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乔家运财  一代天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乔家运财第(2/2)页
“靠我阿财是胡言乱语的人吗”

    乔运财指着前后左右的女生给赵恒看,继而抛出他考察来的结论补充:“我在接待点故意逗留了三小时,先后见到四辆大巴载着新生回学校,其中八成是来自外地女生,像你我这样的带把汉子实在屈指可数。”

    “你想啊,华海大学是什么学校”

    乔运财神情变得肃穆起来,声线平缓而出:“地方学校,华海市照顾本地居民子女设立的学校,进入里面的七成是本地生源,外地考生不过占三成,这已经是一个缺口,而留在华海读书的本地生大部分男生。”

    他拍拍赵恒的肩膀,意味深长一笑:“毕竟女生都比较认真读书,加上华海市富得流油,但凡成绩好点都出国了,所以进入华海大学的就多是本地男生了,如何平衡这个现象那就是让外地女生的比例增大。”

    “你别不相信,我敢断言我的推论经得起考验。”

    乔运财手指一抬叹息:“这华海市政府真是眷顾本地佬啊。”

    “不过也正常了谁叫东方雄在华海混过呢”

    赵恒听着乔运财的推论久久无语,倒不是他觉得乔运财胡说震惊了,他此时居然在乔运财脸上看不到一丝玩笑一丝胡闹,有的只有“理想主义者”才拥有的坚毅认真光芒,让人不敢胡乱质疑。

    而且乔运财只凭外地考生的男女悬殊比例,就推测出华海大学的居心叵测,赵恒心中断定眼前这个土财主非同凡响,只要给他一个发挥空间将来必能够成为厉害的人物,很有可能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华西老财。

    赵恒为了验证乔运财的推算,掏出手机调看了华海大学最近五年的外地考生男女比例,扫视之下不由对乔运财萧然起敬,正如土财主所言,华海大学这五年的外地考生男女比例都维持三七,波动几近忽略不计。

    十个外地考生,七个女孩。

    乔运财探头过来扫视,见到手机数据嘿嘿一笑:“兄弟,我猜得没错吧华海大学就是狗日的皮条客,华海本地生都是高帅富,抢占女生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不过你我兄弟也不要沮丧,艺高胆大也能分点渣。”

    “找准目标就死缠烂打,不然,连个汤都没得喝。”

    赵恒这次是彻底的无语。

    华海大学,华海地方性学校。

    它的建立也就三十年时间,当年的建立是华国政府考虑华海位置重要性,为了照顾本地居民建立起来,可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贡献华海出力,所以每年录取分数线都比市外生低五十分以上,算是地方保护。

    而且事实证明华国政府决策正确,华海从当初一个无名之地迅速发展成国际都市,经济总量每年都高速叠加,十七年前华国对战边境六国时,华海更是无私支援了军方,物资几近占到当年战争后勤的三分之一。

    所以华海大学是国家一枚重棋。

    虽然全国各地都猛批华海大学的地方保护主义,但它依然无视舆论批判走自己的路,国家政府和华海权贵以强硬态度撑着这间大学正常运转,让华海本地居民子女尽量能够上大学,这措施间接留住了很多人才。

    东方雄也在华大混过,不过他现在资料全部变成了国家机密,没几个人能见到。

    而华海大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也从当初的两千名师生上升到三万名。

    一流设备,二流师资,三流学生这是外界对华海大学的评价,但即使百般讥嘲,却依然挡不住各地学生热情,一边骂一边报考,因为这里境况实在顶尖,无论教学硬件还是校园环境,华大都能排进全国前五。

    而且每个学生都有福利,每月学校补贴学生三百大洋餐费,逢年过节还有慰问品发放,奖学金更是多如牛毛,曾有学生四年读下来不仅没出一分钱学费,还赚了两万元,最重要是学生就业有本地企业帮忙消化。

    华海校长曾喊出宣言:让每一个毕业生都月薪过万

    放眼全国,这种优越也就只有华海一家。

    不过赵恒来华海大学虽然有雄心壮志,但却没有过于好高骛远,他想先在华海大学磨砺自己四年,充实自己人生之余也扩展人脉,他当然渴望出人头地拿下华海,但更懂得厚积薄发,没有底子的自信只是狂妄。

    报道总共三天,这是校方为了避免天过来,这样既可避免跟外地学生拥挤,也可在家多享受两天,而没根基的赵恒却只能选择早早报道,他要早点熟悉校园环境。

    微信关注”和阅读”,发送“免费”即享本书当日免费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