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篇第十第(2/2)页
3馁něi:鱼腐烂。败:肉腐烂。
4臭:气味。
5食气xi:饭料,主食。气,同“饩xi”,指食物。
6市:买。脯fu:干肉。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粮食霉烂,鱼、肉腐臭,不吃。食物颜色变得难看,不吃。气味变得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饮食时间,不吃。不按定规切割的肉,不吃。调味的酱醋不合适,不吃。
席上肉品虽多,但吃肉的量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能喝醉。
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饭后留着姜不撤,但也不多吃。
109祭于公,不宿肉1。祭肉不出三日2。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1不宿肉:古代国君祭祀,大夫、士有助祭之礼,祭礼结束,国君把祭肉赐与助祭之臣,这些肉在祭礼上已放置数日,因此不可再存放一夜。宿,过夜。
2祭肉:指家祭的肉。
译文
参加国君举行的祭祀典礼,所得的祭肉不能再存放一夜。家祭的肉存放不能超过三天。如果超过三天,就不再吃了。
1010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
1011虽疏食菜羹1,必祭2,必齐如也3。
注释
1疏食:粗粝的饭食。菜羹:蔬菜做的汤。
2必:一本作“瓜”,当以“必”为是。祭:这里指古代饭前的一种祭礼,即将席上食品各取少许,置于食器之间,用以祭先代发明饮食的人,表示不忘本。
3齐:同“斋”,严肃恭敬的样子。
译文
虽然是粗粝的饭食和蔬菜汤,在用餐前也一定先行祭礼,而且一定是恭恭敬敬的。
1012席不正,不坐。
译文
坐席放得不端正,不坐。
1013乡人饮酒1,杖者出2,斯出矣。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古代乡饮酒礼。
2杖者:指老人。
译文
举行乡饮酒礼后,等老人都出去了,自己才出去。
1014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注释
1傩nuo:古代驱逐疫鬼的仪式。
2阼zuo阶:东阶。这是主人站立的地方。
译文
乡人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便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1015问人于他邦1,再拜而送之2。
注释
1问:问候。
2再拜:古代一种礼节,手据地,俯首但不至于手,这样拜两次。
译文
托人向别国的友人问候,对受托者拜两次而送别。
10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1,不敢尝。”
注释
1达:通晓,明白。
译文
季康子送药给孔子,孔子拜谢接受。说:“我不知道这药的药性,不敢尝一尝。”
1017厩焚1。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注释
1厩:马棚。
译文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回来,问:“伤了人吗”没有问到马。
101,必熟而荐之2。君赐生,必畜之。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3。
注释
1腥:生肉。
2荐:进奉。这里指向祖先供奉。
3先饭:在君行祭礼时先吃饭,是表示为君尝食的意思。
译文
国君赐熟食,必定摆正席位,先尝一尝。国君赐生肉,必定在烧熟后先向祖先进供。国君赐活物,必定畜养起来。
侍奉国君一起吃饭,当国君进行饭前祭礼的时候,自己先尝饭食。
1019疾,君视之,东首1,加朝服,拖绅2。
注释
1东首:即头朝东躺着。这里表示正面对着国君。
2绅: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一端下垂。
译文
孔子生病了,国君来探视,孔子头朝东面,把上朝的礼服披在身上,拖着大带。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
国君召唤,孔子不等驾好马车,就先步行前往。
1021入太庙,每事问。1
注释
1此章重出,已见八佾篇第十五章。
译文
孔子进周公庙,对每件事都发问。
10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1。”
注释
1殡:停放灵柩待葬。这里泛指丧葬事务。
译文
朋友死了,没有人收殓,孔子说:“由我来料理丧事。”
10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
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马,但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不行拜礼。
1024寝不尸,居不客1。
注释
1居:居家。客:一本作“容”。当以“客”为是。
译文
睡觉时不像尸体那样直挺着,平日居家不用像做客或待客那样恭敬。
1025见齐衰者,虽狎必变1。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2。
凶服者式之3。式负版者4。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5。
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
1狎xiá:亲近。
2亵:常相见。
3凶服:丧服。式:通“轼”,车前横木,可让乘者凭扶。
4版:国家图籍。
5作:立起。
译文
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很熟悉的,一定改变神情以示哀悼。看见戴着礼帽的人和盲人,即使常常相见,一定显得很礼貌。
在车上遇到穿丧服的人,一定俯身凭轼致哀。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就俯身凭轼致敬。
遇有丰盛的宴席,一定改变神色起立致意。
遇有疾雷大风,一定改变神色以示敬畏。
1026升车,必正立,执绥1。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注释
1绥sui:登车用的扶手带。
译文
孔子上车时,一定先端正地站好,再握着扶手带登车。
在车中,不回头看,不很急地说话,不以手指指点点。
1027色斯举矣1,翔而后集2。曰:“山梁雌雉3,时哉时哉”子路共之4,三嗅而作5。
注释
1举:飞起。
2集:鸟栖止于树上。
3雉:鸟名,即野鸡。
4共:通“拱”。
5嗅:当作“狊ju”,鸟张两翅。
译文
野鸡一见人的脸色不善就高高飞起,盘旋一阵然后停在树上。孔子说:“山梁上的这些野鸡,识时宜呀识时宜呀”子路对它们拱拱手,它们拍打着翅膀又飞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