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  正念的奇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第(1/2)页
我曾谈过缘起观。当然,所有追求真理的方法都应当被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或绝对真理。禅观事物的相互关联,是为了破除“分别”这一虚妄的遮障,让人们得以融入生命的整体和谐,而不是要创造一个缘起相互依存,依他起的哲学体系。

    赫曼赫塞在他的小说悉达求道记中,未能洞彻这点,因此笔下的悉达宣扬相互依存的哲学,他的话在我们看来有些天真。赫曼赫塞为我们展示了一副万物相互依存的图像,图像中的一切都相互关联。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毫无瑕疵的系统:每件事物都一定嵌入这个互相依存,绝无谬论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们不可能思考如何从这个世界解脱的问题。

    依据佛教传统观点,实相有三种特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我们先来看依他起性。由于失念失去正念与偏见,我们常给实相蒙上一层邪见的面纱,这就是以遍计所执性看实相。遍计所执性是实相的幻相,它将实相看作许多独立的细微个体与自我的集合。

    为了打破遍计所执性造成的幻相,修行者必须在万事万物的生灭过程中,禅观缘起与万象的相互关联。这种思维的方式是一种观照方法,不是哲学教条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仅仅抱着某种概念体系不放,那他只会陷入僵局。

    禅观缘起可以让人契入实相,与它合一,不会被某种哲学观念或者禅修方法束缚。筏是用来渡河的,不是拿来扛在肩膀上。指着月亮的手指并不是月亮本身。

    最后,我们来谈谈圆成实性,也就是解脱了遍计所执性造成的邪见后显现的实相。实相就是真实,超越任何概念。没有任何概念能够恰当地描述它,甚至缘起的概念也是如此。为了确保众生不执著于哲学概念,佛学还谈及三无性,以免我们被三自性教义束缚。这是大乘佛教教义的实质所在。

    当了知实相的圆成实性,修行者已达致无分别智。这是一种奇妙的圆融境界:主体与客体的区别不复存在。这并非一种遥不可及的状态,只要稍微坚持精进修习,我们至少能尝到它的滋味。

    我的桌上有一叠孤儿扶助金申请书,我每天都翻译一些。在我开始翻译一份申请书之前,我会凝视照片中孩子的眼睛,仔细察看他的表情和特征。

    我感觉到我和每个孩子之间存在的深刻的联系,这让我能够与他们进行特别的交流。当我将这种感受写给你时,我看到,我在翻译申请书那些简单文字时,我在其中体验到的交流,就是一种无分别心。

    我看不到有一个“我”在翻译申请书帮助每个孩子,我看不到有哪个孩子在接受爱与帮助。孩子和我是一体的:没有人在怜悯,没有人在求助,没有人在援助。没有任务,没有社会工作,没有悲悯,没有特别的智慧。这就是无分别心的时刻。

    当你体会实相的圆成实性,你庭前的杏树就有可能完全地显露它的本性。杏树本身就是真理,就是实相,就是你自己。所有经过你庭前的人,有多少人真正好好地看过这棵杏树艺术家的心可能敏感些,他或她会比其他人更深入地看这棵树。因为拥有一颗更开放的心,艺术家和树之间必定存在某种交流。

    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心。假如你的心未被邪见蒙蔽,你会自然地融入与这棵树的交流中。这棵杏树将自己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你面前。洞彻杏树就是见道。曾经有人请求一位禅师解释实相的奥秘,禅师指着一棵柏树说:庭前柏树子。

    涨潮的声音

    当你的心获得解脱,你会心怀慈悲:对自己慈悲,因为你曾受过无数的苦,因为你那时还不能将自己从邪见、憎恨、愚痴与愤怒中释放出来;对他人慈悲,因为他现在还未能看清自己被邪见、憎恨与愚痴囚禁,并因此继续被囚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痛苦。

    现在请你以慈悲之眼看着自己与他人,像一个倾听宇宙众生哭诉的圣者,你的声音是每一个彻底洞见实相的人发出的声音。正如佛经描述大慈大悲观世音的声音: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练习以慈悲之眼观众生,这是被称为“慈心观”的禅修法。

    慈心观必须在静坐以及为他人服务的每一时刻中修习。不论你去哪里或者坐在哪里,都要记得这个神圣的呼唤以慈悲之眼观众生。禅修的主题和方法很多,多到我从未想过要将它们统统写下来给朋友们。我在这里只提一些简单但是很基本的方法。一位和平工作者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她或他都必须过自己的生活。工作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在正念中工作,工作就是生命。否则,人们就会变成“行尸走肉”。

    为了让生命继续,我们必须点亮自己的火炬。然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与身边的人相连。如果我们知道如何活在正念中,如何关照自己的心灵,那么我们的兄弟姐妹也会因此懂得如何活在正念中。

    禅修 :揭示实相与疗愈身心

    在正念中静坐,我们的身心都很平和,能够完全放松。但是这种平和放松的状态和人们在休息打盹时心绪慵懒、半昏沉的状态有根本不同。在这种远离正念、慵懒的半昏沉状态中打坐,如同坐在黑暗的洞穴。因为在正念中,人们不仅感到平静愉悦,还会变得灵敏警觉。

    禅修并非逃避:它是安定地与实相相遇。修习正念的人应当如汽车驾驶员般警觉:如果禅修者不警觉,他的心就会被散乱与失念失去正念盘踞,就像昏昏欲睡的驾驶员很可能酿成大祸。要像踩高跷的人那样警觉哪怕踏错一步都会让你跌倒。要像一个走在剑林中手无寸铁的中世纪骑士。要像一头狮子,踏着缓慢、轻柔而坚定的脚步向前迈进。只有怀着这样的警觉


第六章 你庭前的杏树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