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1/2)页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江寒身上。
袁斌取来一支笔,递了过去道:“江兄,请。”
江寒笑道:“吟诵一篇又何须用笔。”
此话让众人再次大惊,用笔写文章和口诵文章难度并不一样,一篇文章几百字,若是用笔写还能边写边绰词,若是吟诵,则难度便更高了。
所有人都是屏住呼吸,静待他的凤凰台记。
江寒在众人的目光当中,向前迈出一步,目光扫过凤凰台,朗声开口:
“贾望任守云梦城,政通人和,乃新建凤凰台,办文会,邀今人作诗赋,余作文以记之。”
许多书生微微点头,这几句说的是江寒为什么会作这篇文章,是因为受到贾望的邀请。
殷停梨听了脸上浮现不屑之色,这段开篇老生常谈,平平无奇。
江寒微微一顿,脑海中却是浮现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这里不是岳阳楼,此地也不是巴陵,但那篇文章只需稍微作出改动,也能应题。
“予观夫凤凰台胜状,在云梦之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凤凰台之大观也”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脸色微变,目露异彩。
贾知府极为惊讶,仔细审视江寒,这一段用四个四字词描述出凤凰台的胜景,一股庞大豪迈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倘若能够保持这个水准作完这篇文章,并不会逊色于殷停梨的那一篇。
江寒迈步走出,朗声说道:“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殷停梨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其他人也是满脸惊色。
仅凭这一段的文采,江寒之才,就不逊色于殷停梨。
贾知府不禁对江寒另眼相看,此子才华出众,这番作记,可比殷停梨在纸上写强得多了
江寒继续迈步,目光望着窗外,似乎飞到了外面,居高临下的望着云梦的胜景: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听到这里不少书生忍不住低声叫好。
这一段四字一句,充满了音律的铿锵之美,具备画面感,仿佛让人置身于景象其中
简直美到了极致
江寒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随着最后一句掷下,整座凤凰台中鸦雀无声
甚至有不少人一个激灵,头皮发麻,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文網
钟离无忧神色大变,瞳孔倏地收缩,他霍地起身,道:“好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江寒,老夫受教了”
听到钟离大儒的这句话,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贾知府亦是满脸不可置信之色的看着江寒。
他贾望奔波一生只为名,到头来眼界和胸襟竟还不如一个毛头小子。
他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做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但这小子如此的年龄便有这等的胸襟,他贾望自愧不如。
贾望看着江寒,目光闪烁。
这么的良才,贤才,若能成为自己的女婿就好了。
钟离无忧道:“贾知府,你觉得这篇文章如何”
贾知府斟酌道:“极好,必能够传扬于文坛之上。”
钟离无忧笑道:“不这篇文章足以传世”
贾知府吃了一惊,自古文章难传世,能够传世的作品少之又少,钟离大儒竟认为这篇文章能够传世
但大儒不会放空话。
而听到这话的众人亦是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江寒看着周围的人向自己抛来种种复杂的目光,知道该见好就收,及时退场,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便拱了拱手道:“江寒多谢知府大人邀请我参加这场文会,亦感激钟离
第四十五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