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2 苏伊士运河:罗斯柴尔德的金融闪击战  货币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2 苏伊士运河:罗斯柴尔德的金融闪击战第(1/2)页
对于英国而言,从大西洋到她的最大海外殖民地印度的最佳路径就是从直布罗陀海峡,经马耳他到埃及,再从埃及到印度,这是一条被英国视为不容任何挑战的“帝国生命线”。作为海洋帝国,英国必须依靠海军,而海军则依赖坚固的海外基地。19世纪英国海军全盛时期,英国已经建立起完备的海军基地。在大西洋,有加拿大的菲利法克斯和百慕大;在印度洋,有孟买和亭可马里;在太平洋,有香港和加拿大西岸的艾斯奎马特;在红海,有亚丁港。这些海军基地分别地处各大洋的咽喉要道,牢牢地控制着全球海上重要的航运水道。但是,埃及的苏伊士却是一个通往帝国海外最大殖民地印度的关键地区,恰恰是这一地区构成了帝国生命线最薄弱的环节。

    埃及自05年穆罕默德阿里执政,建立了阿拉伯人的帝国,40年被迫接受伦敦条约,走上了半殖民地的道路。在阿里王朝的阿巴斯一世统治时期1年英国获得了修建亚历山大至苏伊士铁路的特权。54年,法国获得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69年,法国工程师费迪南勒赛普斯在法国资本的支持下,建成了著名的苏伊士运河,从此将地中海与红海连成一体,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运距离,成为极具战略价值的黄金水道。每年通过运河的70的船队属于英国,英国与印度贸易的50通过苏伊士运河进行,难怪苏伊士运河被俾斯麦称为“大英帝国的脊柱”。

    不过,这个帝国脊柱有可能被英国的最大竞争对手法国拦腰斩断,这是让英国人始终寝食难安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首相迪斯雷利上台以后,曾委托老朋友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到法国去试探能否出钱将苏伊士运河买下来,但被法国政府阻止了。

    14日,这一天正好是周日,迪斯雷利首相又来到罗家做客。宾主正在把盏言欢之间,罗家信使送来家族巴黎分行的一封密信。莱昂内尔看了之后告诉迪斯雷利,埃及总督负债累累,急需出售177万股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他先向法国政府提出动议,但对法国方面的报价和反应速度很不满意,他就是要迅速套现,越快越好。

    迪斯雷利和莱昂内尔同时意识到这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想了半晌,迪斯雷利只问了一句话:“多少钱”莱昂内尔马上发电询问巴黎方面对方的报价。在焦急的等待中,迪斯雷利再也没有心思品尝被他称为“伦敦最好吃”的罗家晚餐了。等上白兰地的时候,罗家快报又到了,对方报价:400万英镑。

    迪斯雷利毫不犹豫地说:“我们一定要拿下运河。”莱昂内尔没有正面表态,他需要的是再次核实情报的准确性。星期一上午,情报被确认无误。

    现在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别的国家没有反应过来之时立


2.12 苏伊士运河:罗斯柴尔德的金融闪击战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