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吕氏新政 第四节 岁首突拜相 亲疏尽释怀  大秦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吕氏新政 第四节 岁首突拜相 亲疏尽释怀第(1/2)页
朝会之后一个月,便是秦国岁首。

    自夏有历法,古人对一年十二个月的划分便确定了下来。到了战国之世,一年已经被精确到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然则,十二个月中究竟哪个月是一年的开端即被称为正月的岁首,各代各国却是不同。历法史有“三正”之说,说得便是夏商周三代的岁首各不相同:夏正月为一月,商正月为十二月,周正月为十一月。春秋战国之世礼崩乐坏,各国背离周制,开始了自选岁首的国别纪年。譬如齐宋两国便回复商制,将丑月十二月作为正月;而作为周室宗亲的最大诸侯国晋国,则依然采取周制,将十一月奉为正月。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则各有不同:魏韩为殷商故地,如齐,取商制,十二月为正月;赵国为夏故地,取夏制,一月为正月。秦国虽非周室宗亲诸侯,然作为东周开国诸侯,直接承袭周部族的发祥之地,以致周人秦人皆有“周秦同源”之说,是故自立国春秋之世便一直承袭周制历法,十一月为岁首。后来,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建制,颁行了新创的颛顼历,十月定为岁首。这是后话。

    就实而论,“岁首”并无天象推演的历法意义。也就是说,各国岁首不同,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一年长短的划分不同。无论何月做岁首,一年都是十二个月。岁首之意义,在于各国基于不同的耕耘传统、生活习俗与其他种种原因,而做的一种特异纪年。用今日观念考量,可视为一种人为的国别文明纪年。譬如后世以九月作为“学年”开端,以七月作为“会计年度”开端一样,只有“专业”的意义,而没有历法的意义。

    岁首之要,在除旧布新。这个“新”,因了“旧”的不同而年年不同。

    去岁秦国之旧,在于连葬两王,新君朝会又无功而散,新朝诸事似乎被这个寒冷的冬天冰封了,临近岁首竟还没有开张之象。惟其如此,朝野都在纷纷议论,都在揣测中等待着那道启岁的诏书。其时秦国民议之风虽不如山东六国那般毫无顾忌,却也比后世好过了不知多少倍。新朝会议政的方方面面,早已经通过大臣门客六国商旅郡县吏员城乡亲朋,传遍了咸阳市井,传遍了村社山乡。所有消息中最使人怦然心动的,便是顾命大臣吕不韦的“宽政济秦法”说朝如此,野如此,臣如此,民如此,咸阳王城如此,山东六国亦如此。

    在秦人心目中,秦法行之百年,使国强使民富使俗正,且牢固得已经成了一种传统,便是聚相私议,也绝无一人说秦法不好。但闻山东人士指斥秦法,老秦人从来都是愤愤然异口同声地痛骂六国,毫不掩饰地对秦法大加颂扬,几乎从来没有过例外。这次却是奇也,老秦人听到有大臣在朝会公然主张“宽政济秦法”,心下竟不禁怦然大动第一次对非议秦法者保持了罕见的长久的沉默,竟莫名其妙地弥漫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惶惶然来。咸阳王城一个月没有动静,这种惶惶然便化成了各种流言流淌开来。有人说,太后与阳泉君逼新君拜蔡泽为相,上将军蒙骜与驷车庶长及一班老卿臣极力反对,新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丞相大印极有可能佩在纲成君腰上有人说,吕不韦非议秦政是硬伤,能继续做太子傅已经是托天之福了,根本不可能做开府丞相更有惊人消息说,吕不韦销声匿迹,实则已经被阳泉君指使黑冰台中的芈氏剑士刺杀了也有人说,想杀吕不韦没那么容易,吕不韦早已经逃离秦国了。然则不管人们交相传播何种新消息,议论罢了总是要纷纷叹息一阵,这个吕不韦呵,还真是可惜了也

    在山东六国,当商旅义报与斥候专使从各个途径印证了消息的真实,并普天下播撒得纷纷扬扬时,六国都城先是幸灾乐祸,继而便是莫名困惑。幸灾乐祸者,虎狼秦国真暴政也,终于连他们自己人也不能容忍了秦国自诩变法最为深彻,强国之道堪为天下师,连稷下学宫的荀子等名士们都曾经喊出过“师秦治秦,六国可存”,如今呢嘿嘿,只怕秦国在道义上要大打折扣了儒家说苛政猛于虎。如今这恶名肯定是坐实秦国了,秦人赖以昂昂蔑视六国的秦法秦政还值得一提么就实说,山东六国的变法也一直没有终止过。然自秦国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并对山东形成强大威慑,六国便始终以“暴政”说攻讦秦国,无论六国如何在曾经的变法甚至比秦国手段还要酷烈,以及在后来的变法中竭力仿效秦国,前者譬如齐威王大鼎烹煮恶吏以整肃吏治,韩国申不害当殿诛杀旧贵族,后者譬如赵武灵王以胡服骑射之名全面变法,除了保留实封制,几乎无一不效法秦国变法;然则宣示于世,则大昌其为仁政爱民之变法,竭力与秦国的暴政拉开距离。也就是说,在六国舆论中,虽同是变法,秦国却是变法之异类,是大大违背王道仁政的苛虐暴政,只有六国变法才是天下正道,是天道王道之精义说则说,真正的天道王道老是较量不过暴政,更兼王道之国官场腐败内乱连连庶民叫苦不迭,暴政之国却是清明稳定朝野无怨声,长此以往,六国也渐渐暗自气馁了。不期此时秦国竟有新贵大臣在朝会公然非议秦政,六国君臣如何不惊喜过望有此佐证,六国在道义上便可以大大的扬眉吐气,对内对外皆可昂昂然说话了有此开端,反秦声浪便会重新卷起,六国合纵何愁不能重立如此这般一番推演,六国都城自然大大活泛了起来。然则,六国君臣又是莫名困惑,素来不容非议秦法秦政的暴虐秦人,如何既没杀这个吕不韦也不用这个吕不韦咄咄怪事

    一时议论蜂起,魏国便派出特使与赵楚齐三国秘密商议,四大国分别以不同形式到咸阳“秘密”策动吕不韦出关拜相,做苏秦一般的六国丞相随着各色特使车马在大雪飞扬的窝冬期进入咸阳,尚商坊的六国大商们便流传出了一股弥漫天下的议论:秦国不容王道之臣,六国求贤若渴,相位虚席以待大贤

    骤然之间,与吕不韦相关的种种传闻便成了天下议论的中心。

    此时的吕不韦,却静静地蜗居在城南庄园,不入朝,不走动,不见客,只埋首书房,竟是当真窝冬了。各种流言经几位老执事们淙淙流到吕庄,吕不韦也只是听听而已,淡漠得令执事们大是困惑。一日西门老总事来报,近日山东士商多来拜访,均被他挡回;今日却来了尚商坊的魏赵齐楚四国大商,说是专程前来要了结那年商战的几件余事,已在门外守侯竟日,实在难以拒绝。吕不韦淡淡笑道:“老总事只去说,吕不韦不识时务铁心事秦,虽罪亦安,说之无益也。”西门老总事颇是惊诧:“他等确是原先那班大商,不是六国密使也”吕不韦笑道:“春秋战国之世,几曾有过不与国事的大商老总事只去说便了,不要受他任何信件。”西门老总事惶惶去了,片时回转,说大商们闻言一阵愕然默然,竟自回去了,猗顿氏要留下一信,他婉辞拒绝了。自此门户清净,山东客再无一人登门。

    眼看岁首将临,这日暮色时分西门老总事又匆匆进了书房,说上将军府的家老求见。“不见。”吕不韦思忖片刻一摆手,“你只去说,吕氏之事与老将军无涉。”西门老总事匆匆出门片刻回来,说蒙氏家老只留下一句话,要先生务须保重,便走了。吕不韦淡淡一笑,便又埋首书案去了。入夜大雪纷飞天地茫茫,吕庄书房的灯光却一直亮着。

    “先生,有客夜访。”

    “几多时辰了”吕不韦看看神色紧张的西门老总事,也有几分惊讶。

    “子时三刻。”

    “没有报名”

    “蒙面不名,多有蹊跷。”

    “请他进来。”

    “非常之期,容老朽稍做部署。”

    “无须了。”吕不韦摇摇手笑了,“若是刺客,便是民心,民要我死,便当该死。”

    “先生错也”随着粗沙生硬的声音,厅门已经无声滑开,一股寒气卷着一个斗篷蒙面的黑色身影突兀伫立在了大屏之前,“安知官府王城不要足下性命”

    “足下差矣”吕不韦起身离开书案便笑了,“我有非秦之嫌,秦王要我死,明正典刑正可安国护法,何用足下弄巧成拙也”

    “先生见识果然不差”蒙面人双手交叉长剑抱在胸前,“在下敢问:秦王若怕负恩之名,不愿依法杀你,而宁愿先生无名暴病而亡,岂非可能之事”

    “足下之谬,令人喷饭也”吕不韦朗声大笑,“负恩之说,岂是秦法之论商君有言: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此谓功不损刑,善不亏法执法负恩,六国王道之说,儒家仁政之论而已秦人若有此说,岂非狗尾续貂也”

    “自己可笑,反笑别人,先生不觉滑稽么”

    “愿闻指教。”

    “朝堂之上,先生公然以王道之论非议秦法,非议商君,主张宽政以济秦法。今日之论,却是秉持商君而驳斥王道,驳斥仁政。前持矛而后持盾,不亦可笑乎”

    “足下有心人也”吕不韦慨然拱手,“雪夜做访客,请入座叙谈。”

    “先生有得说便说,毋得说在下便要做事了。”蒙面人冷冰冰伫立不动。

    “既然如此,且听我答你之说。”吕不韦不温不火侃侃而论,“我非秦法,惟非秦法之缺失,而非非秦法之根本。我非秦政,惟非秦政之弊端,而非非秦政之根基。我非商君,惟非商君之偏颇,而非非商君之大道。朝堂之论,吕不韦非其缺失也。今日之论,吕不韦护其根本也。我持宽政,乃就事论事之宽,譬如有灾当救,譬如有冤必平。惟其如此,秦法秦政方能拾遗补缺日臻完善,使秦终成泱泱大国。而王道儒家之仁政,却是本体仁政,是回复井田礼制之仁政,与吕不韦所持之济秦宽政,何至霄壤之别也朝堂之论,吕不韦秉持之宽政,正是以秦法为本之宽政。今日之论,吕不韦驳斥王道仁政,却是复辟井田礼制之本体仁政。子说之矛非我矛,子说之盾亦非我盾。我既无子说之矛,亦无子说之盾,何来自相矛盾耳”

    蒙面人冷冷一笑:“先生此说,似乎与天下传言大相径庭。”

    “足下是说,传言若不认可,吕不韦便非吕不韦了”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足下当真滑稽也”吕不韦明锐的目光盯住了蒙面人,骤然哈哈大笑,转而肃然正色,“听群众议论而治国,国危无日矣军有金鼓而一,国有法令而一。一则治,两则乱。王者不二执一,而万物正焉赖众口流言而鉴人辨事,未尝闻也不足论也”

    蒙面人默然良久,突然一拱手便大步去了。西门老总事疾步跟出门廊,院中惟有大雪飞扬,黑衣人已是踪迹皆无披着一身雪花,西门老总事进得书房低声道:“此人方才举步出门,身形颇是眼熟”吕不韦摇头笑道:“倒是没看出。”西门老总事道:“会不会是蒙武将军”吕不韦道:“似乎不象。蒙武将军敦厚阔达,当无此等谈吐。”“怪也怪也”西门老总事嘟哝着,“如何老朽总觉眼熟,却是想不起来”吕不韦道:“想起来又能如何最好永远想不起来。”“啊啊啊”西门老总事恍然笑了,“大雪下得茫茫白,老朽也是茫茫然也想想也想不起来了。”吕不韦笑着一拱手道:“天亮便是岁首,不韦先为老总事耳顺之年贺寿了”西门老总事忙不迭一个还礼:“老朽倒是忘了,岁首先生便是四十整寿,老朽也先行贺了老朽糊涂,老朽忙家宴去了。”兀自感叹着便摇了出去。

    漫天大雪中,秦人迎来了极为少见的开元岁首。

    开元岁首者,新君元年之岁首也。此等岁首之可贵,在于可遇不可求。多有国人活了一辈子,也没碰到过一次开元岁首。譬如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便只有即位第一年是开元岁首,其后五十余年几乎便是三代国人的戎马岁月,多少人死了,多少人生了,多少人老了,可依然没有遇到过一次开元之年。惟其如此,开元岁首历来被国人视为大吉之岁,愈是年来坎坷不顺,愈是要大大庆贺一番,图得便是四个字开元大吉

    天交四更,白茫茫的大咸阳便热闹了起来。所有官署店铺的灯火都亮了起来,大街小巷一片通明,飞扬的雪花悠悠然落下,街市如梦如幻。隆隆锵锵的金鼓之声四面炸开,大队火把擎着“开元大吉,龙飞九天”的红布大纛旗,引着驱邪镇魔的社火轰轰然涌上了长街。所有的沿街店铺都变成了踊跃接纳国人的酒肆,人们携带着备好的老酒锅盔大块酱牛羊肉,聚在任意一间店铺便痛饮起来呼喝起来品评着队队社火喝彩起来;喝得几碗浑身热辣辣地冒汗,便涌上长街在漫天飞扬的大雪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地喉唱起来舞动起来,店铺高楼便有无数的弦管埙篪伴着响彻全城的锺鼓吹奏起来,须臾之间,倾城重弦急管,满街慷慨悲歌,弥漫相和,老秦人便吼着悲怆的老歌快乐地癫狂在混沌天地

    五更刁斗从四门箭楼镗镗镗连绵敲响时,一队骑吏飞出咸阳内史官署奔向各条大道,一路举着官府令箭连声高喊:“国人听了,秦王决意拜吕不韦为开府丞相新政开元,振兴大秦”

    “新政开元振兴大秦”

    “秦王万岁丞相万岁”

    随着一声声宣呼,莫名癫狂地国人始则一时愣怔,继而便突然悟到了此刻的这道官府宣令意味着什么,顿时兴奋狂呼,万千人众的呐喊此起彼伏声动天地,整个咸阳犹如鼎沸

    当太子傅府的吏员冒着大雪赶到城南吕庄贺喜时,吕不韦还没接到诏书。吏员们惊讶得手足无措,正在与家人聚宴的吕不韦却哈哈大笑:“开元岁首,群众癫狂,何须当真也诸位既来便是佳宾,正做贺岁一饮,万事莫论夫人过来,你我共敬诸位一爵”一身红裙的陈渲笑盈盈对众人一礼,说声诸位岁首大吉,便双手捧起酒桶亲自给每人案前大爵斟满,方举起一爵与吕不韦一起道:“岁首大吉干”便一饮而尽。吏员们你看我我看你,饮得一大爵下肚,却是人人缄口。吕不韦却浑然无觉谈笑风生,不断问起吏员们的家人家事,分明一个慈和的兄长一般。

    “大人若欲离秦,老吏甘愿终身追随”主书吏突然扑拜在地。


第九章 吕氏新政 第四节 岁首突拜相 亲疏尽释怀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