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枯井冤魂 · 4第(1/2)页
4
二庄主眼珠一转,他命仆人退下,关上门说:“道爷是明白人,又会看殃,可不敢瞒你们三位。前一阵子兵荒马乱,我和我大哥盗挖了烈女坟”
“烈女坟”至今尚存,50年代改名为“烈女祠胡同”。庚子年之前,天津卫还有城墙,西门的城关称为西关,出了西关是西关外,搁现在说叫西关街。西关街有这么一个祠堂,祠堂对面有一个大坟,后边是几个小坟,以前叫“烈女祠”或“烈女坟”,又叫“费宫人墓”。据史书记载,费宫人叫费贞娥,她是明朝的一个宫女,姓费,生前没有名字,“贞娥”二字为死后追封。相传,当年李闯王率领起义军打破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闯王在金銮殿上论功行赏,起义军捉到一个姓费的宫娥,闯王见其年轻貌美,赏给了他麾下的大将“一只虎”。费贞娥一心忠于明室,宁死不肯从贼,行刺贼将“一只虎”未成,逃到西关外自刎殉国,尸首由义民收敛,埋在一个砖窑之中。到了大清朝康熙年间,官府给费贞娥立了牌坊造了坟,又建了一座祠堂,那就是烈女祠,后来又陆续埋进去几位贞节烈女。
费宫人墓为官地,封建社会往烈女坟中埋人,必须先由地方查明事迹,士绅联名担保,呈报给官府,官府再请奏朝廷,朝廷恩准封为贞洁烈女,方可埋进烈女坟。称得上“烈女”二字的,没有一个活人。旧社会的女子将贞节看得比命还重,死后能进烈女祠,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儿。可以说,埋在烈女
第六章 枯井冤魂 · 4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