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回 系我一生心 1  大雪满弓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回 系我一生心 1第(2/2)页
里曾经有着怎样的惨烈。

    剑门关已经修葺一新,防卫加固了好几倍,真正成了雄关似铁。

    “吱呀”一声,城门终于打开,在门外等了半天的商贩和百姓纷纷挑起担子,背上包裹地排队进关。今天是宁远市集的日子,每月初一、十五,关内关外的商贩们就开始忙着往这里赶,带的各色货物更是琳琅满目,什么牛啊马啊,鸡啊羊啊,毛皮、丝绸、茶叶、瓷器、粮食、酥油、米酒、粗盐、香料一齐涌进了宁远市集。

    “排好队,排好队不要挤”守关的一个参将正在指挥人群出入,大声吆喝着,“不准贩卖官盐官铜,不准在市集上酗酒斗殴,听见没”

    都是些例常的官腔,自然没有人听进耳朵里,人潮拥挤依旧。

    “让一让让一让”几匹马“踏踏”的蹄声远远传来,有人在马上招呼着守门的参将,“老彭让条路出来,指挥使要出关”

    “哎”老彭响亮地答应着,匆忙疏散人群,“大伙儿都退两步,给指挥使让条路过去。”

    哗啦人群霎时间向两边散开,整整齐齐地闪出了一条通道。许多个脑袋伸长了颈子张望着,窃窃私语“来的是杨指挥使呀”

    “不然还能有谁”

    “快看看长什么样子”

    “长什么样子也没你的份儿”

    “啐”

    在西北,从祈州、紫荆关,到麓川、宁远、剑门关,千里之内,不知道杨昭的,简直挑不出几个来。

    他的身份,他的战功,他和一个叫陆风烟的女子那段故事,从军中传到民间,几乎成了传奇。一半是敬佩,敬佩他保边关、平战乱的功绩;一半是好奇,一个都御指挥使,一个侯爷,他到底为什么留在这片大漠上

    随着马蹄声近,人群中的私语更加嘈杂了,听上去嗡嗡的一片。

    “天呀,我看见了,哪一个是有三匹马呢。”

    “是左边的吧好像又高又壮的,可惜看不清脸”

    “是中间的,他是指挥使,当然在中间”

    “中间不行了,我脚尖都酸了”

    另一个声音是女子的,“来了来了,是当中的那一个吗不会吧,真的好英俊啊。”

    “陶醉啦”

    有人取笑她,“回家照照镜子吧,就凭你”

    “别闹,嘘。”

    “哎呀,他左边额上好像有道疤痕”

    “是吗我怎么看不出来”

    “有的有的。不过,这道疤痕一点都不难看,还有点沧桑呢。”

    “花痴”

    在嗡嗡的私语声里,三匹马已经到了关前。

    老彭一脸笑容地迎过去行了个礼,“指挥使,出关啊”杨昭在马上点了点头,“天气不错,出来走走。”

    “是啊是啊,天气不错。”老彭鸡啄米般地附和着,“今年天暖,按节气算,都大雪了呢,看这冰还没封上。”

    大雪了

    杨昭一怔。是吗,又一年的大雪之日。已经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风烟一个许久不再有人提起的名字,轻轻浮上心头,带来一阵温柔的刺痛。

    她墓前总有一杯酒,他天天都去换,无论再忙,都不曾忘记过,要陪她坐一坐。

    时间久了,竟成了习惯,就连对她的想念,也成了习惯。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沉在心底,总是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浮上来。春天花开了,想起她的笑,冬天下雪了,想起她的话;点点滴滴,清晰如昨日。

    “指挥使,咱们走吧。”身边的刘进小声道,“洛大人也快要到了,正好去迎他一段路。”

    “哦。”杨昭回过神来,想起今天是洛千里来关上探访的日子。洛千里旧时是他身边的得力干将,曾经在川陕总督吴信锋那里待了几年,探察吴信锋贪污的罪证。现如今,他已经取而代之,当上了川陕总督,也是个封疆大吏了。

    “驾”马蹄飞扬,就要出关而去。

    杨昭的目光,在人群中不经意地一扫,却突然心里一动,好像有样东西,十分眼熟,在他眼前一晃而过。

    是什么

    马已经奔出了好几十丈,杨昭突然猛地勒住了马。记忆里一面黑底绣金,红色镶边,当中金丝绣着猛虎的旗帜,跃然而出

    那是三年前,他带着虎骑营出关打仗之时,虎骑营的战旗。

    麓川之战结束以后,因为虎骑营损伤过半,元气大伤,他让佟大川把剩下的人马都带回了京城,禁军事务,也一并交给了佟大川代管。这三年来,他从来没有再见过这面战旗,为什么,刚才那一晃眼,依稀看见了这熟悉的图案

    刘进没提防杨昭突然停下来,已经驰出了前面老远,才又急忙勒住马,掉头回来:“指挥使,怎么啦”

    杨昭道:“我好像看花了眼,刚才不成,我得回去看看。”

    “啊那洛大人怎么办”刘进怔了一下。

    “你和石英去接他就是了,回头我在关上等他。”杨昭掉转了马头,向来路上奔了回去。

    那群人还在排着队准备过关,杨昭放慢了马,在人头簇拥里寻找刚才看见的东西。

    在这里

    他的眼睛蓦然定住,在各色各样的挑担和背篓里,有一块绣着虎的丝巾,正搭在一方笼屉的上面。那虎的绣像,无论是底色、镶边、丝线,还是模样神态,都和当年虎骑营战旗上的那一幅,一模一样。

    这不会是巧合吧难道还有虎骑营的人流落在民间

    杨昭下了马,从人群后面挤了进去,一把抓住那笼屉的主人,“请留步。”

    “谁呀”那人不耐烦地回头,却立刻呆了一下,“是,是”他该不会眼花了吧,刚才看见的那个杨指挥使,就站在他的身后。

    “有件事,想请教一下。不知道你这条丝巾,是在什么地方得到的”杨昭打断了他的好奇。

    “买的呗。”那人顺口道,“上个月小儿子过周岁,属虎的,我就买了条丝巾给他,怎么”

    杨昭疑惑地重复了一遍,“买的”这怎么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