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手印  殉罪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手印第(1/2)页
“87”杀人碎尸抛尸案现场分析

    简要案情

    1991年77公路市区往羊联镇方向21公里处路基下发现用黑色塑胶袋包装的头颅编为1号,下同及被分成四块的人体双上肢2号。0分许,在和平大路147号省建筑设计院家属区门前的垃圾桶内发现用黑色塑胶袋包装的人体左大腿3号及左小腿4号。63号在建的维京商业广场工地内发现用黑色塑胶袋包装的女性躯干5号。6时20分许,在羊联镇下江村水塔东侧发现用黑色塑胶袋包装的人体右大腿6号及右小腿7号。

    现场勘验情况

    月7日9时20分许现场勘验:在羊联镇下江村水塔东侧发现一黑色塑胶袋,提手交叉呈十字形系紧,并用透明胶带封扎。袋内有人体右大腿及右小腿、右脚。脚上穿有菲英牌女式凉鞋银色,高跟,36码,袋内除少量血水外,提取到动物体毛11根,经鉴定为猪毛。塑胶袋上无印刷字样。在塑胶袋中部提取到指纹四枚。

    杜成抬起头,按按太阳穴,从旁边的烟盒里摸出一根香烟点燃。他上身后仰,靠在转椅背上,盯着天花板,缓缓吐出一口烟。

    时至深夜,狭窄的斗室内,除了桌上的一盏台灯,再无其他光亮。杜成的视线集中在黑漆漆的天花板上,却发现根本没有可供分散注意力的焦点。相反,越来越急促的血流在身上流淌,甚至能听到耳膜里传来的轰鸣声。

    靠,都他妈二十多年了,怎么还这样

    杜成苦笑一下,重新坐直身体,强迫自己继续读下去。

    分析意见

    本案可与“119”“314”“623”杀人碎尸抛尸案做串并案调查,从犯罪手法来看,尸块断端少见皮瓣,骨表面未见切砍痕,作案能力呈升级、熟练态势。尸块分散有规律,上肢与下肢、躯干、头部分别独立抛散,可推断其作案时心态冷静

    杜成叹了口气。

    他把面前的案卷推到一边,已泛黄的纸张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似乎随时可能碎成粉末。

    没用。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让自己的视线从“8月8日”这几个字上移开。

    杜成转过头,静静地看着五斗柜上的相框。

    一个留着齐肩长发的女人,半蹲在郁金香花丛中,抱着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微笑着回望着他。

    杜成的嘴角上扬,同时,眼前一片模糊。

    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到五斗柜前,拿起相框,轻轻地抚摸着。

    相框的玻璃片上倒映出他的脸。灰白,略浮肿,皱纹横生。苍老的面容覆盖在那两张依旧年轻、生动的脸上,仿佛拉近了时空,混淆了生死。

    杜成的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身边的一切已经坠入无尽的虚空中,在半明半暗的光线里,他无意再将思绪拉回现实,人之将死,最宝贵的,只有回忆。

    1991年0分。

    一个年轻的制服警察拎着两只大塑料袋,匆匆迈上c市公安局铁东分局门前的台阶。穿过玻璃门,他向值班的同事点了点头,右转,沿着一楼东侧的走廊疾行。此刻已天光大亮,走廊里却光线昏暗,两侧的房门尽数关闭,只有北面尽头的一扇窗户尚可透光。

    走廊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年轻警察的脚步声和塑料袋相互摩擦的簌簌声响。接近东侧尽头的房间,年轻警察感到莫名的寒意,仿佛前面那扇门里正释放出阵阵冷风。

    来到门前,他把塑料袋都移到左手,犹豫了一下,抬手敲响了房门。

    “谁”一个不耐烦的声音传了出来。

    年轻警察推开门,小心翼翼地探进半个脑袋。过低的室温立刻让他的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同时,那股令人恐惧的味道直蹿鼻孔。

    “马队。”他努力不去看解剖台上那具青白色的尸体,喉咙里变得干燥,“饭来了。”

    “先放会议室吧。”马健挥挥手,“我们等会儿再过去。”

    年轻警察忙不迭地答应,迅速关上门离去。

    马健转过身,双手叉腰,死死地盯着解剖台上的尸体。

    墙角的柜式空调机呼呼地转动着,出风口处冒出大团白汽。室内的温度很低,马健的额头上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身上的蓝黑条纹短袖衬衫也汗湿了大半。

    杜成站在他的对面,双手环抱在胸前,脸色铁青,眉头紧锁。

    法医蹲在地上,从尸袋里拎出一条人体小腿,前后端详了一番,放在解剖台上。

    “暂时只能拼成这样。”他后退一步,摘下口罩,“操”

    这是一具成年女性尸体,被分割成头颅、躯干、左右双上肢、左大腿及小腿,共起,死者的姿势显得怪异,加之右大腿及小腿缺失,看上去并不像一个人。

    杜成绕到死者的头部前面,低头仔细观察着。死者蓄长发,散乱,头微右侧,面部肿胀,口半张,双眼微闭合,瞳仁暗淡无光。

    “死因是什么”

    “初步判断是机械性窒息。”法医指指头颅的断端,扼痕清晰可辨,“应该是掐死的。”

    杜成看看马健,后者沉默不语,牙关紧咬,脸颊上的肌肉凸起。

    “稍后做毒物分析,不过我觉得意义不大。”法医点燃一支烟,“还是他干的。”

    “死亡时间呢”

    “八小时以上。”法医戴上手套,“具体时间,验完胃内容物再通知你们。另外”

    他指指解剖台上残缺的女尸。

    “找找右腿,这种样子,家属看了会疯的。”

    马健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一下子委顿下来:“争取吧。你先忙着,有发现立刻通知我们。”

    说罢,他向杜成挥挥手:“走吧,先吃饭去。”

    会议室里门窗大开,清新的空气穿堂而过。尽管有些微微的凉意,但是对于刚刚从法医解剖室走出的马健和杜成而言,仿佛从严冬一下子穿越到盛夏。更让人感到稍稍愉悦的,是满屋的食物香气鼻腔内的尸臭一扫而空。

    几个同事正围坐在会议桌前吃早饭,看到他们进来,纷纷起身让座。马健和杜成刚刚坐定,豆浆、包子和茶叶蛋就推到了面前。

    尽管已经饥肠辘辘,马健的胃口却不怎么样。吃了半个包子,喝了几口豆浆之后,他就点燃一支烟,环视了一下正在埋头大嚼的同事们,开口问道:“情况怎么样了”

    一个穿着布满汗渍的短袖衬衫,头发蓬乱如鸡窝的警察咽下嘴里的包子:“尸源查找在进行中,昨天下午来了几拨人,都是近一个月来报人口失踪的,不过都不是。”

    他把包子咬在嘴里,翻看着手里的资料,含混不清地说道:“最近的一次接警是个纪姓男子称自己妻子一夜未归,我们觉得体貌特征比较像,已经通知他了,估计一会儿就能过来。”

    马健点点头,又问道:“其他的呢”

    另一个警察回答:“现场走访还在进行,不过,目前还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马健皱起眉头,弹弹烟灰,想了想:“现场勘查那边怎么样”

    “还在检验中。”

    “让他们快点儿”

    那个警察应了一声,起身出门。同时,一个女警匆匆而至,径直走到马健面前:“马队,一个姓纪的人来认尸。”

    马健嗯了一声,转头对杜成说道:“成子,你去看看。”

    杜成点点头,三口两口吃掉手里的包子,擦擦嘴,起身向门口走去。

    马健回过头,看女警还站在面前。

    “还有事儿”

    “嗯,局长通知,二十分钟后,四楼三会议室,案情分析会。”她顿了一下,似乎很紧张,“副市长和政法委书记都来了。”

    马健定定地看了她几秒钟,突然站起身来,拍了拍手掌,大声喊道:“动作都快点儿,二十分钟之后开会”

    警察们应了一声,纷纷加快进食速度。先吃完的,已经开始整理材料,准备在会上做汇报。马健连抽两根烟,静静地整理思路,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

    准备停当后,马健带着手下走出会议室,沿着走廊向电梯间走去。刚迈出几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号。

    那正是法医解剖室的方向。

    马健停住了脚步,头低垂,眼睛微闭,双手紧握成拳。身后的同事们也站住,看着队长微微颤抖的后背。

    牙关紧咬的咯吱声清晰可辨。

    须臾,马健抬起头,重新迈动脚步,快速向前走去。

    分析会一开就是两个多小时,局长、副市长和政法委书记的脸色都不好看。也难怪,从去年11月开始,凶手已经连续强奸、杀害四名女性,整个城市都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然而,从警方获取的线索及侦破进展来看,仍是毫无头绪。会议现场的气氛宛如追悼会一样凝重。强压之下,局长在分析会行将结束的时候立下了军令状:二十天内破案,否则自动离职去守装备库。

    上头表了态,压力却仍在马健他们身上。一散会,马健率领一干人等回了办公室。众人坐在桌前,一时无话。良久,马健缓缓开口:“少华呢”

    有人回答:“在物证检验那边呢。”

    马健“嗯”了一声,站起身来:“刚才在会上,大家也听到了,二十天,不用我多说,时间很紧迫”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撞开,一个赤裸上身的男人踉踉跄跄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你们警察同志们,”男人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眼泪,“你们一定要抓住他我爱人她是个好女人她不应该”

    紧跟着冲进门来的是杜成。他拽起男人,不住地劝慰着:“老纪,你快起来,别这样”

    马健也吃了一惊,急忙招呼同事把男人扶起来。男人的额头上见了血,混合着灰尘和汗水,面庞宛若恶鬼。突如其来的巨大悲痛,加之以头撞地,男人的神志已然不清,整个人瘫软得像泥巴一样。四个男警察好不容易才把他架到走廊里,走出去很远,他口中的嘶吼依然清晰可闻。

    马健喘着粗气,手指门外:“他的衣服呢”

    “盖在尸体上了。”杜成神色黯然,“死者是他妻子。”

    马健沉默了一会儿,挥手叫起一个同事:“去,等他情绪平稳点儿了,问问死者的情况。”

    说罢,他坐在杜成面前,伸出两根手指。

    “成子,二十天。”

    “我听说了。”杜成点点头,叹了口气,“这案子,怎么搞”

    “没头绪。”马健点燃一支烟,“你有什么想法”

    “从他的活动范围入手吧。”杜成拉开自己的办公桌抽屉,取出一沓幻灯片,递给马健。

    马健草草浏览一番,发现这是手绘的简易城区地图,每张幻灯片上都有日期标示,几个地方用红色记号笔做了标记。

    “这是”

    “这四起案件的抛尸地。”杜成拿起一张标记了“119”字样的幻灯片,“这是第一起案件,你瞧”

    他指点着那些做了红色记号的地方:“松江街与民主路交会处、河湾公园、垃圾焚烧厂、市骨科医院。”

    杜成拿起一支黑色记号笔:“嫌疑人应该有车,如果先后去这几个地方的话,那么行车路线大致是这几条。”

    说罢,他在地图上画了几条曲折的黑线。

    马健明白了:“找交叉点”

    “对。”杜成拿起标记为“314”的幻灯片,同样在标记红色记号的地方连接了几条黑线,然后把它覆盖在第一张幻灯片上。两张透明的胶片重叠在一起,能看出抛尸地各自分散,但是表明行车路线的黑线却有交叉和重合。

    “这主意不错”马健兴奋起来,起身招呼一名同事,“去,弄一张城区地图来,越大越好。”

    几个小时后,一张大大的城区地图悬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办公桌被挪开,椅子靠墙摆成一排。警察们站在地图前,看着上面标记的十几个红点,分析凶手可能驾车途经的路线。渐渐地,几条曲折的粗黑线出现在地图上。随即,分析思路变为倒推他的起点所在。

    又是一番推演后,马健拿着一支黑色签字笔走到地图前。

    “现在看起来,凶手最可能藏身的地点在”他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大大的圈,“铁东区和秀江区。”

    杜成的表情却依旧凝重。虽然看起来调查范围已经大大缩小,然而铁东区和秀江区分别是本市的两个主城区,人口众多,在这里搜索那个凶手,只是在太平洋和渤海中捞针的区别。

    马健倒是显得踌躇满志,在他看来,现在好歹从复杂的案情中理出一条思路,虽然仍不清晰,但总比没有好。正在他布置侦查任务的时候,骆少华从门口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墙壁上的地图。

    “我靠,这是什么”

    马健一看是他,立刻招呼他坐下:“你回来得正好,物证那边有什么发现”

    “有个屁。”骆少华递过几张纸,表情沮丧,“没指纹,塑料袋没商标,产地都查不出来跟前几起案子一样。”

    马健不甘心,又追问道:“足迹呢”

    “还在对比。”骆少华从桌上端起一杯水,咕嘟咕嘟喝光,“老邓说希望不大,抛尸地都是人群密集地点,早他妈破坏了。”

    刚刚聚拢过来的警察们无声地散开。骆少华看看墙上的地图,问杜成:“你们在搞什么”

    杜成耐着性子,刚解释了几句,就听见桌上的办公电话响了起来。一个女警拿起话筒,说了句“你好”,对方表明来意后,就把话筒递给了杜成。

    “嫂子。”

    杜成皱皱眉头,接过电话。

    “什么事”

    “在工作吗”妻子的声音怯怯的,“打扰你了吧”

    “快说什么事,忙着呢。”

    “对不起是这样,亮亮发烧了,我刚把他从学校接回来,你”

    “发烧了,多少度”杜成急忙坐直身体,“什么时候的事儿”

    “今天上午,刚量了体温,385c。”妻子显然在竭力克制自己的紧张,“你能回来一趟吗医生说,如果再烧,就得去医院了。”

    “我这边”杜成犹豫了一下,转头看看马健。马健一脸无奈,不过,还是挥了挥手:“回去吧,明天再来。”

    杜成举手表示歉意,对听筒里说道:“行,我现在就回家。”

    “好。”妻子的声音明显快乐起来,“想吃点儿什么我给你炖只甲鱼吧”

    “随便,不用那么麻烦。”

    “嗯,我等你。”

    挂断电话,杜成站起来,讪讪地对马健说道:“马队,我”

    “没事,回去吧。”马健笑笑,“一个星期没回家了吧正好回去休息休息,洗个澡,照顾一下孩子。”

    “那对不住了。”

    “赶紧滚蛋吧。”马健挥挥手,“等亮亮情况稳定了再来,这儿有兄弟们顶着呢。”

    “行”杜成手忙脚乱地拿衣服,收拾手包,抬脚向门口走去。刚拉开门,就和一个冒冒失失地冲进来的警察撞了个满怀。

    “哎哟对不起杜哥。”那个警察简单地和杜成打个招呼,就面向马健,呼吸急促,“马队,那条右腿,找到了。”

    四十分钟后,警车驶离主干道,


第十章 手印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