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剑中机关 · 四第(1/2)页
听到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沈默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戴上老花镜,缓缓念出来:“言中飘沦虽复沉无用。”
“您有印象吗”许一城满怀期待地问。
沈默闭上眼睛,低头回想片刻,突然拐杖一顿:“哦,原来是这个。”
“哪个”
沈默昂起头来,长声吟道:
君不见
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沈默吟得抑扬顿挫,意气风发,拐杖随之频频点地。这诗在咏剑诗中算是绝品,辞藻华丽,气魄如剑锋出鞘,豪气惊人。尤其是结尾四句,感慨自己虽未逢知遇,如宝剑般沉沦埋没,心中雄心却依然不改。
信笺上那几个字,原始出处果然是最后四句。
许一城问这是谁的作品。沈默捋髯道:“我再念一首给你听好了,凄凉宝剑篇,寄泊欲穷年”
“李商隐的风雨”这首太著名了,许一城自然知道。
沈默道:“风雨首句里提到的宝剑篇,正是这一首。”然后他把这古剑篇的来历娓娓道来。
原来初唐时有一位将领叫郭震,字元振,是太原阳曲人。郭震文武全才,只是仕途际遇坎坷。他有一次得幸被武则天召见,挥毫写下此诗,命名为古剑篇,抒发自己壮志未伸的情怀。武则天读到此诗,大为激赏,当即命令抄写数十本,分别赠送给学士李峤、阎朝隐等人。而郭震也因为此诗而曝得大名,从此平步青云,历任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等职,遮护西域,立下大功,成为一代名将。后来他调回中枢,在唐玄宗夺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元年间,郭震不知为何得罪了玄宗,险些被杀,后流放外地,抑郁而死。
沈默道:“张说曾经评价郭震这个人的文风有逸气,为世所重。一个逸字,代表了他豪壮奔逸的风格。如果我记得不错,全唐诗里收了十多首他的诗呢,不过你们这些年轻人现在哪有心静下来看,不知道也不奇怪”
沈默絮絮叨叨地说着,可惜他后面说的话许一城压根没听进去。许一城此时两眼发直,整个人变得有些傻傻的,仿佛突然被什么东西魇住了似的。他连招呼也不打,木然离开,口中喃喃说错了,错了走到位于院子角落里最偏的一桌,一屁股坐下。
沈默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也没多想。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顺利把新一任族长选出了,其他都可以放一放。许一城这么退开,让沈默反而松了一口气。
很快,正屋里一座瑞士自鸣钟铛铛地发出声音。药慎行走到沈默身边,问是否可以开席,沈默点点头。于是司仪招呼,宾客们纷纷落座,寿典开始。
五脉的寿典跟寻常人家没什么不同。先是把五脉祖先的神主牌位请在神案之上,沈默亲手点上香烛,燃放一挂红衣鞭炮,然后率领五脉几位家主拜祭。祭祀既了,沈默坐回到五德椅上,晚辈依次磕头祝贺,宾客进献贺礼。
等到这一套流程结束,所有人落座。司仪高声喊道:“请神炉。”五脉人和其他宾客纷纷露出兴奋神色,饭菜也不吃了,都抻着脖子朝神案那边看。很快两个五脉弟子从后头转出来,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大木匣子。匣子是檀木制成,四角皆镶嵌着莲花银边,正中一把双鹤交颈铜锁。木匣子搁在沈默面前,两人退下。
第十二章 剑中机关 · 四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