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核聚变,能源革命!第(2/2)页
,并不能实现得了而已。
现在的一切科技进步,都只是在验证前人提出来的科学理论,在底层科学进展上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蜕变。
甚至就连现在的这个成果热核聚变,也都是二十世纪时就已经被提出来的科学理论。
只不过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个人,能将这理论上的东西转化为现实而已。
当然,在诸多已提出、但仍未实现的科学理论中,热核聚变或者说是核聚变,那都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存需要能量。
而追根溯源,人类的能量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来自于天上的太阳。
是太阳散发的光和热,造就了这世间的万物,同样也养活了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
而太阳的本质,其实就是核聚变。
研究核聚变的本意,就是想要人工打造出一个太阳,将能量的生产权掌控在人类自己手中。
国家第三实验室研究的核聚变,或者更具体一点说,是热核聚变。
目前科学界所研究的核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热核聚变,另一种是冷核聚变。
顾名思义,热核聚变就是在极致的高温下进行的核聚变;冷核聚变则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的核聚变。
两者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也说不上谁好谁坏。
只不过综合考量之下,许易选择了主攻热核聚变,仅此而已。
其实相对于核聚变,可能更多人比较熟悉的应该是核裂变著名的核平武器,就是由核裂变衍生出来的。
除了当作核平武器外,核裂变同样也可以作为能源之一,现在的核电站,就是以核裂变为基础建造出来的。
核裂变究竟有能有多么强大
这么说吧,一千克的核燃料如果完全释放,其能量大约相当于三千两百吨煤燃料的总和。
与之相对比的,同等重量下,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是核裂变的四倍
当然,相对于核裂变,核聚变拥有的更大优势是清洁量大
核裂变需要用到特殊的矿产原料,这种原料的产量极低,哪怕是全球都没有多少。
更重要的是,只要使用核裂变,就必然会产生核辐射,这是对人类极其严重的污染性力量。
哪怕是人均武者的武朝,在面对核辐射的时候,也顶多是稍微能抗那么一点而已。
除非是达到宗师境界,这才能一定程度上硬抗核辐射。
这也是核裂变能源始终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最大原因。
核聚变就不同了。
它因为特殊的反应方式,所产生的能量几乎不具备放射性,对人体也基本无威胁。
最重要的是,它的原材料是氘
这个字你看起来可能很不熟悉,但你只要知道,它可以随时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就是了。
虽然过程中可能会有所消耗,但每一升海水提取出来的氘,核聚变后所释放的热量完全可以相当于三百升石油
以地球目前所拥有的海水存量,真要提取出来,足够人类使用几亿年、甚至更长时间了。
清洁
量大
这是核聚变最突出的两大优势。
除此之外。
许易心心念念的机器人智能化以及星际航行计划,也同样离不开核聚变能源的支持。
普通的石油、电力等低级能源,根本就不可能支持机器人智能化以及星际航行。
你能想象t个大电池的场景吗
这看着就很不和谐啊
甚至就算是这样,这机器人大概率也行动不了多久,能持续半天就算是好的了。
很多现代的所谓机器人,其实也就动个半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
星际航行也同样是如此。
虽然宇宙飞船可以存放能源的地方更大,但需要消耗的能源也更多啊
如果使用寻常的低级能源,伱都别说星际航行了,能不能开出太阳系都是一件难事。
同样的体积下,唯有使用千万倍于低级能源的核能,才能提供给它们行动的能力。
能源,这是文明的基础。
甚至人类的数次文明变迁,本质上都只不过是人类利用能源的能力升级了而已。
工业文明的本质,就是人类学会了利用石油、电力等能源。
星际文明的前提,也是人类能够真正利用核能
这个真正利用,显然是包括了核聚变在内的。
如果只是掌握了核裂变,就会像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一样,只能将活动范围控制在太阳系,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星际文明。
关于核聚变影响的东西还很多。
比如悬浮飞车、空中电梯、虚拟现实游戏
可以说,核聚变一旦出现,那就是走向下一个时代的开始
观察室内。
在众人紧张的气氛中。
鲁妙子深吸一口气,用沧桑却坚定的语气说道。
“点火”
命令落下。
一切早已准备就绪的众多实验人员,立即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接到命令执行点火”
“我数到三,即刻按下按钮”
“准备”
“一”
“二”
“三点火”
一个红色按钮被按下。
刹那间,大量的电力抽离,以供于最初的点燃工作。
这一刻,就连观察室的电灯都闪了好几下。
核聚变燃料本身就是一个能源体,但如果需要激发它内存的能量,首先就得需要大量的能量将其点燃。
唯有成功将其点燃后,后续的一切才能展开。
滋滋滋
一条条巨大的管道,将海量的能量汇聚到环形装置内,随着一道道细微的声响,一道微光出现在众人眼前。
随之微光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从一个电灯泡大小,迅速变成足球大小、脸盆大小
最终,一个直径超过三十米的小太阳,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