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寻访郑州瓷器造假窝点 · 三  古董局中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寻访郑州瓷器造假窝点 · 三第(2/2)页
之下,你们在爱民旅馆抢东西,传出去也不怕抹了盘子人家既然没倒拦头,你们也别欺人太甚,不然可莫怪我刨你们的杵。”

    这是玩古董的暗语春点,“抹盘子”是丢人,“倒拦头”是上当受骗的人回来要钱,“刨杵”是指同行人拆台。听了这些话,他们就该知道我也是同道中人。果然,那为首的壮汉听了我的话,态度稍微收敛了点,指着小个子:“这混小子来偷我们店里的货,我们抓贼拿赃。朋友你借条道,彼此都方便。”

    “就是那个香炉”

    “那可是正宗的宣三炉你说这小子罪过有多大”大汉一本正经地说。我一听,“扑哧”一声差点乐出声来了。

    宣三炉是指在大明宣德三年炼出来的铜器。当时宣德皇帝亲自监督,从暹罗进口铜料,前后精炼十二遍,质地极纯。这些铜一共炼成三千件铜器,再也没有多的了,收藏者谓之“宣三炉”。咱们如今说的宣德炉,严格来说指的就是宣三炉。后世虽然一直仿制,但都未能达到这一年的制作水准。所以能流传至今的宣三炉,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品这家伙张嘴敢说宣三,也不知哪里来的底气。

    小个子在地上大喊:“他们是在撒谎他们卖的是假货,我买来当证据去曝光,他们就想给抢回去。”

    我点点头。其实刚才我一听那响动,就知道这玩意儿真不了。真的宣德炉,铜质均匀,铜声恢宏大气,赝品往往声音发闷。而且正经的宣德炉,表皮黯淡,收敛在内,如同炉中有火光而不冒。小个子怀里揣着的那个玩意儿,表面抛得贼光贼光,假得没法再假了。

    但重点不在这里,而在于怎么说这话。古董界从来不说“假”,而是说“不旧”“挺新”,就是不想得罪人。何况现在那群流氓占着武力上的优势,话不可说绝。我略转了转心思,便笑道:“您这尊宣三炉,宝光不是很足啊,拿出来可有点烫手。”

    我把范儿端得足足的,行内术语一露,那几位就有点迟疑。为首的还嘴硬:“我们这可是真品,专家鉴定过的。”

    “好,你们既然说他偷了宣三炉,这东西的价值够得上立案了。要不这样,咱们去派出所去报案,你看如何”

    我将了他们一军。若是去派出所报案,这假炉子稍加鉴定就得露馅;若是不去,那就承认给小记者栽赃了。造假都是为了求财,不是为了争气。被行家刨了杵,明白人不会继续纠缠,免得自取其辱。

    我本来打算让他们知难而退就得了,可冷不防那小个子又大叫一声:“对,去公安局他们是个古董造假窝点,骗了很多人不能放过他们”

    我嘴角抽搐了一下,恨不得踹他一脚,这些事你他妈的不会等脱身了再说啊果然,那几个汉子听了小个子记者的话,重新目露凶光。为首的大汉一挥手:“管他妈那么多,先把这小子的东西掏出来还有,把他那相机给我砸了”其他人立刻七手八脚去撕扯那小个子。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三四个警察冲了进来。警察一见屋里这阵势,如临大敌,连忙掏出枪来,喝令不许动。人民警察面前,一切黑势力都是纸老虎。那些汉子一见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自己,一个个全跪下双手抱头,气焰全没了。

    “刚才是谁报的警”带队的警官放下枪,环顾四周。

    “是我。”我从怀里拿出我那只摩托罗拉3200大哥大,晃了晃,机器上的通话绿灯还一闪一闪的。

    早在跟他们说话之前,我就知道这事决计不能善了,所以事先用大哥大拨通了报警电话,藏在怀里。接下来我们的对话,警察在那边都听得一清二楚,我还故意大声报出爱民旅馆的名字,指引他们过来。

    那时候手机还是个稀罕东西,普通人根本没这概念。那些汉子怎么都想不到,我穿着朴实,怀里居然揣着个大哥大。

    警察把我们几个全带去了附近的派出所。做笔录的时候我才知道,那个小个子记者叫钟爱华,二十出头,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在当地晚报负责文化版面。他最近有个选题,调查郑州市文物市场状况。这孩子是个傻大胆,顺藤摸瓜摸到一家黑店,打算买一件赝品当证据做曝光,结果不慎被对方发现,一路追到此处。若不是我见义勇为,钟爱华怕是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这孩子真够糊涂的。在郑州这龙蛇混杂的地方开古玩店的,背后多少都有点势力。何况古玩圈子的真赝之争,从来都是闷起来自行解决,找警察或找媒体曝光,都是坏了行规的大忌。他这是捅了马蜂窝,怪不得会被一路追杀。

    那伙人涉嫌人身伤害、非法禁锢和诈骗,直接被收押了,我和钟爱华被盘问了几句以后就放了出来。我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想回旅馆取票回首都,钟爱华却一把抓住我胳膊,非要请我吃饭道谢。我本想拒绝,但架不住他生拉硬拽,就差没痛哭流涕了,只得勉强答应下来反正火车下午四点才开,吃个饭来得及。

    钟爱华见我答应,高兴得不得了,说我带您去吃羊肉烩面,我知道一家特别好吃的

    我算是看出来了,钟爱华这家伙用一个字总结,就是“愣”,或者用个好词形容,叫直爽。他似乎根本不懂什么叫委婉和掩饰,有什么说什么,所有情绪都亮堂堂地表现在脸上,活蹦乱跳。这种人去古董行调查,不被识破才怪。

    他带着我七转处其貌不扬的小店,叫刘记羊肉烩面。钟爱华说您别看这店小,年头可不短,东西着实好吃。我们坐下来,一会儿工夫就端上来两个白瓷大碗,热气腾腾的红油汤面浮着几丝香菜。我拿筷子一搅和,里头羊汤的浓郁鲜香扑鼻而来,让我浑身筋骨为之一酥。我这几天为了监视阎山川家,没怎么正经吃东西,闻到这味道,肚子立刻就饿了。

    于是我也不客气,低下头稀里呼噜吃了起来。直到把里头面筋捞干净,汤喝光,我才抬起头来,满意地打了个饱嗝。对面钟爱华也吃得差不多了,一嘴都是羊油,一脸难为情地掏出手帕擦了擦。

    “你上午干吗那么冲动”我问他。

    一提这话题,钟爱华打开了话匣子:“我有个老师,人特别老实,兢兢业业教了一辈子书攒了点钱,听人说古玩能升值,就去了今天那家店里转悠。没转几圈,就有人凑上去偷偷告诉我老师,说他瞧见店后头扔着一个小铜炉,店主没当回事,其实是件宝贝,是宣德炉,一转手就是几十万。老师说这么好的机会你干吗不捡漏那人说今天可巧没带钱,又怕前脚走,后脚这便宜就让人占去了,我看你是人民教师,信得过,这才找您。您先掏钱给炉子盘下来,回头我本钱还您一半。等倒手卖出好价钱,咱们一人五分。我老师信以为真,以为捡了个大漏,连忙取出毕生积蓄,把那炉子盘下来了。等交完了钱,我老师一回头,那人就不见了。请专家一鉴定,假的,一辈子心血就这么没了。老师再去找那家店,人家压根不承认,说那人跟他们没关系。老师急得脑溢血住了院,老伴也急病了,好端端一个家,就这么毁了”

    我微微一笑。这招叫作借花献佛,可以算是最常见的古玩骗局。别看这骗术简单浅显,偏偏上当的人最多。没办法,人总想占便宜,一存了这个心思,利令智昏,就会上当。尤其是那些外行棒槌,一骗一个准。

    “所以你去那家店里,是想替你老师出一口气。”我问。

    “不光是出气我做这个选题,就是打算好好曝光一下现在的赝品乱象。现在多乱啊,假货遍地都是,不曝光的话,恐怕会有更多人上当。”

    “你就不怕遇见今天这样的危险”

    “怕,但总得有人来做这件事情啊揭露真相,是我们记者的神圣天职。”说到这里,他摸了摸脖子上的凤凰205相机,露出坚定的神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