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最后的汉王朝(明) 3、大臣靠边站太监说了算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最后的汉王朝(明) 3、大臣靠边站太监说了算第(2/2)页


    为了严厉控制世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只能用朱熹的注释,别人的都没用,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就考这九本书。这九本书“字字金玉,句句珠玑”,但您就这九本书,能把天地宇宙,世界万物都包括进去吗那我读书就读这九本书。所以当时明朝就说科举考试这帮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唐宗、宋祖是哪朝皇帝我管他呢唐宗宋祖又不考。李白是干吗的不认识。反正只要是四书五经我就背,别的我不管。那个时候印行量最大的书籍就是高考满分作文选,甚至出现了缩印本,跟咱们现在复印时候的缩印本差不多,然后揣

    兜里进考场带进去。考试就考四书五经,不允许发挥个人见解,

    代圣贤立言。

    文章都是,八股,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全这正、一虚一实、一深一浅、排比对偶,完全就是一种文字游戏。可以讲,。但是没有什么内容,了无新意。所以你十年寒窗,就这九本书。都是代圣贤立言,都是一样的体,这谁比谁能太强到哪去啊而且这九本书,一共才多少字啊你想那四书五经在刚诞生的时候,都写在什么上边竹简上面,它能有多少字啊老子不才五千个字嘛,搁今天一篇论文差不多。四书五经九本书能有多少字啊一件这个衬衫就抄满了。你看这不博物馆里有吗作弊用的那个衬衫,都抄满了。所以到清朝的时候,考生进考场还得扒光了,穿考场统一的衣服进去,跟进澡堂似的。他怕你有夹带。

    就这么点儿文字啊,几百年来那么多场考试,从那个童生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那么多场考试,都从这里边出题。这个四书五经里边话用得差不多了。差不多怎么办呢这考官真聪明啊,出截搭题。就是把四书五经里边的两句话给你拼一块。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现在呢,把这句话给你拆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做题吧,孔子为什么说三十而立四

    十。这孔子他不那么说啊,他说的三十而立,逗号,四十而不惑。你甭管,古文没标点,你看书,三十而立,底下是个四十。你写吧。或者子曰而立四十。您做题,您就得说孔子为什么说而立四十,这怎么回事。有的考官更神到什么程度古文没标点吗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圆圈,就像现代文的句号。考官他出考题的时候,就用这圆圈出题。我今天考试题目就是这个,给我做文章吧。四书五经里绝对有这个,满篇都是,就拿这个做文章,让大家考试。结果那个考第一名的那哥们儿,神到什么程度呢你不先得点题

    吗这上去不先得破题,破题就是你得用一句话破题,那

    哥们儿破题倍儿绝。“圣人立言之前也,空空如也。”圣人要不说话,就什么都没有。哇,这篇文章厉害,这是个大才。我们知道那个康有为康圣人,那是文采风流。但为什么老考不中呢比梁启超中举都晚。国家正规考试的时候,天子亲试的时候可能很严肃。底下那种小考试,我怎么来判断谁第一,谁第二,我懒得看那卷子,我就扔呗。这个远,第一名。你十年寒窗,今天墨重了点儿,一扔,砸着考官脚面了,完蛋。康圣人呢因为他那字不好。这个字必须写成什么样呢馆阁体。就跟今天电脑里印出来那个字似的,必须得写成那样,奏折都得写成那样,一笔一画必须得写得倍儿规整。康有为大概就是不爱写这种馆阁体。龚自珍也写不了,所以龚自珍他也没中进士。龚自珍就倍儿生气,最后让他们家所有人都练这个,连他们家老妈子,什么倒尿盆的都练。最后他们家所有人,除了他本人,都练得一手馆阁体。他说你看我们家全能中进士,连老妈子倒尿盆的都能。

    康有为因为写不好这馆阁体,所以每一次他那卷子考官一看,

    就中不了,就这玩意儿你也来参加考试最后为什么中举呢考

    官把他的卷子一扔,就出去上厕所了。时间可能长了点儿,正好仆人进来收拾屋子,仆人大概也不认得字。一看那地上有张卷子,仆人不知道这什么体啊,拿起来搁在桌上,镇纸一压,仆人出去了。考官回来,俩人没照着面。一看,哎呀,这张卷子我刚才扔过呀,怎么又搁这还镇着,此乃天意,我看一眼吧。好文章,中举。阴差阳错,所以要是这样做了官,你敢对皇家有什么不满吗这就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顾炎武认为,这玩意儿比这焚书坑儒都害人,都可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