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发现真相 · 三第(1/2)页
我看着这句话,呆了很久。这本是我对刘战斗说的话,现在他居然也搬出这句话来,让我又好气,又好笑。如果药不然告诉我说,他是为了金钱或者仇恨,我还稍微能够接受;现在他居然说得大义凛然,好似投靠老朝奉与五脉为敌是一件伟大事业、一个甘愿为之牺牲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甘愿背负苦衷与委屈。
别开玩笑了
我把bp机从腰上解下来,扬起手,把它扔出去。小小的机体划过一道半弧线落到柏油马路上,电池和屏幕盖被摔开。然后一辆泥土车轰隆隆地开过,把其余的部件碾了个粉碎。
到了晚上七点半,我终于无法忍受等待的痛苦,给图书馆打过去,问他查到什么没有。
图书馆倒没计较我提前半个小时打电话,他告诉我:“查到点东西,但我先说明白,无论有用没用,钱我可不会退。”
我握着话筒,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那么激动:“说。”
图书馆道:“晋京汇银号在1947年因为经营不善,发生挤兑风潮,最后破产。不过算你小子运气好,其中几年的旧账簿一直扔在某个股东家里,没挪过地方,我之前拿收废纸的价儿收下来了。不过那些账簿可真不少,我撅着屁股翻了一下午,累得腰酸背疼,这个可是要另外算钱的。”
“赶快说重点。”
“我查过了,晋京汇银号跟樊沪记之间的业务,几乎都是古董抵押类的贷款,大概得有那么三十多笔。钱数有多有少,但最后都平账了。”
我强压住兴奋:“那么,这里有没有关于缺角大齐通宝的记录”
“让我看看,嗯还真有。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十三日,戴老掌柜质押了两件东西,其中一件是缺角大齐通宝,一共贷了五十两黄金,三分利,一个月后还清。”
“另外一件是什么是不是戴熙字帖”
“咦你怎么知道的”
我的手心顿时变得无比潮湿,声音都变得不一样了:“你看看那行记录旁边,有没有写着一排字。”
银号收了古董做抵押品,都要详细写明它的情况,尤其是像字帖这种容易被裁剪的东西,只要字不太多,都会全文抄录,以免客户赎回的时候货不对板,引起纠纷。
“哦,有啊,字还不少呢。”图书馆道。
“念给我听。”
“这可是要额外收费的。”
“一百块钱,快念”
图书馆清了清嗓子,念道:“余尝见有所谓徽宗及春踏花图绢本者,画势浮靡,笔力怯弱,其赝毕显,而其上有双龙小印,颇得真味,殊不可解。今入宫得阅石渠宝笈,中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细审之,卷帙荡尽三成,徽宗签题及双龙印记皆不存。由是推之,张画必横遭剪裁,余者绞碎,分布诸画,及春不过其一耳。呜呼,如斯杰作,惜无完体,以真羼假,不胜悲夫。然天子所藏,不敢妄言,姑录于此,俟后人证白。”
戴熙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他从前看过一幅号称宋徽宗真迹的及春踏花图,但是那个画风太差,一眼就看穿是假的。但是这幅假画上的双龙小印,却像是真的,戴熙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今天他去宫里看了石渠宝笈里收藏的清明上河图,推测出清明上河图差不多缺了三分之一的长度,其中包括徽宗的签题和双龙小印都不见了。戴熙意识到,很可能清明上河图在这之前被人剪走了三分之一,裁成若干碎片,分别补缀到其他十几幅赝品里去,及春踏花图只是其中一幅而已。如此的杰作,居然落得残缺不全的下场,还以真充假,真是令人伤心。可是清明上河图是天子收藏的,他不敢多说什么,只好记在这里,等后人来考证吧。
戴熙说的这个情况,在古董造假中很常见。造假者经常会把一张真画或字帖剪碎,补到十几甚至二十几张假画上去。这样一来,假画几可乱真,当成真品去卖,利润可翻几十倍。戴熙一生爱画,当他发现清明上河图也遭遇了这样的劫难,失落的那三分之一永不可能恢复,一时之间心神激荡,才会写下这么一张字帖。
我放下话筒,对清明上河图的坎坷经历,终于有了一个通透的了解。
当时在画院里绘制汴河景色的,一共有两个人,张择端和另外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宋徽宗选中了张择端的画,亲题“清明上河图”五字与自己的签题,又配以双龙小印。另外一幅画,则被存在画院之中,湮没无闻,姑且代称为乙本。
清明上河图一直流传到明代,在李东阳收藏之后,此画惨遭毒手,被裁掉了三分之一。造假者把这三分之一剪碎成十几甚至几十片,制成了一批赝品。其中最重要的一幅,叫作及春踏花图,留有双龙小印的那一片清明上河图绢布,即补入了这幅画中。
到了嘉靖朝,残缺不全的清明上河图正品流入严嵩手里。与此同时,吴人黄彪拿到了乙本,并以此为底,制成了几可以乱真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并流入王世贞的弟弟手里。等到严嵩败亡,这一真一赝两个版本,便彻底混淆了。没人知道被嘉靖皇帝抄入内府中的,是真还是假。
到了清代,戴熙先在别处看到及春踏花图,产生疑问,然后在宫中看到清明上河图残本。他指出及春踏花图上的双龙印,原本属于清明上河图。但慑于皇威,他不敢声张,把这个发现写成戴熙字帖,和缺角大齐通宝一起珍藏在铁匣内,不示于人,连他儿子戴以恒都没见过。
戴熙死后,戴熙字帖和缺角大齐通宝一并失踪,不知被谁偷偷取走,这两样东西辗转落到了樊沪记。樊老掌柜视若珍宝,从不出卖,只在向晋京汇贷款时当过一次抵押物。此后战乱频生,戴熙字帖遗失,只剩下缺角大齐通宝还留在手里。解放后文物铺子搞公私合营,樊老掌柜前去文物商店卖货,被刘战斗欺负,幸得黄克武仗义执言。樊老掌柜把缺角大齐通宝送给他,以示感激。然后就到了现在,黄克武把大齐通宝交给我,让我去跟戴氏后人交涉
这是我这一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一幅清明上河图,却有故宫和香港百瑞莲两个版本,必然其中一幅为真,一幅为黄彪所造之赝品。但黄彪是拿同时代的乙本造假,所以用碳14无法比较出结果。
清明上河图被剪裁的惨事,发生在李东阳之后、黄彪造假之前的几十年之间。理论上说,只要找齐被裁掉的那三分之一补缀的假画,就能拼凑出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可惜究竟哪些画上带有清明上河图的基因,已经永远不可能知道了。唯一知道名字的,只有一幅带有双龙小印的及春踏花图。
及春踏花图我虽然没看过,但这个故事我听过。话说宋徽宗有一次在画院主持考试,给考生们出了一道题:踏花归来马蹄香。意思是骑马出去春游的时候,踏了一路的鲜花,连马蹄都沾染上花香了。有的考生画出马蹄上满是鲜花,有的考生画出骑马者身在花丛中。唯有一个考生,没有画鲜花,而是在奔驰的马蹄附近画了几只萦绕的蝴蝶。宋徽宗大喜过望,重赏此人,拔为头名。这幅画,恐怕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只要找到及春踏花图,把双龙小印那一块绢布与清明上河图两个版本做对比,就可以知道哪个版本是真的。
这正是刘一鸣要我找的底牌。
而如何找到及春踏花图,就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整理好思路以后,打了个电话给方震,请他转接刘一鸣。刘一鸣已经休息了,但方震知道兹事体大,还是把他叫醒了。老人的声音很疲惫,这些天为了维持五脉,他殚精竭虑,负担可不小。可我知道这不是愧疚的时候,连问候都省略掉,直接把自己的发现原原本本讲给刘一鸣听。
刘一鸣听我讲完,感慨道:“前辈手段,竟至于斯辛苦你了,小许。”
我又提醒道:“及春踏花图是幅明代仿的宋画,如果流传到现在,应该也算是一件文物。我想这么珍贵的画,您应该能查到线索吧”我一个人势单力孤,但红字门一直从事书画鉴定,又跟许多大收藏家有来往,查一幅画的下落对他们来说,应该轻而易举。
“及春踏花图这幅画我知道。”刘一鸣说,我心中大喜,可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心中一沉,“可惜它早就被扯碎了。”
“怎么扯碎了被谁”
第七章 发现真相 · 三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