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0章 为子孙计  逆清184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0章 为子孙计第(2/2)页
赵源轻声叹了一口气,道:“至于那个位置,眼下的确还不是坐上去的时候”

    苏州西郊有一名寺,名曰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从此名扬天下,每日里都有许多信徒进庙焚香祷告,以求家人平安。

    尽管这些时日因为战火的缘故,导致寺庙内的信徒少了许多,但是僧人们依然有条不紊地打扫着院落,似乎凡尘俗世中的一切都无法影响到他们。

    林则徐在林聪彝的搀扶下拾级而上,缓缓走到了一片院落前,只见院子里摆着一副石桌石凳,一名白发老者正坐在石凳上与对面的一名年轻人对弈,老者正是前军机大臣潘世恩,而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则是他的孙儿潘祖荫。

    等到林则徐走进院子后,一名中年人当即迎了上来,此人正是潘世恩之子潘曾绶,原本是林则徐和赛尚阿联名保奏的对象,却没想到道光皇帝迁怒下来,导致潘曾绶也没了官做。

    “穆翁,您总算来了。”

    随着潘曾绶起身相迎,潘世恩和潘祖荫也下意识回头看了过来,当即便都停下了手,毕竟像林则徐这般大名鼎鼎的清流人物,值得潘老爷子起身相迎。

    “少穆啊,没想到你我今日竟然在此地相逢啊”

    “芝老,您别来无恙啊”

    林则徐走上前去,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情,微微叹了一口气。

    说起林则徐与潘世恩,二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师生关系,当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正是潘世恩大力支持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

    可到了如今,二人都不再受到朝廷所重视,久别相逢之际,竟然有些不胜感慨。

    待二人分别坐下后,林则徐看了一眼年轻的潘祖荫,笑道:“凤笙可曾去参加了科举”

    “回禀大人,国事纷乱,学生尚未前去参加科举。”

    潘祖荫老老实实回答着。

    林则徐轻轻叹了一口气,道:“眼下局势混乱,的确不是好时机只是也不知此乱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潘世恩看了一眼林则徐,笑道:“少穆,你过去可不是这等性子,怎么今日见你似乎颓唐了许多”

    林则徐苦笑着摇了摇头,望向潘世恩,沉声道:“芝老,今日我前来苏州拜访您,求得只是一句话,大清朝到底还有救吗”

    “救与不救,真的那么重要吗”

    潘世恩脸色沉凝,低声道:“当年自圣祖皇帝以来,朝廷就开始重用咱们汉人,历朝历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名满天下的汉人名臣,被朝廷高高供着,哪个不是清流领袖哪个不是天子帝师由此便彰显出了朝廷的满汉一家、主奴一体,先前少穆你若是死在了长沙,今日便也是这般待遇,只可惜你活了下来,便再不被人容下。”

    林则徐没有开口,他知道潘世恩所言都没问题。

    潘世恩继续道:“前些时日,南边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是奉着那位汉王殿下的令所来,劝着咱们潘家不要北上,只要能留在这江南之地,将来等到那位汉王殿下做好了准备,就将一个完整的江南献上,纵使少不得一个公侯之位,至于你我这样的大清臣子,要尽忠的就去尽忠,要守节的便去守节,总是不影响子孙的富贵”

    “当初贺耐庵就是这么想的,他投靠了南边,将来一个侯总是有的芝老,若是您这么做,那位汉王殿下总不至于吝惜一个开国侯。”

    林则徐盯着潘世恩,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

    潘世恩呵呵一笑,却浑然不在意地说道:“像你我这样的人,已经活不了那么久,说不定哪天就去了再折腾也没什么意义,可是凤笙和听孙他们这些年轻人却不一样,将来就算在大清朝能做官,又能做出个什么花样来这个朝廷,终归不是汉人的朝廷。”

    “那个年轻人跟我说过,只要潘家向汉王殿下效忠,将来凤笙也能过去参加科考,也能当官,未来说不定还有机会入阁拜相,将来势必就是新朝的栋梁。我过去教导他们要识时务,如今自然不能挡住他们的路。”

    潘世恩望向了林则徐,意味深长地说道:“少穆啊,有些事情你可以去做,但是可干万不要替听孙他们这些年轻人做主,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