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升级版序言  货币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升级版序言第(2/2)页
持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势必造成整个经济体形成债务堆积的“堰塞湖”效应,这就是总负债规模与gdp国内生产总值比值的不断攀升。当这一比值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经济体将不堪债务重负而出现大面积违约。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根源正在于此。

    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扩大了危机的范围,并加剧了危机的烈度。以美国国债为抵押来发行全球贸易与储备货币,势必造成美国国债规模与其财政收入的严重不匹配,以及美国经济体总负债与gdp比值日益恶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美元主权信用的危机。

    正是基于上述判断,2006年在货币战争中,我提出了以下推论:1。 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它会源于美国,但波及整个世界;2。 美国的次贷危机绝不是孤立、可控和不会蔓延的小问题,而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3。 美国资产泡沫最严重的房地产业的金融中枢房利美和房地美,将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4。 为拯救金融机构,美国将不得不海量增发货币,从而引发美元主权信用危机;5。 在美元危机恶化的同时,黄金将大幅上涨,因此建议中国应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

    5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的突变,已经和正在验证这些推论:

    2007年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终于导致了2008年金融海啸;

    2008年9月两房与雷曼兄弟公司相继破产;

    2009年和2010年,美国两次开动印钞机,大搞所谓货币的量化宽松;

    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和欧元危机从南欧五国拉开序幕,目前仍在恶化之中;

    2011年7月,黄金价格冲上每盎司1 600美元,为2006年初的3倍。

    2011年7月19日,美国国会正在激烈争论是否需要提高美国国债的上限,如果在8月2日仍未达成妥协,美国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国债违约危机。尽管最终国债上限将会被再度提高,但美国严重的财政赤字与国际收支赤字的危险性所造成的国债隐性危机,已在全世界面前显露无遗。

    究竟为什么美国乃至全世界会采取这样一种必然导致危机的债务货币制度为什么货币没有选择无利息成本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制度安排到底是什么样的特殊利益集团左右着货币制度的建立和演化他们又是如何从政府手中夺取了货币发行大权

    正是在这些强烈疑问的探究过程中,慢慢开始了货币战争的求索历程。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国,逐渐形成了货币战争系列的研究风格,这就是用货币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历史的纵深感来解读和还原重大历史事件,并前瞻性地审视未来。

    2006年,当我在写货币战争一书时,完全没有预料到短短几年之后,“货币战争”这一曾被讥讽为“子虚乌有”的词汇,竟成为世界各国政要和学者广泛关注的国际性热门话题。

    历史已经证明了货币的巨大力量。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将成为国家的命运。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样必将与货币紧密相连。

    作者2011年7月19日于香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