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 罗斯柴尔德起家的时代背景  货币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 罗斯柴尔德起家的时代背景第(2/2)页
后再从金匠那里兑换相应的金币。时间长了,人们觉得没必要总是到金匠那里存取金币,后来这些收据逐渐成了货币。聪明的金匠银行家们渐渐发现每天只有很少的人来取金币,他们就开始悄悄地增发一些收据来放贷给需要钱的人并收取利息,当借债的人连本带息地还清借据上的欠款,金匠银行家们就收回借据再悄悄地销毁,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但利息却稳稳地装进了自己的钱袋。一个金匠银行的收据流通范围越广,接受程度越高,利润就越大。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的流通范围和接受程度,是其他银行远远无法比拟的,这些得到国家认可的银行券就是国家货币。

    英格兰银行的现金股本向社会招募,认购2 000英镑以上的人,有资格成为英格兰银行的董事governor。一共有1 330人成为英格兰银行的股东,14人成为银行董事,包括威廉。帕特森12。

    1694年,英王威廉一世颁发了英格兰银行的皇家特许执照roya charter,第一个现代银行就这样诞生了。

    英格兰银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的永久债务,用全民税收做抵押,由英格兰银行来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样一来,国王有钱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钱做自己爱做的事了,银行家放出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巨额贷款并得到了可观的利息收入,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只有人民的税收成了抵押品。由于有了这样强大的新的金融工具,英国政府的赤字直线上升,从5年,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是2 46700年,政府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了5 570万英镑,但英国政府从英格兰银行的借贷从16700年暴涨了17倍多,从 33

    更妙的是,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由于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对货币更大的需求,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地增加,而这些债务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支出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

    果然,从此以后,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还清债务,到2005年年底,英国政府的欠债从1694年的120万英镑增加到了5 259亿英镑,占英国gdp的。14

    如此看来,为了这样大的一笔巨款,如果有谁胆敢挡了私有化的国家银行之路,砍掉个把国王的头,或刺杀若干个总统的风险,实在是值得冒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