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面容年轻,嘴角上扬,全都在笑第(2/2)页
“不。”宗瑛拒绝。
“那你抓紧时间睡一会。”薛选青关掉水龙头,擦干手,将新钥匙扔在她面前的茶几上:“记得换掉,我先走了,再故意关机我绝对弄死你。”
宗瑛躺在沙发里不出声,薛选青看她装死,大步走出门打算狠力关门泄愤,可最终响起的却只有咔哒一声,轻细小心。
宗瑛抬手掩起脸,过了好半天,才起身给手机充上电,随后去洗澡。
久违热水冲刷掉周身疲惫,她心跳逐渐快起来。换好衣服,宗瑛弯腰拿起茶几上一串钥匙,想了想,卸下一把备用,放进玄关斗柜,又翻出一张字条写上“门锁已换”四字,压在钥匙底下。
她抬头,一不留神就看到那盏亮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廊灯。
这当口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匆匆回到房间打开保险柜,取出盛清让的公文包,拿起手机就往外走。
出门时已过五点,地铁还没开,出租车在半明半昧的街道上停下来,载上宗瑛直奔浦江饭店。
路上出其不意地堵了,司机讲:“前边好像出了事故”,宗瑛坐在车里看时间一点点逼近六点,干脆提前下车,跑步前往。
刚刚苏醒的街道在余光里不断倒退,她气喘吁吁赶到饭店时,前台一盏挂钟指示刚过六点,终究晚来一步。
她努力平稳呼吸,询问前台是否已经退房,前台答“退了,十分钟前,是一位先生退的”,她又问是否有留言,前台“恩”了一声,给出一个标准微笑,答:“没有。”
意料之中的答案,但宗瑛居然察觉到一丝不可控的失落,手包也似乎沉了一些。
她走出门,坐上门童帮她叫的出租车,只能回单位。
途中她取出盛清让的手记本,翻到最新一页
“24日,暂定上午八点资委会会议,下午专业小组商议内迁事宜,晚上学院模拟法庭照旧。抽空拜望老师。”
往前翻
“23日,晚上与宗小姐详谈愿能见面。”
那一晚是他们正式见面。
宗瑛合上手记本,车窗外太阳升起来,阳光罩在宽阔河面上,一切都是旧的,一切又都是新的。
她打开手机查看723遂道案的相关新闻,看到有个知情人冒出来讲
邢学义车内的确发现毒品,但邢学义的尸检结果显示他并没有吸毒驾车。
底下质疑甚嚣
车辆没有故障吧没有吸毒那车辆为什么会失控案件负责法医到底是不是宗庆霖的大女儿
知情人答
案件负责法医另有其人,并非新闻中指出的宗姓法医。同时贴出一张打了马赛克的内部表格。
质疑仍不止,并带上尖刻的嘲讽
不过是被人戳穿后偷梁换柱的惯用伎俩,假得要命。
知情人至此没有再答复,可能因为气愤,也可能因为没必要了。
有些人也许不是真的在意真相,他们出声质疑,只是为了求证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
其他相关的,除遇难者家属对相关部门及新希制药的“声讨”外,还有一张孩子的照片。
他肩部骨折,缠着绷带打着石膏,坐在一把轮椅里,目光无助茫然,标题是“他在事故里失去了双亲和未出世的胞弟”,说得不多,但足已让看客吃下这戛然而止的悲伤。
一种置身事外的冷漠消费。
宗瑛关掉页面,极缓慢地叹了口气,过了好久翻出通讯簿,拨给在附院工作的一个师妹。
她开门见山:“小戴,能不能帮我约一个脑血管造影”
师妹先是一愣,问:“什么情况,上来直接做dsa”
宗瑛看向车窗外:“筛查已经做过了,我需要一个确诊报告。”
那边沉默了大概半分钟,最后说:“好吧,你腾两天时间出来,周五周六可以吗”
单位大楼出现在视线中,宗瑛答:“好,谢谢。”
七月最后一天,宗瑛请好事假,如期办了入院。
做完一系列造影前检查,小戴询问完病况,只问她:“严格禁食禁水了吧”
宗瑛给了肯定答复,小戴又说:“我们院这方面没有盛师兄医院那边强啊,你何必舍近求远呢不想让师兄知道”
宗瑛说:“他知道差不多等于所有人都知道。”
小戴苦笑:“你就是看我口风严才找我。”说完递知情同意书给她:“签吧。”
试敏结束,宗瑛关掉手机进检查室,器械护士给她做消毒,无菌单一层层铺下来,小戴蒙着口罩在一旁问:“师姐,你那时候完全可以转别的科室,为什么直接就放弃了医院啊公安系统也未必见得比医院轻松啊。”
1利多卡因注入,完成局麻,穿刺针推进皮肤,刺入动脉。
宗瑛躺在造影床上,走了神。
作者有话要说:
盛先生:我7月27号早上到7月31号之间没有去过699号公寓,因为我去南京了。不知道699的宗小姐有没有一点点地想念过我。另外,在南京穿越的那几个晚上我把2000块几乎全花完了,为什么在你们的时代,没有个证件还不给住店了
22
几个说明:
1主检法医是个职称,可能相当于医院主治医生这个级别
2dsactara,精确度、费用各方面都是这个顺序。cta和ra对于血管检查来说仅是粗筛,确诊标准以及后续治疗一般还是需要靠dsa。
3按照正常的流程走,事故出正式结果不可能太快的,尤其这个事情不仅仅是一桩交通肇事案,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还比较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