使牛马走,实在是三生有幸”
“别拍了马屁了”张越放下手中的长弓,道:“做好准备,迎击匈奴人的冲阵吧”
死了五个贵族。
匈奴人肯定是被激怒了的。
等他们回过神来,必然会对乌恒义从的阵地,发起狂风骤雨般的猛攻
独孤敬却是笑着道:“天使放心,小人们一定会坚决守住阵地,一定不给天使丢脸”
身边的乌恒人,纷纷大声道:“天使放心小人们一定不给天使丢脸”
在他们看来,己方有着这样一位能射两百步外的超级射手。
战斗是必胜无疑
而在匈奴阵列中,气氛却是有些沉寂和低落。
五具中箭的尸体,都被抬到了卫律面前。
连同那些重箭,也都被呈递到了卫律身前。
看着这些重箭,卫律狠狠的盯着自己面前的这些人,问道:“是谁让你们去阵前的”
“你们没听说过汉朝的大黄弩的厉害吗”
“大王,不是大黄弩”有人弱弱的道:“是一个金甲人用一柄巨弓射出来的箭”
“对”有亲眼见证的人,带着畏惧和害怕道:“奴才亲眼看到那个金甲人弯弓”
这人几乎是用着战栗的声音说道:“两百步外,一箭毙命,而且,不过数十息,便连开七弓,中五人”
“射杀了骨都侯三人,当户两人”他看着卫律,小声的问道:“大王,该不会是天神下凡,到了乌恒人阵中,为他们助阵了吧”
其他人听着,都是纷纷点头,附和起来。
卫律听着,当即就抽出自己腰间的剑,重重的插进地面,大声呵斥:“什么天神下凡”
“天神只会保佑伟大的大匈奴”
他看着那五具尸体和那些重箭,再看着那些被暂时震慑住的贵族们,他知道,现在不能给时间让这些思考。
更不能给时间让其他知情者思考和传播这个事情。
否则,这仗就不用打了
因为,匈奴人是最迷信的民族。
从单于到牧民,每一个人都对神明,虔诚无比。
他们甚至,将自己的敌人的英雄,视为神明,祭祀和膜拜。
譬如,当初的那两个男人
多数时候,匈奴骑兵,只要看到一面写了卫字或者霍字的战旗。
马上就能撒腿跑出几百里
这不仅仅是害怕他们的战绩和威名。
更是因为这些人相信,那两个男人是神明。
凡人,岂能对抗神明
在神的面前,匈奴人只会做一件事情束手就擒,认命等死。
那些敢跑的,其实胆子已经很大了,对匈奴也足够忠诚了
“传我将令:各部立刻按照命令,次第展开”
“再派人去各部,敢有在阵中私自议论者,杀无赦”
卫律费尽了力气,才终于将那些疑虑和狐疑的贵族们,敢去各自的军队,让他们去指挥作战,但不许再去前排
赶走这些人,卫律忍不住松开了自己的衣襟,深深的吐了一口气。
“数十息连开七弓,杀五人”他满脸忧愁:“还是在两百步外”
“汉朝到底出了怎样的怪物”
他只听说过,过去有李将军李广,夜射石虎,箭没入石中的传说。
他一直以为那只是传说。
却不想,能亲耳听到,比传说更夸张的事情
“大王”王望却是看着卫律,轻声道:“臣听说过一个事情”
“嗯”
“臣曾听说,汉侍君张子重,在长安城有一个别号”
王望抬起头,看着卫律,一字一顿:“张蚩尤”
“传说他乃是兵主座下神将甚至是兵主本尊下凡”
“有万夫不敌之勇,有力拔山河之气概”
“能生撕虎豹,手碎长戟”
“传说曾以一己之力,而搏杀刺客十余人”
“会不会,那金甲人就是他”王望颤抖的问着。
卫律听着,如蒙雷击。
下一秒,他就和被毒蛇咬了的伤员一样,跳了起来:“马上传令,不要准备,立刻进攻”
若那个连开七弓的金甲怪物,真的是那位乡党。
卫律知道,一定不能再给他机会了。
决不能再给其个人表现的机会了
不然,以匈奴的民族性格,他们会在这样的强者和勇士面前,不由自主的跪下去的
就像他们曾经在冒顿大单于和老上大单于的铁腕之下,五体投地,忠诚无比一样。
也和他们当年在那两个男人的战旗面前,闻风而逃或者闻风而降一样。
概因,匈奴人崇拜和敬畏强者
以卫律对匈奴人的了解来看,一旦大部分人都知道了那位乡党的事迹,再目睹他的神威。
瞬间就会战意尽失。
所以,他必须抓紧时间,立刻进攻。
而且是不惜代价的猛攻
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
他可不想被对方抓住,然后带回长安,成为长安朝臣与勋贵争相观赏和折辱的东西
死也不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