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天算六国 第一节 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  大秦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天算六国 第一节 神秘天象逼出了楚宣王的妙策第(2/2)页
知其二。寻常人以为,彗星为妖星之首,预示人间大灾大恶。然则天行有常,常中寓变,远非常人所能窥视。这彗星,在非常时期以非常色式出现,则有极为奥秘深远之意蕴,并非寻常的灾变。大恶大凶之时,彗星大显,乃除旧布新之兆。巫咸有言,彗星大出,主灭不义。当年周武王伐纣,彗星大显,正应此兆也。晏子有言,天现彗星,以除人间污秽也。彗星出于太平盛世者,昭示灾难。然彗星若大出于恶世,则大灾难中有新生,新政将大出于天下,人世将有沧海桑田之变也。”

    芈良夫心中大动,吴起在楚国变法不正是新政么不禁连连点头,“先生所言极是,烦请详加拆解。”

    甘德却是一直在深思默想,此时悠然一叹,“今夜,径天彗星大显于西方太白之下,当主西方有明君强臣当国,新政已成根基。天下从此将有巨大无比的兵暴动荡,而后扫灭四海灾难,人间归于一统盛世。”

    楚宣王愕然,“太白之下”哪不就是秦国么匪夷所思要说哪个国家他都相信,偏这秦国要成大器,他是无论如何不能相信。秦国,一个天下鄙视的西陲蛮夷,芈良夫连正眼看它一眼都不屑,竟能应上天正道而大出一时间,他惶惑起来,怀疑两位星象家老眼昏花看错了星星,“敢问,先生,有否看,看错真是,太白之下啦”

    甘德石申惊讶的睁开眼睛,相互对视有顷,竟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楚宣王已经烦躁不安的站了起来,“我大楚国,尚被中原视为蛮夷。那秦国,分明比楚国还差老远啦这上天倒玄妙得紧,本王,如何信得啦”

    “上天授权,唯德是亲。”甘德淡漠微笑。

    石申却是眉头微微皱起,“楚王尚有不知,荧惑暗淡不明,躁急促疾,长悬列宿之上。分野之国,当惕厉自省也。”

    “如何”楚宣王又是一惊,“荧惑暗淡啦列宿之上那不快要荧惑守心了上天哪上天,芈良夫敬你有加,你为何忒般无情啦”

    石申:“荧惑暗淡久矣,非今夜之象。若非楚王敬天,本不当讲。”

    “天机悠远,不可尽察。或我等未能尽窥堂奥,也未可知。言尽于此,愿王自图之。”甘德说着已经站起,一拱手,“我等告辞了。”

    石申大笑起来,“然也然也,或未能尽窥堂奥也。告辞。”

    楚宣王心乱如麻,挥手道:“江乙大夫,代本王送两位先生吧。赏赐千金。”待两人出得石门,芈良夫山一般的身躯再也支撑不了烦躁劳累和失望的空洞,呼呼大喘着将自己摊在了冰凉的石板地上。

    荆山观星台下来,楚宣王就象霜打了的秋菜一般,蔫得一句话也懒得说。江乙回来禀报说,甘德、石申两位高人已经走了,楚宣王才惊讶的推开了打扇的侍女,“如何便走啦不是说好的做天大夫啦”江乙苦笑道:“两位高人不屑做官,臣实在挽留不住。大王,得另谋良策才是呢。”“上天都给谋过啦,我能谋过天么”楚宣王愁眉苦脸的挥挥手,“江乙啊,你说这上天也是没谱儿,如何秦国便要大出,本王如何信他啦”江乙看着楚宣王,却是不说话。

    “说呀,你信不信啦”

    “大王,容臣下直言。”黑瘦短小的江乙在肥白硕大的楚宣王面前却是没有萎顿,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在黝黑的瘦脸上分外活跃,一拱手道:“臣以为,天象之说,素来是信则有之,不信则无。若天象对我有利,我可用之以振民心。若天象对我不利,我则可置之度外。儒家孔丘就从来不涉怪力乱神,只是尽人事而已。若大王这般笃信,岂非大大辜负了芈氏祖宗”

    楚宣王眯着眼睛,打量了江乙好大一会儿没说话。他本来也实在不想相信这两个糟老头儿透露的“天机”,但却总觉得老大沮丧。江乙这一番话倒真对他的胃口,但又觉得缺点儿什么,想想问道:“如你所言,先祖有非天举动啦”

    “正是。”江乙显得深思熟虑,“先祖庄王,问鼎中原,向天命发难,反成一代霸业。往前说,武王伐纣,老姜尚踏碎太庙里的占卜龟甲,天做雷电风雨,老姜尚却对武王大喝,吊民伐罪,何须问此等腐朽之物武王从之,大举发兵,一举灭商。往近说,郑庄公射天,反成春秋第一霸主。臣日前在齐国时听说,稷下学宫后起名士荀况在论战中大呼,天行有常,不为桀存,不为纣亡已经轰动齐国了。我王何须为区区彗星灭了志气当谋良策,尽人事,以振兴楚国。”

    “啊哈哈哈哈哈哈说得好啦”楚宣王一阵大笑,竟是大为振作,“就是啦,要说变法,也是我大楚早啦。那时侯,秦国还在睡大觉啦”

    “我王所言甚是。先祖悼王用吴起变法,威震中原,无敢犯楚。我王当重振雄风”

    “好啦”楚宣王推开两名打扇侍女,肥大的身躯摇晃着站了起来,仿佛在江乙的头顶俯视一般,“江乙,本王册封你为上卿啦。即刻回府准备,办理官印文书。晚上进宫啦,本王要委你重大国务,振兴大楚啦”

    江乙振奋了,激动的深深一躬,“臣纵肝脑涂地,亦当报效楚国”

    按照传统,楚国的上卿是令尹丞相的辅政助理大臣,职爵显赫。楚国目下没有令尹,由执圭景授代理主政。江乙若为上卿,自然必是主政大臣。多年来,江乙多在中原出使,熟悉中原战国的变法势头,一直想上书楚王在出国进行第二次变法,真正的振兴楚国。可惜,江乙一直淹没在为楚王一个又一个奇妙计策奔波的忙碌中,竟无暇认真的与楚王商讨一次国事。这次借楚王对天象惶惑之际,江乙坦率进言,尚未涉及第二次变法的大计,楚王便晋升他为上卿,岂非大大的好兆头一旦赴任上卿,江乙决意立即推行第二次变法的主张,使楚国强大,自己也成为变法名臣。一路上江乙都很激动,想着晚上如何对楚王陈述自己思虑日久的变法大计,竟是心潮起伏不能自已。猛然想到楚王让自己办好官印文书的事儿,方才急匆匆赶到主政大臣景授府中,宣了王命,领了大印并办理了一应仪仗护卫等事宜,便急匆匆回府。楚国有四大世族,屈、景、昭、项。这景授便是景氏家族的族领兼楚国主政大臣,与江乙一般干瘦,却是须发霜雪的一个老人了。见江乙精神勃发疾步匆匆的样子,竟大是好笑,悠然揶揄道:“上卿啊,走稳了,楚国山多崎岖,小心闪了腰啦。”江乙记得自己好象笑了笑,回答的也还得体,“不劳执圭挂心,是山是水,江乙都晓得呢。”谁想那景授竟摇头大笑,“当真啦那吴起当年也这样说,后来呢啊哈哈哈哈哈”

    江乙的心,不禁猛然沉了一下。

    三十多年前,吴起逃出魏国,楚悼王正在苦苦寻觅大才,立即将吴起接到楚国,拜为令尹,总揽军政大权,谋划实行变法。在楚悼王的全力支持下,吴起开始雷厉风行的在楚国推行变法,实行了四道新法令:第一,世袭祖先爵禄封地已经三世者,一律收回封地,罢黜爵位。仅这一道法令的推行,便使楚国直属国府的耕地增加了数百万亩,纳税农户增加了十万。这道法令没有涉及屈、景、昭、项四大世族的嫡系家族,更没有涉及王室部族,所以进展的尚算顺利。

    第二,裁汰冗官。楚国世族盘根错节,贵族子弟人皆有爵,官府吏员人浮于事者十有六七。这些“大人”们无所事事,日每除了狩猎、豪饮、聚赌、猎艳,便是聚在一起挑剔国中是非,但有能员实干者,便从这些“大人”们口中生出无数匪夷所思的流言蜚语。过不了多少日子,这个能员也就准定偃旗息鼓,否则便连爵禄也没有了。吴起当政,对这些冗官狠狠裁减,几乎将贵族子弟的绝大部分赶回了他们的庄园,使他们成为“白身贵族”。仅这一项节余的费用,就使全部留任官员的俸禄绰绰有余更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官场无事生非的恶习,楚国朝野顿时整肃起来。

    第三,明法审令,整顿民治。当时楚国的治理极为混乱,国府直辖的县很少,大部分国土都是贵族的世袭封地,许多庶民隶农都依附在贵族的封地,成为私家农户。还有很大一部分山地盆地,属于更为蛮荒的山地部族“自领”。楚国的法令政令,对封地与“自领”地几乎没有任何效力。楚国实际上是一个“诸侯”同盟邦国,看起来很大,实际上所能积聚的力量却很小。面对如此乱象,吴起的重大行动是:对保留的贵族嫡系的封地,实行治权赋税分离的法令,对民治权与少部分赋税归于官府,大部分赋税归贵族领主。此所谓明法,官府治民,贵族受税。对于自领自治的山地部族,则与其分权全部军权与赋税的一半归王室官府,治权与赋税一半归部族,部族治权的法令必须经过王室官府的审查准许方得通行。此所谓审令。另外一个重要法令是,限定贵族必须将荒无人烟的土地开垦出来,而且必须吸引移民进去耕耘此所谓“令贵人实空虚之地”。上述法令一经强力推行,楚国王室权力大增,赋税大增,直辖民户大增。楚国在那六年多的时间里,确实是生机勃勃。

    第四,整顿军制,训练新军。当时,楚国的军制与秦国的军制相差无几,都停留在春秋时期的老兵车传统上,战力极弱,对经常骚扰楚国的岭南百越部族都无能为力。吴起本是战无不胜的卓越统帅,对整军经武大是行家里手。他将收回封地的赋税与裁减冗员的节余,全部用于新军经费,大量招募“战斗之士”,一年内便训练出了一支八万人的精锐新军

    第三年,新军练成,国力大增,吴起开始了对外作战。象在魏国一样,吴起采取了“先内后外”的谋略。第一步,吴起亲率精悍的轻装步兵三万,开进岭南与百越部族展开了山地战,一年内大小十战,全部大胜,平定了百越部族,消除了长期危害楚国的心腹大患。第二步,吴起亲率步骑混编的精锐四万,对苍梧大山今湖南广西一带尚未臣服的庙蛮部族发动进攻,半年之内,全部收服庙蛮部族。第三步,吴起统帅全部精锐战吞并了蔡国,再战吞并了陈国,使楚国势力骤然扩张到淮水以北,直与韩国魏国遥遥相望在此之前,楚国的领土势力一直在淮水以南涨涨缩缩,富庶文明的淮水以北一直是传统的中原势力范围。吴起一举消灭陈蔡两国,使楚国触角骤然伸进中原腹心,最感威胁的就是三晋魏赵韩三国。于是,三晋联兵,与吴起大军在淮北展开激战,两场大战,吴起全面击溃三晋联军,楚国大胜从此,楚国才在淮北站稳了脚跟。

    可是,就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做了二十一年国君的楚悼王死了

    江乙记得很清楚,当时吴起正在淮北安抚地方民治,尚未回到郢都。对郢都贵族势力的密谋竟是一无所知。及至吴起接到噩耗,匆匆只身赶回郢都奔丧,阴谋已经天罗地网般罩住了吴起。那时侯江乙还只是个被夺爵禄的少年士子,只能在王宫外祭奠,当他看到急匆匆赶来的一支又一支贵族家兵时,他惊恐的睁大了眼睛,竟忽发奇想,悄悄挤进了贵族的祭奠行列进得大殿,他发现沉沉帷幕后面竟站满了一排一排的弓箭手身穿麻衣重孝的贵族大臣们也都暗藏着弯弯的吴钩短剑楚悼王的尸体摆在大殿中央的长大木台上,祭奠完毕就要入殓归棺了。按照楚国丧葬礼仪,太子芈臧已经在父王逝世当日解国守灵,不再预闻国事。此刻,太子是麻衣重孝,跪在遗体台前哀哀哭嚎,两位年轻的王室子弟站在太子身后护持,眼睛却不断的瞟来瞟去。

    丧葬哀乐呜呜咽咽的奏了起来,王室嫡系宗亲的元老大臣们先行一一祭奠完毕,又都整齐的跪在太子身后丈余处守灵了。按照爵位次序,下来就是令尹大将军吴起祭奠,再下来就是屈、景、昭、项四大世族的元老大臣祭奠。就在吴起沉重缓慢的走向楚悼王遗体时,江乙听到了贵族群中一声苍老尖锐的哭嚎突然响起“大王何去兮”随着尖锐哭嚎,太子身后的两位贵族卫士猛然扶起太子,回身便钻进了帷幕之后就在这刹那之间,帷幕唰啦啦拉开,弓箭手的长箭便急雨般向吴起飞来

    吴起正在悲痛之中,眼睛只看着楚悼王遗体向前,怎能料到如此巨变突闻异动回过身来,已经是连中三箭那时侯,江乙清楚的看见吴起高声呼喊着“楚王变法休矣”便踉踉跄跄的冲到楚悼王遗体前,紧紧抱着楚悼王的遗体放声大哭对吴起恐惧已极的贵族们此刻已经完全疯狂,一片声高喊:“射杀吴起射杀吴起”贵族家兵们本来就不是战场厮杀的军队,箭术平平,又在慌乱之中,一阵狂乱猛射,竟将吴起与楚悼王的遗体射成了刺猬一般,长箭纠葛,竟是无法分开

    大乱之后,楚悼王的葬礼竟是迟迟无法进行。太医们愁眉苦脸的折腾了三天,竟还是无法分开楚悼王与吴起的尸体,若要分开,便得零刀碎割太子芈臧通彻心脾,觉得这是楚国的奇耻大辱。愤怒之下,芈臧下令追封吴起为安国君,将父王与吴起合葬了事。三月之后,太子即位称王,这便是楚肃王。一即位楚肃王便秘密筹划,将吴起训练的举捕获参与叛乱的七十三家贵族大臣的家族两千余口,以“毁灭王尸,叛逆作乱”的罪名,竟将两千余口贵族一次全部斩首

    那是楚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屠杀,江乙记得自己从刑场回来,呕吐得三天都没能吃饭。他对吴起佩服景仰极了一个人能在那么紧急的时候想出那么高妙的主意,竟在死后使仇敌全数覆没,这种智慧当真是难以企及。是啊,吴起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大将,生具应对仓促巨变的天赋。仓促之间便立即清楚,自己手无寸铁,纵逃出箭雨,也逃不出殿外伏兵追杀,当是必死无疑,能做的也只有将阴谋家卷进来,使他们与自己同归于尽,自己便也得以复仇。

    吴起的复仇愿望实现了。可是,楚国的变法却夭折了。从那以后,谁也没觉得有什么急风暴雨,楚国就渐渐的不知不觉的回到老路上去了。江乙始终没有想明白,楚国究竟是如何退回去的性格阴沉的楚肃王,郁郁寡欢的做了十一年国王,便又死了,连儿子都没有。贵族们便力保他的小弟弟芈良夫做了国王,便是目下的这个楚王。这位楚王倒是心思聪敏,即位快二十年了,肥硕的头脑里奇思妙想不断,可就是国势一无进展,也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就说三个月前吧,突然要江乙不惜重金,寻觅甘德石申两位星象高士。好容易找来了,说好的要册封人家为“天大夫”辅政,可一观星象不合胃口,竟然又不理睬两位高士了。让江乙好生斡旋,才保住了楚国的体面。

    今日,楚王又突现振作,册封自己为上卿辅政,而且要自己晚上进宫议事江乙总觉得楚王要做的是一件大事,该当是让自己主政变法。可是,以往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又使他心里很不塌实,很怕楚王又想出一个什么“奇计妙策”,让他去做徒劳的奔波驰驱。

    忐忑不安的忙到暮色降临,江乙匆匆安排了几件事,便匆匆的进宫了。

    楚宣王正在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挺着肥大的身躯躺卧在特制的一张落地大木榻上,听几个舞女在扭着混混沌沌不知名的舞曲。听得江乙参见的报号,竟霍然坐起,将两个打扇侍女吓得竟尖叫一声丢了大扇。楚宣王生气的呵斥道:“蠢啦下去”两个侍女一叩头便连忙碎步疾行去了。楚宣王破例的向江乙招手,呵呵笑着拍拍木榻道:“上卿,过来,这里坐啦。”江乙走过去坐在了楚宣王旁边。纵是这木榻长大,江乙离楚宣王还有两三尺距离,也立即感到了一股热烘烘的汗味儿弥漫扑来,若非心中兴奋紧张,还真难以忍受。

    “哎呀上卿,再过来啦,这是大计密谈。哎,是啦是啦,听我说”楚宣王的声音突然低了。听着听着,江乙的心却是越来越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胸口一阵憋闷,便软软的倒在了楚宣王肥大的脚上

    三天之后,一队甲士簇拥着一辆青铜轺车驶出郢都,六尺车盖下的玉冠使者却正是江乙。这次特使他实在不想做,却又不能不做。

    楚宣王芈良夫又有了一个天赐奇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