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杀人犯第(2/2)页
杨桂琴身上。全家的经济收入都来自于在肉联厂工作的杨桂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许明良在初中毕业后没有考取高中,而是进入本市的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厨师专业。6年,许明良从学院毕业,取得中专学历,但由于慢性筛窦炎导致的嗅敏觉减退,许明良的求职之路屡屡碰壁,只能在饭店里做小工。年,许明良干脆从饭店辞职,在家里待业。同年,杨桂琴在肉联厂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在铁东区春阳农贸市场租赁了一处摊床,开始做个体生意。自此,许明良家里的经济状况大有改观,并于1990年初购置了一辆白色解放牌小货车。在杨桂琴的劝说下,许明良跟随其母一同经营肉摊,并于同年6月取得驾驶资格。
无论在杨桂琴,还是邻居及周围摊贩的眼中,许明良都是一个听话、内向、乐于助人,也挺勤快的小伙子。从业期间,没有与顾客及其他摊贩发生冲突的情况。被捕时,没有人相信他是犯下多起强奸杀人案的凶手。
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杜成心里想,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杀人犯,在罪行被揭露之前,和普通人并无二致,甚至更温顺,更有礼貌。
“他有恋爱史吗”
“什么”老妇瞪大眼睛看着他。
“就是,有女朋友吗案发前。”
“应该没有不知道。”老妇想了想,盯着桌面,手指在上面轻轻划动,“那会儿太忙了,去收猪的时候,常常几天都不回家。”
“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女朋友,这不正常吧。”
“他在技校的时候也许有对象,但是我没听他说起过。”老妇撇撇嘴,“帮我卖肉之后,生活圈子太小了,没机会认识姑娘。”
“那他的性问题怎么解决”
“我怎么会知道”老妇苦笑,“我是当妈的,怎么问”
“异性朋友多吗”
“别说异性,同性朋友都没几个。”大概是久坐的缘故,老妇开始揉搓肩膀,“那孩子听话,不爱出去玩,收摊了就回家。我知道,他不爱干这个,但是没办法。”
老妇轻叹一声,直起身子:“我曾经想过,攒几年钱,就不让他干这个了,去学点儿别的,再找个姑娘成家。”
“学点儿别的”
“那叫什么来着”老妇用手指轻叩额头,“对了,成人高考。考了一次,没考上,后来我还给他请了家教。”
老妇突然意味深长地笑笑:“他最想当警察,从小就想。”
警方当时在许明良家中搜出大量报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刑侦探案类的小说或纪实作品。这也成为认定许明良“较强的反侦查能力”的来源。
“您丈夫去世那年,您多大”
“我想想三十五岁。”
杜成默默地看了她几秒钟:“能问您个相对隐私的问题吗”
老妇愣住了,怔怔地回望着他:“你问吧。”
“在他去世之后,您有没有”杜成斟酌着词句,“和其他男性”
老妇转过头,望着窗外:“有过。”
“许明良知道这件事,对吧”
“嗯。”老妇收回目光,看着地面,“明良上技校第一年,我和那男的那天孩子突然回家来了。”
“后来呢”
“他直接回学校了。”老妇笑笑,“我没解释,也没法解释。好在孩子没问过我,我也和那个人断了。”
“那件事之后,他对你的态度有没有什么变化”
“没有吧。他从小就不爱说话,跟我也没什么聊的。”
杜成点点头,伸手去拿烟盒,发现里面的香烟已经所剩无几,想了想,又把手收了回来。
“能去他的房间看看吗”杜成手指客厅北侧那扇紧闭的房门。
“随便。”老妇起身走到门旁,伸手推开。
房间不大,十平方米左右。左面靠墙摆放着五斗厨和衣柜,右侧窗下是一张单人床,对面是一张书桌。杜成看了看桌上的木质书架,里面整齐地插着几本英语及数学教材。他伸手擦拭了一下桌面,很干净。
“和二十三年前一样。”老妇倚靠在门框上,“明良爱干净,我每天都擦。”
杜成嗯了一声,转身打量着单人床。普通的蓝色格子床单,已经有些褪色。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放在床头。床边的墙壁上贴着几张海报,有体育明星,也有泳装女郎。
“那个年龄的小伙子都看这个。”老妇捕捉到他的目光,“他是个好孩子。”
杜成没作声,扭头看向窗外。这里是一个老旧小区的最外围,临街,时至下午四点左右,两侧那些色彩暗淡的楼房都恢复了些许生机。楼下是一个小型市场,大量熟食和街头小吃在此贩售,烟气蒸汽袅袅。
“过去,”杜成指指楼下,“不是这个样子吧”
“嗯。二十多年前是热电厂。”老妇伸出双手,比画出一个圆柱体的形状,“我家对面是两个大烟囱。”
“窗外”
“对,冒起烟来,什么都看不见。”老妇歪着头,盯着窗外铅灰色的天空,“明良常常坐在床边,对着那两个烟囱发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杜成点点头,绕过床尾,拉出椅子,坐在书桌前,静静地看着桌上的一个相框。
那是许明良和家里的厢式小货车的合影。许明良穿着墨绿色半袖衫,蓝色牛仔裤,一手扶在腰间,另一只手把住车门,脸上是既羞涩又兴奋的表情。
这辆厢式小货车就是许明良口供里的杀人分尸现场。他供称,以搭便车为由诱骗被害人上车,趁其不备用铁锤猛击被害人头部,将车开至僻静处后,强奸杀人并分尸。用黑色塑胶袋包裹尸块后,行车至本市各处抛散。
说得通。黑色塑胶袋与许家的肉摊上所用的相同。厢式货车平时被许明良用来运送猪肉,包裹尸块时混入猪毛也在情理之中。马健当年做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更何况,那个最致命的直接证据。
“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老妇抽出烟盒里最后一支烟,然后把烟盒揉作一团,转身扔在客厅的地上。
杜成想了想:“你认为你儿子没杀人”
“对。”
杜成盯着她看了几秒钟:“我们在包裹尸块的塑胶袋上发现了他的指纹。”
“他是卖猪肉的”老妇提高了声音,“每天他碰过的塑胶袋足有几十个你们应该去查买过猪肉的人”
“塑胶袋上只有他的指纹。”
“手套”老妇的情绪终于失控,“凶手不会戴手套吗”
“一个人在夏天戴着手套来买猪肉,”杜成平静地反问,“你不会觉得奇怪吗”
老妇被问住了,只能怔怔地看着杜成,半晌,从齿缝里挤出一句话:“我儿子没杀人。”
“我相信你说的话。”杜成点点头,“我现在不能对您承诺任何事情,但是我保证,无论真相是怎样的,我都会告诉您。”
临走的时候,杜成把包里的两盒烟都给老妇留下。老妇默默地接受,然后送他到门外。杜成刚要转身下楼,就听到她在身后叫住了他。
“杜警官。”
老妇手扶着房门,只露出半个身子,面容忽然显得更加苍老。似乎刚刚经过的不是几个小时,而是几十年。
“你,有没有打过他”
“没有。”杜成脱口而出,“他不是我抓的。”
深深的皱纹中慢慢露出笑容。
“谢谢。”
说罢,老妇转身,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