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再回上青林(四)第(2/2)页
素养提醒他,领导忙正事的时候,秘书应该考虑什么,该做什么。
侯卫东想了一下,从他的内心来讲,很想在上青林场镇原来的宿舍住一晚,但是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一时摸不准,便交待了晏春平几句。晏春平心领神会地快步走进青林饭店,从总台要了一张名片,迅速退了回来。
等侯卫东上了车,晕春平又给曾宪刚耳语了几句,曾宪刚不住地点头。
安排妥当,几个人便开始了分头行动。
兴平村离新场镇不远,有晏春平的指路,很快来到了村前的石桥,侯卫东让韩明放慢了车速,降下车窗,凝神向外看,神色很是向往,当年的画面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大石坡下,李晶脱了鞋子,站清洌的河水中,就如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一边光脚踢着水,一边捡了河边的石块,作势要投侯卫东。
“狐狸精,你和儿子们现在怎么样,我好挂念你们。”侯卫东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联系李晶,想到李晶和大小丑丑,又想起了老场镇中被拆掉的粮库宿舍,他的心里有些惆怅。
又看了一会,侯卫东轻轻地说了句“走吧”,汽车便驶入了兴平村。
过了当年精工集团修建的石桥,旁边便是石坡鱼塘,也许时间刚过中午的关系,钓鱼和吃饭的人并不多。晏春平早就给侯卫东汇报过,这些年父亲晏道理一边做支书,一边开起了农家乐,倒也悠闲自在。
晏道理中午和几个钓友在鱼塘边喝了几杯,正在午休,听到院子里汽车的动静,以为又是哪个钓友过来,并没有动弹,晏春平原以为父亲会在鱼塘边忙碌,就没有提前打电话,看到父亲不在,便“砰砰砰”敲着门,正要张嘴大喊的时候,侯卫东微笑着进了屋。
“晏老哥,你好啊。”
晏道理迷迷糊糊醒过来,看到是侯卫东,怔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狠狠地瞪了晏春平一眼,一骨碌爬起来,慌忙下了床,道:“是侯书记啊,你怎么来了,你看看我,中午喝了几杯,失礼失礼啊。”又对一旁的晏春平骂道:“你个龟儿子,怎么也不事先打个电话,办得屌事,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给你侯叔倒茶”
他认识侯卫东时,侯卫东刚刚跳票当了副镇长,在侯卫东面前,晏道理是从来不称呼“侯大学,侯疯子”,尽管这些绰号他知道的清清楚楚,相反,他始终关注侯卫东的职务变化,在称呼上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
晏春平红了脸,不敢吭声,转身忙活去了。
侯卫东拉了晏道理的手,呵呵笑着,道:“晏老哥,春平大小也是个副县长了,手下管着几百个矿,几十万人,你不要老冲他吹胡子瞪眼哪。”又对晏春平道:“先别忙着倒水,先到车里把东西拿进来。”
晏道理将侯卫东硬按到上座,看到晏春平和韩明大包小包的拎了月饼和一堆礼品进来,又有些激动,侯卫东摆摆手,道:“老哥哥,这是我和小佳的一点心意,实在不成敬意,她去北京看孩子了,不然也要回来看看老哥的,她托我给你带好啊。”
一边说着,侯卫东打通了张小佳电话,说了几句,把电话递给了晏道理。
晏道理电话里连声道了谢,放下电话,又对晏春平喝斥道:“你个不成器的兔崽子,仲秋节前有没有去看你张姨没去我打断你的狗腿”唬得晏春平除了点头,一句话也不敢说,旁边的韩明幸灾乐祸地冲着晏春平挤眉弄眼。
见晏春平正搬了椅子准备在下首坐下,晏道理又是大吼一声:“我和你侯叔说话,哪有你听的份滚,带着韩师傅钓鱼去吧。”
等两人出了屋,侯卫东这才仔细打量了晏道理,看到他面色红润,身体硬朗,又看到房间里空调、冰箱一应俱全,略微放了些心,一老一少,便叙起了往事。
期间,两人的话题从修桥、筑路开始,谈到兴建条石场,自然免不了谈到李晶。
晏道理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以他的心思机灵,加上年龄阅历,当年就看出了侯卫东和李晶关系的不一般,但他从心底接受了侯卫东,对此也不以为然,反而多次警告晏春平,“就是侯卫东将来有个闪失,你也不能卖主求荣”。再加上刚刚又和张小佳通了电话,知道两口子感情不错,所以每当两人不可避免地谈到李晶时,晏道理并不询问李晶现在的情况,以免让侯卫东尴尬。
两个小时后,两个依然谈兴不减,侯卫东看了看时间,道:“老哥哥,我这次回来,就是要看看青林的老伙计们,看看老哥哥们,晚上,在上青林高乡长家里聚聚,咱们再好好聊,一会儿你和我一起过去。”
晏道理聪明得很,反应也很快,道:“侯书记,今天是仲秋夜,我理解你的心情,晚上我就不留你了,上青林那边我过去也不太方便,这样,明天中午给我个机会如何,我抓几条鱼,咱哥们好好喝几杯。”
晏道理对侯卫东的佩服,除了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就是侯卫东的豪爽和酒量了。晏道理酒量不大,却向来喜欢在酒桌上发起战争,当年在张家馆子和侯卫东第一次喝酒,本想先下手为强,给侯卫东来个下马威,却让侯卫东一口半斤烈酒灌进去,吊了盐水不说,睡了六、七个小时才醒来,又睡了一天才能下地干活。
想起当年的情景,晏道理既兴奋又有些后怕,晚上就想打退堂鼓。
侯卫东笑道:“老哥哥,老弟我现在官身不由已,不敢说工作忙,但是我能支配的时间也不多,天天让你儿子给我排得满满的,不信你问问他,晚上还是你过来吧。”
晏道理就很有些成就感和自豪感,道:“侯书记,这样,你们先走,我把这里安排一下,晚饭前一定到”其实晏道理极爱面子,不愿意空手过去,故意晚走一会,是要准备带点东西过去。
送走了侯卫东,晏道理来到里屋。
里屋是晏春平几年来逢年过节给他捎回来的各种礼物,晏道理不值得乱用,不少东西都原封未动地放着。
扒拉了半天,烟酒糖茶倒是不少,晏道理都没有相中,忽然看到最下面有一个很精致的小盒,包装很漂亮,却没有礼品的名字。
他试着打开看了看,里面还有一层包装纸,再打开一看,晏道理“啊”地一声,脸色大变,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久久没有动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