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火烧三岔河口 下 · 4  火神:九河龙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火烧三岔河口 下 · 4第(2/2)页
后来民间传言,魔古道往三岔河口扔童男童女,并非借龙取宝,而是为了让铜船改道,引发一场大水。火神庙警察所的巡官刘横顺身后有鬼头王,吓退了水中的小鬼儿,当时很多围观的人都看见了,事后免不了由各大商会出钱出力,请僧道搭台作法、轮番念经,超度水中的亡魂,说野书的也愿意讲这段,又是斗铜船,又是魔古道,河中那么多小鬼儿,城里还来了这么多土匪,说什么也不如说这个热闹,会说的先生可以抻开了说上三个月。如此一来,又有很多人可以挣钱了,所以说咱也不能将此事完全当真。民间有民间的说法,官厅也有官厅的说辞,因为歹徒用铜船撞击泄洪河,这是确有其事,为什么这么干呢前文书交代过,民国初年,时局不稳,距离天津城不远的土城、白庙一带仍由土匪盘踞。有一伙外来的歹人,勾结周边土匪,妄图在五月二十六过铜船这一天引发大水,趁机抢劫军械局、金库、银号,有了枪炮粮饷,再借九龙归一之说蛊惑人心,就可以挑旗造反了。那个年头兵荒马乱,这样的事情绝不罕见。

    平息了这场大乱,当官的升级受赏不在话下,为了堵住众人之口,将刘横顺提拔为缉拿队的红名,一个月多发两块钱薪俸,还在火神庙警察所当巡官。官大一级压死人,你能耐再大也大不过官衔儿去,刘横顺不认头也不行。可在天津城的老百姓口中,真就把刘横顺封神了。九河下梢那么多的能人,比如“神枪陈疤瘌眼、神力杜大彪、神腿傻爷”,等等,名号中也都有个神字,但是神字在前在后,区别可挺大。“神”字顶在前边,那只是形容身上的本事神了,可没说这个人是神。非得是名号中的最后一个字称“神”,那才够得上封神。刘横顺身为一个警察所的巡官,由于民间众口铄金,封了个“火神”的名号,不枉他一辈子追凶擒贼、安民有功。

    官厅又下令将混元老祖暴尸在南门口以儆效尤,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城门了,只是找到城门的大致位置,把尸首挂在一根木杆子上示众,因为此处人来人往最为热闹,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魔古道这一年多闹得挺凶,如今为首的挂在了南门口,很多人家里的水还没扫干净就跑过来看,其中有眼尖的人看出不对了,五花大绑悬在高处的死人脸朝下,脸上没有皮,双眼紧闭,额顶那条纵纹却一直张着,形如一只竖长的怪眼,直勾勾盯住底下看热闹的老百姓,让人觉得心里直发毛,再加上伏天闷热,尸臭传出甚远,几乎可以把人呛死。

    原以为混元老祖伏诛,一天云彩满散,不承想接下来天津城中闹起了时疫,死了不少人。其实大水过后,往往会有大疫,可那个年头迷信的人太多,都说是混元老祖的积怨太深,死后还要作祟。当官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忙让抬埋队摘下混元老祖的尸首,拿草席子裹上,还没等扔到义地,就被李老道用小车推走了。迄今为止,白骨塔的李老道一共收去了九具尸首。混元老祖、五斗圣姑、飞贼钻天豹、大白脸、狐狸童子、说书的净街王、哭丧的石寡妇、喝破烂的花狗熊、剃头的十三刀,这一干以妖法作乱的旁门左道之辈,死了也就死了,总不能再毙一次,这就叫人死案销,尸首让李老道收入白骨塔也没什么,可是城隍庙的阴差,至今没抓到这九条阴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