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国子求学中篇  南朝不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 国子求学中篇第(2/2)页
众学子听杜之伟讲完东夷,纷纷议论。

    有的嗤之以鼻,称高丽棒子把自家那破城和大汉长安起同一个名字,果然无知者无畏。

    有的深为鄙视,曰百济就这么点地方,还不如淮南大,竟敢自称百家济海,好大口气。

    还有的说倭国三十多个国王,地盘大概和我朝县令差不多。

    杜之伟敲敲桌案维持课堂秩序,表示不要对友邦妄加评论,继续上课。??

    “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狼,曰俚,曰獠,曰頠,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稍属于中国,皆列为郡县,同之齐人。”

    南蛮讲得很是简单,侯胜北有些不满足。

    照杜之伟的说法,南蛮和华人杂居,已经融入了华夏体系,故此不必详细展开。

    想到冼姨掌管的南越百族,果然是华夷混居,设置郡守,侯胜北也就释然。

    他又胡思乱想,欧阳頠能够坐镇广州,他这个頠难道也是南蛮之属

    见众学子听得意犹未尽,杜之伟觉得如此敷衍确实不太好,只能再挤出知识多讲一些。

    “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西接西域诸国。汉代先有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大秦、天竺皆由此道遣使贡献。”

    “东吴孙权之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通海南。所经及传闻有百数十国,今所存录,数国而已。”

    “林邑、扶南、盘盘、丹丹、干达利、赤土、真腊、婆利、师子等。”

    “另有天竺大国,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地方三万里,一名身毒。从月支、高附以西,南至西海,东至槃越,列国数十,每国置王,其名虽异,皆身毒也。”

    “此国乃佛教源流之地,昔日达摩便是从身毒走海路来到广州,再来的建康。”

    好不容易满足了众学子的求知欲,杜之伟再讲西戎和北狄。

    “西戎本指羌胡,然而汉朝初开西域,有三十六国,如今的西戎早已不复当初概念。”

    “王莽篡位,西域遂绝。后汉班超所通者五十余国,西至西海,东西四万里,皆来朝贡。其后或绝或通,暨魏晋之后,不可详焉。”

    “唯有吐谷浑,本辽西鲜卑部,幼子是为慕容氏。庶长吐谷浑西度陇,止于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极白兰山,数千里之地,实力颇强。”

    “北狄自古以来为中国大敌,秦汉至今,建筑万里长城防的就是北狄。”

    “草原霸主前仆后继,如今最强乃是突厥阿史那氏,世居金山,工于铁作。牙门建狼头纛,以狼之后裔自居。”

    “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贱老贵壮,寡廉耻无礼义,犹古之匈奴也。”

    “有伊利可汗,以兵击铁勒大胜,求婚于茹茹。为茹茹之主阿那瑰所辱骂,与之大战。历经乙息记可汗、木杆可汗两代连破茹茹,终于击灭之。”

    “如鞑靼、契丹、铁勒、室韦等北方戎狄悉归属突厥,抗衡中夏。”

    杜之伟最后结语了一句:”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先有氐秦、后有元魏,这些西戎北狄使劲都想学习华夏,成为天下正朔,你们可不要输给了他们。”

    这门课程的内容侯胜北很感兴趣,但是觉得杜之伟讲得太过简单。

    不过他也知道,鸿胪卿靠接待使节获得的那一星半点情报,讲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

    看来如果要深入了解,只有亲身前往那些国度才行了。

    下一个老师十分年轻,才二十过半,比侯胜北也就大了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能来国子学讲课,学术造诣想必了得。

    此人乃是嘉德殿学士,佐著作,史佐姚察,他是徐陵、杜之伟一力推荐的。注5

    姚察和众学子彼此年龄相近,很是聊得来。

    他十三岁时,简文帝还是东宫太子,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者所称。待简文帝嗣位,尤加礼接。

    侯胜北一听,是简文帝看好的人才,马上就对此人有了好感。

    姚察几年前当过原乡令,讲起兵祸的惨状:邑境萧条,人饥相食,告籴无处,流亡之民不愿返乡。他自己也只有采集野菜,自甘藜藿。

    经过轻其赋役,劝以耕种,历经数年户口殷盛,仓廪渐足。

    姚察有地方政务的实操经验,除了传授经史之外,还给众人讲解如何管辖百里之地。

    “百姓啊,只要有饭吃有田种,很容易治理的。如果不给饭吃没田种,要么成为流民,要么就造反喽。”

    真有那么简单不是还有教化、缉盗、审案之类的嘛。侯胜北质疑道。

    “你说的是太平世道,确实如此。”

    姚察表示赞同:”但是现在百姓连饭都吃不上,逼得都去做贼作案,怎么抓得干净更不用提宣扬教化了,饱读诗书又不能真的填饱肚子。”

    侯胜北本想说岭南就不是这样,转念一想这不是增加地域矛盾么,算了不提了。

    唉,不知要花费多少年,这世道才能恢复太平模样

    下课了,姚察一说起去年新得的儿子,就开心得合不拢嘴。

    他现在兼职协助这批羽林郎的顶头上司,羽林监许亨、和大匠卿、太中大夫杜之伟一起编纂前朝史,笑嘻嘻道:”我要是完不成,就让这小子接着干。“注6

    侯胜北觉得这些老师都挺有趣的,一个个学识渊博,性格脾气各有特色,并没有读书读得古板僵硬。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概讲的就是这种境界吧。

    注1:王冲有子三十人,并致通官。

    注2:周宝安的儿子名字生僻,左辟右鸟,以辟代替,承圣三年554年出生

    注3:火焚太极殿,承圣中议欲营之,独阙一柱,至是有樟木大十八围,长四丈五尺,流泊陶家后渚,监军邹子度以闻。诏中书令沈众兼起部尚书,少府卿蔡俦兼将作大匠,起太极殿

    注4:沈众恒服布袍芒屩,以麻绳为带,又携干鱼蔬菜饭独啖之

    注5: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

    注6:姚察之子姚思廉557637,在父亲的基础上,编纂梁、陈二史

    地名对照

    原乡:今安吉县西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为你提供最快的南朝不殆录更新,第43章 国子求学中篇免费阅读。: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