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篇第八第(2/2)页
,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注释
1疾:厌恶,憎恨。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力而厌恶贫困,就会生乱。对于不仁之人痛恨得过分,也会生乱。”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优秀的才能,但他骄傲而且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
1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这里指做官得禄。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三年,还没有产生做官的心念,这是很难得的。”
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同“现”。
译文
孔子说:“信念坚定而且好学,宁死也坚守大道。不进入局势危急的国家,不居住在动荡混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效力,天下政治黑暗就隐居。国家政治清明,自己却身处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自己却享有富贵,这也是耻辱。”
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方面政事。”
5子曰:“师挚之始1,关雎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3”
注释
1师挚:鲁国乐师,名挚。始:乐曲的开始,古代叫“升歌”,一般由乐官之长太师演奏。
2乱:乐曲的末章。
3洋洋:形容乐声的美盛。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乐曲起,到乐曲末章演奏关雎,美妙的乐声充满我的耳中”
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1,悾悾而不信2,吾不知之矣。”
注释
1侗tong:幼稚无知。愿:质朴。
2悾悾kong: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朴实,貌似诚恳而没有诚信,我真不能懂得这样的人。”
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时总觉得像赶不上,学得了还总怕再丢失。”
。”
注释
1禹:夏朝开国君主,据传受舜禅让而得位。不与:不相关。这里表示处之泰然,不以得位为乐。或说这是指舜、禹任贤使能,不亲自干预具体政事。
译文
孔子说:“这是多么崇高伟大啊舜、禹得有天下,却好像与他们个人不相关一样。”
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2”
注释
1则:效法。
2文章:指礼乐制度等。
译文
孔子说:“尧这样的君王多么伟大啊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是最大的,只有尧能效法天。多么宽广啊百姓不知该如何称颂他。他的功绩真壮伟啊,他的礼乐制度真辉煌啊”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1。”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2,于斯为盛3。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4,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1乱:治。
2唐、虞:即尧、舜。尧曾封于唐,故称“唐尧”,舜曾封于虞,故称“虞舜”。
3斯:指周武王时。
4三分天下有其二:据传当时天下分为九州,周文王有六州,占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周武王说:“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在尧、舜之际,以及周武王那个时候,人才算最兴盛了。而武王的十个臣子中还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能算九个人罢了。周文王的时候得有天下的三分之二,但还以臣的身份事奉殷朝。周朝的道德,可说是最高尚的了。”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1。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2,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3,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4。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1间jiàn:空隙。这里指可以非议的不足之处。
2菲:微薄。
3黻fu冕:古代祭祀时穿戴的礼服礼帽。
4卑:低矮。沟洫:田间水道,指农田水利。
译文
孔子说:“禹啊,我对他是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他自己的饮食粗陋,却尽心于鬼神的祭祀;自己的穿着破旧,却把祭服做得很华美;自己的住房低矮,却尽力于农田水利。禹啊,我对他是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