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四十二节 鹰扬惧(2)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节 鹰扬惧(2)第(2/2)页
乎,不能容于世也

    但刘进却并不想放过他,反而越加凌厉起来:“若以丞相之议,两千石有过,而法不能制,这天下,究竟是两千石的天下,还是汉家的天下”

    “夫天下之治,首在得人,使贤者上,不肖者罢,使能者居,不能者去,令能佐民者升而残民者贬”

    “今鹰扬察河西郡治,访百姓之害,请罢不修职者,何罪之有何过之有”

    这一番凌厉的逼问,让刘屈氂只能低下头来,拜道:“殿下圣明,臣愚钝不肖,未能觉之”

    而整个大殿的气氛,更是一下子就诡异起来。

    这时候,天子忽然笑了起来,道:“太孙、丞相,都退下吧”

    “不过是区区三个不修职不称职之两千石罢了,何必因为这等小人而坏朝堂气氛”

    “就这样吧”他笑着吩咐:“尚书令、御史大夫”

    “臣在”张安世恭身出列。

    “臣谨闻陛下命”御史大夫暴胜之出列拜道。

    “诏下河西,准鹰杨将军所请,罢诸太守、郡尉,令遣送廷尉,交廷尉、御史大夫杂治之,有罪论罪”

    “诺”群臣战战兢兢,俯首再拜,到了这个时候,看到天子这个态度,再见太孙的神色,谁还不知道,再刚下去,那么大家就得成为张苍、张释之、张相如那样的下场

    群臣散去,刘进也要离开,却被天子留了下来。

    “太孙今日观群臣如何”天子问道。

    “蝇营狗苟,私欲熏心之辈”刘进毫不避讳的答道。

    这是他的心里话

    更是他在天子身边这些日子来所见所闻的真相

    天子听着,呵呵一笑,道:“太孙终究还是年轻了些,还是回去多想想,多看看”

    “天下无私那是圣人才有的境界满朝文武,皆凡夫俗子罢了,私欲熏心,乃是彼辈本能而已”

    刘进听着,默不作声。

    天子见了,也不以为意,因为他在刘进这个年纪,想法和刘进几乎差不多,所以他能理解。

    于是,天子耐着性子,道:“朕今日教太孙一句话”

    “大人请训示”刘进连忙拜道。

    “亲眼所见,未必是真”天子轻声说道,想起了当年栾大在他面前表演法术的时候的场景

    “亲耳所闻,也未必是真”天子双眼迷离,想起了当年他在南巡之时听到的所谓山呼万岁的事情。

    “唯有权势”天子握住了自己腰间的佩剑:“永远是真”

    刘进听着,似懂非懂。

    天子见了,笑着道:“太孙啊,汝回去好好想想,仔细想想今天的事情”

    “若不明白,再来问朕,若是想明白了”天子满眼慈爱的道:“就不必来与朕说了做给朕看就行了”

    刘进却是糊涂了起来。

    不是很明白他祖父为何将今天的事情与他说的那些话联系起来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他今天亲眼看到的那些事情呢又亲耳听到了那些事情呢

    有他父亲太子刘据的近臣王阻他入殿

    有群臣联盟,有意为难他的大臣张毅

    更有丞相等人,说什么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

    这乱七起。

    现在又听到祖父的暗示,刘进糊涂了起来。

    他一直想着,念着这些事情,拜别了天子后,就在这建章宫中随处走动、思考着。

    “王阻我”他坐到蓬莱池畔的一个凉亭中,看着那渐渐萧瑟的湖面,神色慢慢的凝结起来,眉头渐渐锁了起来。

    这是他第一个发觉的奇怪的地方。

    先前,他以为王与其他群臣是联合起来,想要做些什么事情的。

    但现在想想,他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问题太多了,疑问太多了。

    首先,王若真要拦他,便不会给他机会。

    身为侍中,他完全可以下令封锁清凉殿附近,名正言顺的以天子御朝的名义,让他这个太孙连靠近清凉殿都成为不可能。

    所以

    “王在演戏”

    “还是他是故意如此做给孤看的”

    “但目的何在动机何在”

    刘进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王、赵充国、何易等人这样做的道理在那里图谋的又是什么

    还有丞相刘屈氂、卫将军李广利、御史大夫暴胜之、执金吾韩说、水衡都尉霍光等人,他们用着贾谊的理论,举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的旗帜,企图何在

    刘进想着,头都大了

    因为他发现,所有人的行为,都蒙着一层雾。

    让他看不分明,理不清楚。

    恰在此时,一个少年郎,从凉亭对岸的走廊上蹦蹦跳跳的走过去。

    这个少年郎不过七件朴素的青衣,嘴里却是念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刘进的神色顿时凝固起来。

    他站起身来,对左右吩咐:“那少年郎是谁家公子”

    有熟悉的人笑着答道:“回禀殿下,此太史令司马公之外孙,御史中丞杨公之子杨恽也太史公喜其聪慧,故养于身边,教其文字,欲传衣钵”

    “原来是老太史的外孙啊”刘进感叹道:“果真是文教之家,书香子弟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揣摩着杨恽念着的那段文字,心中若有所得,于是对左右道:“且为孤俱礼备仪,遣使登太史公司马先生之门,言孤闻先生之名,欲求请古今之事,愿先生不吝教之”

    刘进记得,当初,张毅在长安时,曾经与他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能知过失”

    他确实需要找一面镜子,照照自己。

    也确实需要好好的看看历史,以鉴今日了。

    他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他恐怕不能再依靠他的父亲、祖父了。

    因他长大了

    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大臣,自己的势力,与自己的主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