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4章 内务调查司  逆清184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 内务调查司第(2/2)页
在这件事上,他不准备再听其他人的意见,打算先独断专行了。

    “首先,在城内张贴通告,愿意投靠我们的清廷官员亦或者是候补官员,皆可根据才能和资历授予相应的实职,若是不愿意者,可以放其离粤北上,但是所有离开者只需携带一个包袱,总价值不得超过五两白银,所有银行、票号单据不得携带离去。人人都需要经过搜身,方可送走。”

    听到这里时,众人脸色顿时有些怪异,赵源这么做看似是放他们离开,可是却将他们都变成了穷光蛋,这么一来除了那些满清死忠,只怕其他人都会好好想一想。

    赵源不慌不忙地继续道:“其次,广州城内所有百姓、士绅、官员着,想要通过广州各城门外出,必须剪掉辫子,不得违制,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

    “这”

    当场便有人看出了其中的险恶,倘若想要离开广州,那么必须要剪掉辫子,而一旦剪掉辫子进入了清军控制区域,那就是妥妥的反贼啊到时候只怕没有死在复汉军的手上,反而死在了清军的手中,这一招倒显得有些毒辣阴损。

    赵源继续道:“自即日起成立内务调查司,执行内部情报调查工作,将直接接受本督的领导,首任调查司司长由罗广平担任;另外枢密院下成立军务调查司,专门负责军方和对外情报调查,首任军务调查司司长由陈锦耀担任,将对本督以及枢密院负责。”

    一听到这两个调查部门成立,众人顿时心中一紧,在他们看来,这不就是厂卫组织吗

    赵源看了一眼众人,解释道:“清廷在广州埋下了许多暗谍,他们时刻都想找到我们的弱点,甚至会试图行刺我们中的重要人物,因此内部的反谍工作必须要抓起来,广平过去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给与支持和理解。”

    赵源并不希望将内务调查司变成了前明时期的斗争工具,因此必须从一开始就将它的权限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采用罗广平担任此职位,也是因为他的背景相对而言更加独立,在广州不会涉及到太多的权力斗争。

    至于军情调查司的成立就显得比较正常,任何朝代都有类似的机构,而且主要工作体现在军事方面和对外方面,并不会那么敏感,由一直在赵源身边历练的陈锦耀担任就比较合适。

    至于陈锦耀担任军情调查司司长这一工作后,侍从室主任便由赵富贵担任,也算是赵源给身边老人的一些特殊照顾。

    听完赵源的安排后,潘正炜十分赞同,他补充道:“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咱们筛选出来的这些清廷死忠,一旦送回去以后,到时候道光皇帝怎么处置他们,也是一件麻烦事,搞不好就会烫了手。”

    卢继光皱眉道:“把这些大清朝的忠臣给道光送回去,难不成对道光来说还是一件坏事”

    “好与坏,那得看怎么说。”

    赵源自然明白潘正炜的意思,笑道:“若是杀了这些个大清朝的死忠们,倒是成全了他们的名声,可一旦把他们放归北边,到时候这些一无所有的大清死忠,道光是管还是不管,这一管得管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全广州加起来少说也有个上万人,道光就算想管,怕是也没那么多的钱来管。

    若是这些人到时候没有安顿好,全天下的大清死忠们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正所谓攻心之策,绝不是看一时之成效。

    “果然是妙计,妙计啊”

    伍崇曜脸上洋溢着热烈的笑容,他一想到这件事顿时心中就乐开了花。

    处理完这件事以后,行商们也郑重地向赵源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重新恢复过去广州十三行的特殊地位,其中卢继光甚至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成立内务府。

    没错,在这些行商眼里看来,天底下哪个衙门最豪奢那必然是内务府啊这帮人什么都不羡慕,就是羡慕内务府的特殊地位,但是这么一来,却让赵源多少有些为难。

    行商们作为赵家造反的首批投资人,想要一些回报很正常,但是赵源也深刻地明白,这件事是绝对不能这么做的,否则一旦干成了,那么他苦心孤诣的工商兴国战略就彻底泡汤了

    只是,怎么向行商们解释,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