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PART9 旧梦 · 三  最好金龟换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ART9 旧梦 · 三第(1/2)页
刚到古巴的人们大概都会心存疑惑吧同样是商店和餐厅,为什么有些地方大排长龙,有些地方却门可罗雀过一阵子你才会恍然大悟,紧随而来的却是黯然心酸。古巴政府实施“一国两币”的制度,市面上流通着两种货币:本地比索和cuc可兑换比索。本地比索是政府向民众发放的国家货币,cuc则是以外汇兑换的新货币,国内一切进口和高档商品,都要以cuc购买,包括出租车,旅游业相关的消费以及一切被认为是奢侈品的消费活动。古巴的大街小巷也因此充斥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商店:有些以cuc标价,有些以本地比索标价。

    两种货币把一个古巴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1个cuc约等于1美元,24个本地比索才相当于1个cuc。在本地比索店吃一个三明治大约花费710比索不等,而在cuc店则至少需要34个cuc;本地比索店的冰激凌甜筒售价12比索,而在cuc店买一个进口雀巢冰激凌至少也要花费12cuc,价格相差整整24倍;在cuc餐厅吃一顿普通饭菜至少需要花费十几个cuc,这是很多古巴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就连一个资深医生的月薪也仅有二十几个cuc而已 。

    cuc这种货币的存在总令我想起二三十年前中国的“外汇券”。在市场供应还非常紧张的那个年代,国人只有使用外汇券这种特权货币,才能买到进口的“高档货”和紧俏商品。然而和古巴的cuc比起来,中国的外汇券能够被使用的场所还是比较有限,大多是宾馆、友谊商店、免税店之类,不像古巴的cuc店那样遍布大街小巷。尤其是在外国游客最多的哈瓦那老城区内,几乎是每走几步就会有一个cuc店,出售包括饮料、食物、烟酒、手工艺品,甚至衣帽鞋袜在内的各种东西。

    对于中国当年的外汇券,我的脑海中只有一点点童年时代模糊的印象,可是在古巴见到的“一国两币”现象却是此行最大的震撼。哈瓦那建筑美观繁花似锦,本来应该是美好的旅行体验,可是手持这特权货币,我的心情却一落千丈,整趟旅


PART9 旧梦 · 三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