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云仍这般诡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1节 爱拼才会赢第(1/2)页
领头羊很有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理论上打了六年零一天,从1939年的9月1日到1945年9月2日,战争结束后的世界,开始了延续几十年的两极格局。就是1946年口二战力结束后到1991年,世界美苏两极格局,两极对峙。那么,当时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是美国。战后的美国经济,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这个时候的美国经济,高度繁荣。原因有三,第一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为美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所以,他经济繁荣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个原因,国家干预,用我们现在时髦的词儿讲,叫宏观调控。不过美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更多政府干预是靠国家订货进行干预,比如,美国现在最著名的战斗机,叫f350现在美国最先进的f35战斗机,当初美国要生产的时候,两大航空巨头,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争这个订单,700亿美元的大订单,订单到底是该给波音还是给洛马美国政府就说,我下达了研制的指标,然后你们两家公司做出样机来,我看看谁先进,我给谁,实际上波音的飞机比洛马的先进,但最后这个订单给了洛马,为什么呢美国政府的解释就是说,我要成熟技术,你那太先进了,万一玩儿不转怎么办实际上是因为波音拿不到f35的订单不要紧,他还可以生产民用飞机。洛马只生产军用飞机,那个东西f35咱想买,美国也不可能卖给你,所以,洛马要是拿不到订单,他就可能倒闭。洛马要是被波音吞并,全世界就全美国一家飞机制造企业了,原来好几十家,什么共和,闪电全没了,现在就剩一家了,那你要再买飞机,波音说多少钱一架,就多少钱一架,要不然你拿这个风筝去打仗吧,所以我不能让你形成垄断,我就成心把这订单给洛马,波音其实也心知肚明,也无所谓,反正我还能生产客机什么的,下一次政府可能还会照顾到我,你得先让洛马活着。美国就是这种手段宏观调控。
另外一个就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说穿了就是资本输出,所以这个时候美国经济高度繁荣,繁荣之后就惨了,开始了危机和滞胀。这个是在1970年,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危机和滞胀。要究其原因,第一个就是1973年,石油危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人自从告别了弯刀和骆驼之后,再打仗就没赢过。所以,阿拉伯人跟以色列入打仗,屡战屡败,几亿阿拉伯人,打不过三百万犹太人,以色列人太厉害了。阿拉伯人打仗太幽默了,飞行员躺在机舱里驾驶飞机,问他为什么不坐起来呢怕中弹,所以躺着开飞机,那你这功夫也太高了。以色列的武器是美国提供的,阿拉伯的武器也不是自己造的,是苏联提供的。苏联武器并不落后,为什么您感觉落后呢因为阿拉伯用,它就落后了,这很简单,你小学毕业生你打硕士,你不开玩笑吗以色列飞行员都是硕士,阿拉伯飞行员高中可能都没毕业,一辆坏了的以色列坦克,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当中,挡住叙利亚一个装甲师,以色列人净创造这种战争史上的奇迹,他也就跟阿拉伯人打仗,能常创造这种奇迹,所以,阿拉伯没办法了,只好捆着炸药去炸老百姓,或者拿飞机撞人家大楼。有本事你跟军人较劲儿,你没事儿老较着老百姓的劲儿算什么阿拉伯恐怖分子进去,平民就遭殃了,现在以色列人防范意识很强。看见裹头巾的,蒙脸的你就开枪,这玩意儿没法弄。
所以,第四次中东战争一爆发,阿拉伯国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又被以色列打了。所以,他们手里有油,提升油价,谁支持以色列,我就涨油价,他一涨油价,世界经济就出现危机。然后,就是美国设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初期的世界金融体系,35美元相当于1盎司黄金,然后全世界都以这个标准,美国用美元顶黄金,世界得到了美元就等于得到了黄金,所以美元在当时号称叫美金,人民币为什么不叫人金,美元为什么叫美金
就因为美元等于095克黄金,美元就是黄金,黄金就是美元,拿美元就拿到黄金。但问题是美国人拿到黄金,发行美元,其他国家拿到了美元才能发行本国的货币,因为你的货币要跟美元挂钩,你看香港政府,每发行7美元等于78元港币,你拿到了港币,就等于拿到了美元,没必要把它兑换成美元,港币就是美元,美元就是港币。
那么,问题是,我怎么才能得到美元,这就成问题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人就没考虑到这一点,我怎么才能得到美元我印行吗不行。所以,要得到美元,就得往美国卖东西,赚美国的钱,结果就是美国成了世界各国的市场了,这他能接受吗他要让全世界成为他的市场。所以,市雷顿森林体系的固有矛盾决定了他最后必然怎么样崩溃。这就是危机和滞胀。
第三个是复苏,这个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就是里根政府上台之后,奉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抛弃了国家政策,奉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罗斯福的时候要干预,那是因为企业的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差,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你像比尔盖茨这个企业用得着你干预吗人家自身的调控能力强,所以里根的时候,奉行了新自由主义。
第四,高速发展,这个高速发展,实际上就是克林顿时代,因为美国发展高科技嘛,美国发展高科技,造成他的企业高速发展。
底子好很重要
第二个西德,西德和日本他们两国经济发展有共同点。第一个就是基础好,有人讲,说你看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中国跟日本都是一片废墟,那个日本的东京被美国人炸到了什么程度甭说二层楼,连街你都找不着了,你要是说回我们家,你们家肯定是炸没了,连你们家那条街都炸没了,整个东京就是一片废墟。中国也是一片废墟,但问题是,日本是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中国原来就是一片废墟,根本不一样。日本在成为一片废墟之前,他造过航母,你在一片废墟之前呢,造过帆船,你跟人家水平差太远了。你这个工厂可以炸掉,楼房可以炸掉,铁路可以炸,这里边的技术你是炸不掉的,只要一给钱,他就能缓过来,德国也一样,基础多好啊,咱讲“二战”前诺贝尔奖得主,多少德国人。所以,基础好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有美国的援助,美国的大力支持。美国给他提供大量的援助,德国和日本都是这样,日本特别感谢朝鲜战争的爆发,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在日本大量干吗军事订货,日本一下子就获得了几十亿美元的订货,经济立马就恢复了。
第三个就是德日两国的非军事化。你看德国今天的联邦国防军,仍然是欧洲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德国的豹式坦克,行销到全世界。特别是欧洲,除了英国和法国,剩下的欧洲国家用的坦克全是豹式坦克,所以德国豹变成欧洲豹,现在正在变成世界豹,1979年中国想买豹式坦克,代替咱们的苏联战后第一代坦克,就是因为太贵,咱们买不起,就欧洲小国买个一百辆够用,他又有钱,咱一买几千辆,那么贵,根本买不起,一年军费搭里边都不够,买那个没钱喝酒了,所以不行。
第四个是教育,“二战”的时候,英国跟德国有一个默契,德国的飞机不炸牛津、剑桥,英国的飞机不炸汉堡,诺丁根,就是说你可以炸王宫,总理府,和平居民哪儿都炸,不炸大学,因为那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那是不炸的,就说明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战后,小日本9月2日签署了投降书,一周之后,日本的中小学就恢复开学,用日本的话讲就是在蓝天教室里上课。那个教室就剩一面墙了,顽强地挺立着,其他四面全没有,都空着,屋顶也没有,上面就是天。
就一面墙,蓝天教室就复课了,连咱汶川的水平都不具备,地震棚的水平都不具备。然后,日本的女工上班给孩子带饭,那个便当,一个木头饭盒,打开薄薄的一层白米饭,中间一枚红咸菜疙瘩。这什么图画,打开这个,日本的国旗,一打开饭盒,日制国旗,吃饭都要把这个饭摆成国旗的形状。咱们学不了,也没法弄,咱要摆成国旗形状,得天天鸡蛋炒西红柿。我看过一张照片,特别感人,小日本在街头做广告,白西装,白礼帽,举着一把伞,什么什么电池,我只认得电池那俩字。这哥们儿举着这把伞,沿着东京的大街小巷走,就跟在外头发小广告的一样,他都塞不起,他自己这么走,走的时候,手里还捧着一本书在读,所以标题叫走读,走着读书。下一张照片,换把大伞,有钱了,换伞了。还是那身装束,伞绑在身上,手里的书更厚了,像是一部字典,在那儿捧着这个在读,咱们街头发小广告。的那帮人有回去看书的吗
知识改变命运,我现在在街头发小广告,君子固穷不坠青云之志,我不是一辈子在街头发小广告,也许他转这么几圈之后,一年两年之后,他就考上了帝国大学,考上了庆应大学,几年后他可能就是大公司的部长,甚至有可能是内阁的大臣,完全有可能,可惜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没有一直跟踪下去,看看这个人最后到底怎么样,还是哪天读书让车撞了,这就另说了,都有可能。但这说明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日本人在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开支,占到政府支出的50,今年全世界的教育开支,发达国家是占到政府开支的ayo,世界平均数是4,发展中国家是3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而且这19里边,政府的教育开支包括政策性的投资。
第五,外向型经济。德国也好,日本也罢,发展经济的目的都是出口,所以是外向型经济。
第六,就是国民素质。这你不能不承认,他的国民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素质,相当高,中国最缺什么人中国不缺家,更不缺星,中国星太多了,不缺家,也不缺星,缺的是本科毕业的工人和农民,缺这些人。你科学家研究出来的东西再先进,到工人那儿他不认识,做不出来,白搭。瑞典国王一定是农学院毕业,他得这样,你像咱们,我得号召大家,咱们毕业了种地去。你怎么不去
是,我也是不能去,所以,咱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小人分得很清楚,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体力劳动遭到鄙视。从这方面来说,中国这种未来的发展,实际很欠缺。你看德国很多这种技术专家,实际上按咱中国人的看法,就是蓝领,技工,我修飞机,我开飞机需要本科毕业,修飞机就不需要。然后在中国,开飞机的工资,远远多于修飞机的,你这不扯淡吗我不把飞机修好了,你敢开上去吗但是为什么这样我受的教育程度比你高,修飞机
第四章 风云仍这般诡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1节 爱拼才会赢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