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8章 面授机宜  侯卫东官场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8章 面授机宜第(2/2)页
争扶正。虽然秘书长也是正处级,但却是最接近副市级的岗位,即便解决不了副市长,将来也一定能解决人大政协副职。

    他也曾想过找侯卫东谈谈想法,二人同是93年益杨公招生,差距却越来越大,加上他副处正处本身就是侯卫东运作的结果,没有合适的理由和机会,还真不好意思专程过来再谈个人事情。

    接到楚飞电话,他一直在琢磨侯卫东召唤是什么任务,暗自下决心,无论有多大困难,也一定要完成任务。

    再见侯卫东,任林渡已经不敢拿出同期毕业生的神态了,毕恭毕敬地道:“侯书记,有什么吩咐,请指示。”

    侯卫东哈哈一笑:“林渡,咱俩之间别说什么吩咐不吩咐,找你过来,是要商量个半公半私的事。”

    侯卫东有个特点,到北京去的机会很多,但是除了公务,极少给驻京办安排私事。

    任林渡听到侯卫东这么说,更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林渡,是这样,你知道我从益杨上青林出来,和那里有些感情,前几天我回去了一趟,发现老百姓依然很穷。我让春平搞了个调研,上青林茶叶资源丰富,质量上乘,就是生产规模小而分散。”

    “所以,我有个想法,想把茶产业做大做强,你路子广,看看能否引进一家大型企业来运作。 ”侯卫东侃侃而谈。

    听到是这样一个任务,任林渡心里有了底。

    他稍微想了一下,很自信地道:“侯书记,这个任务交给我,你就放心吧。我和福建驻京办的人很熟悉,明天我就进京和他们联系,争取尽快促成一家企业过来考察。”

    尽管知道任林渡的一些小毛病,但是侯卫东相信,在这件事上,任林渡不敢乱来。

    他又对二人交待道:“春平刚搞了调研,你把情况单独和任秘书长再沟通一下,林渡,你要把握一点,挑选企业标准要高,宁缺毋滥,上青林经不起折腾,要争取一次成功。”

    “确定好企业,你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上青林小学的铁柄生校长是炒茶的好手,到时候你可以联系他,有可能的话,请铁柄生校长担任副厂长,抓生产。”

    等任林渡、晏春平两人离开办公室,侯卫东接着打了曾宪刚电话:“宪刚,上青林的事有些眉目,准备建一个茶厂,另外,我考虑,上青林的风干鸡也是很好的资源,就由咱俩出资,建个食品加工厂如何”

    “好,没问题。”曾宪刚对侯卫东的话向来不打折扣,他接着道:“卫东,你就不要出资了,资金的问题我来解决,200万怎么样”

    “不管多少,我都要出一部分,否则我心里不安。另外,我的意思,建食品加工厂咱俩都不要出面。”

    侯卫东想了一下,道:“农村致富关键在造血而不是输血,建食品厂必须要让上青林几个村的干部身上有责任。你还记得青林粮店的老邢吧,他后来搞了沙州印象饭店,很有经营头脑,他的儿子邢兵现在岭西开了分店,你可以和邢兵接触一下,请他出面。一切准备就绪后,你通知独石村江上山、尖山村唐桂元、望日村贺合全,让他们组织三个村的百姓出资入股,风险共担。”

    他用商量的口气,最后对曾宪刚道:“宪刚,你我都是上青林出来的,帮助上青林的发展责无旁贷,我的意思,将来食品厂赢了利,咱们一分不要,全部留给上青林,等企业发展正常了,把本收回来就行。

    曾宪刚一口答应。

    当天晚上,侯卫东给张小佳打了电话,说了准备出资上青林食品公司的想法,小佳道:“老公,我知道你对上青林有感情,这事我没有意见,只是目前咱们没有太多的现金,慧慧花钱又多,你打算投入多少”

    侯卫东很干脆地道:“至少50万吧,其余的让宪刚先补上。”

    小佳有些吃惊:“这么多咱们哪里有这么多啊。”她手里其实有1400万炒股的赢利,但是绝对不敢让侯卫东知道。

    侯卫东考虑了一下,又道:“小佳,如果你没意见,我准备把沙州新月楼咱们过去那套房处理掉,估计能有80万左右。”

    小佳虽然有些舍不得,但她拥有股票赢利,知道反对也没有用,但叹息了几声,点了头。

    这两件事情安排下去,侯卫东心情大好。

    辩证法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必须有一对矛盾体,这样互相牵制,互相吸引。除非矛盾的一方没了,另一方才会自动消失。

    侯卫东这里顺风顺水,有人却在故意制造事端。

    晏春平的上位,虽是常委会票决的结果,却引来一个人的愤愤不平。

    这个人,就是茂云公安局的法制科长王兵。

    开始听说晏春平成为东湘县长候选人的时候,王兵并不吃惊,“侯卫东一向喜欢重用身边的人,这一点,从我给他做司机时是这样,到了益杨、沙州,成津,一直还是这样。什么鸡巴三选人,什么狗屁常委票决,还不是看他一个人的脸色”

    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刺激了他的神经。

    王齐接任茂云公安局长以后,一直相当低调,从不显山露水,更没有搞新官上任三把火,除了必要的会议上露露面外,几乎不在公众场合上出现。

    他只是召集局长们开了会,明确宣布原来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不变、副局长们的分工不变,自己则一头扎到基层派出所,一跑就是一个多月,此举甚至得到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俊的好评,多次向省委政法委书记郑少良提及。

    早在9月份,公安局分管后勤的副局长马长有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由于闻李大案后,公安局班子本来人数就不多,现在只有李立新、郭大可两位,直属支队中,现任交警支队长孙岩副处级多年,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王齐便有意将其推荐转任副局长,另外选派一位交警支队长,同时一并调整一批干部。

    政治部制定了方案,王齐报给了李俊。

    李俊没有从事干部工作的经验,加上对王齐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没有仔细琢磨,便提笔签了“同意,报组织部审批”。

    方案中,关于人选条件“从现任交警副支队长和基层符合条件干部中选拔”的一句话,将王兵挡在了竞争队伍的门外。

    王兵曾经担任过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这次机会自然不想错过,但是看到选拔条件,他当时就黑了脸。

    考虑再三,他敲开了李俊办公室的大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