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部曲  苟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部曲第(2/2)页
见苟安这副豪壮模样,听其慷慨之言,苟政不免诧异,问道:“看你平日憨直醇厚,竟能说出如此豪言壮语,听你谈吐,莫非也读过书?”



    闻言,苟安又不禁狐疑地打量了苟政两眼,纳罕道:“我这点文墨,还是当初郎君读书时教授的,此事郎君莫非也忘记了?”



    面对苟安的疑问,苟政面皮不自然地抽搐了下,手却很自然地抬起在额上轻轻一捶,一副头疼的模样:“西行以来,满脑疑思,记忆却是混沌了!”



    “此事就休提了,听大兄的,暂且忍耐,先到凉州,再言其他!”紧跟着,苟政又扬扬手道:“我算是看出来了,大兄、二兄还有你,今夜是轮番在教育我啊......”



    听苟政如此说,苟安讪讪一笑,道:“郎君玩笑了,属下岂敢,又岂能同幢主、队主并论?”



    “今后若有机会,还是多读点书吧!”苟政适时地转移了话题,对苟安道。



    苟安嘴角却不禁一咧,道:“如今这个世道,读书何用?纵然满腹经纶,亦不如一柄长刀好使,晋室多少儒将才士,还不是被不通文墨者打得丢盔弃甲,南渡江东......”



    听苟安如此说,苟政心头蓦然涌起一股冲动,想要说些什么,但被他遏制住了,但不吐终究不快,深吸了一口气寒夜的凉气,沉声道:“读书还是有好处的,明理,涨见识,就这万余高力,能说出你这番话的,怕也是凤毛麟角!”



    苟安沉默了,没有接这话,过了一会儿,又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了:“据说军中粮食不足了,有些幢队,已有断粮迹象!”



    闻此讯,苟政并无讶异,脸上浮现的,也只是若有所思,道:“别的幢队,我们也管不了,顾好自己吧!”



    “郎君说得是!”苟安点头应和,但神情之间颇为郁郁。



    感受到他情绪的不对,苟政安抚道:“本部口粮哪怕同样不足,但省俭着消耗,足以支撑我等至凉州!”



    闻言,苟安粗粝的面庞间却浮现出一抹愤怒:“若非出邺之时,中军掠粮,我等何需如此忍饥挨饿!”



    “事已至此,抱怨也无大用,若不上缴,我们这些人,恐怕连邺城都出不了!”苟政摆了下手。



    思索片刻,苟政抬手指着脚下,道:“比起此间境遇,真正令人忧虑的是,抵达凉州之后,如何立足,如何生存?届时难道指望朝廷与雍凉官府?”



    “是啊!”苟安先是一愣,然后反应过来了,气息都显得急促了几分,道:“天气寒冷,我等还能抱团生火取暖,熬一熬也就撑过去了,但没有吃的,岂不是让我等去死?饿极了,兵士们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说到这儿的时候,苟安脸色已经分外阴沉,但同时,那双暗沉的双目中也涌动着一丝可以用“疯狂”来形容的东西,看着便让人心悸。



    “总会有办法的!”见其状,苟政不由抬手拍了拍苟安肩膀,轻声安抚道。



    “是!有幢主在,郎君你也向来聪明,会有办法的,这么多袍泽弟兄,岂能没有出路!”苟安迅速调整过来,嘴角甚至带着点笑容:“实在不行,我们去抢些粮食就是了......”



    “你看,你这个提议便可行!”苟政应和道:“秦雍大地八百里沃野,总归是有粮食的,只待我们去寻觅罢了!”



    话是这般说,苟政紧皱的眉头却始终难以舒解,他心里当然清楚,事情并不会那么简单。他们这一什,乃至一幢戍卒,且不提能否敌得过那些坞壁、部族,重要的是,这上万戍卒,想靠抢劫实现饱腹,那得掀起多大的动静,朝廷与官府又岂能坐视。



    虽然苟氏兄弟只以自家部曲为自己人,但此时,同属谪凉戍卒,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算荣辱一体,生死共济,至少在旁人看来,他们就是一路的,而不会将各部各族区别对待。



    他们这干人,能如大兄苟胜所愿那般平稳顺利地抵达凉州吗?苟政对此,持悲观态度,看看这万余高力吧,就如同一堆干柴,每个人胸中都憋着一团火,而一旦这股火被引出来,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而苟政此前的一些言论,就属于在“玩火”,而玩火者,是容易自焚的......



    念及此,苟政再度愁眉紧锁,比起那些有的没的,似乎眼前这干人的肚皮问题,才是燃眉之急。当即朝苟安使了个眼色,两人起身,前去查点他们这一什的家底。



    事实上,也没什么好盘点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这些人虽属谪戍,规矩与出征有所不同,但对于粮秣的关注,反而更高,毕竟没有朝廷来托底。关于口粮问题,更是每日关注,在这方面,连苟政心里都有一笔账。



    二人就像守财奴一般,又盘点了一遍,终究不可能多出些物资来。两匹马,一头牛,三辆车,6斛陈粟,2斛粗麦,三匹旧布,再加一小罐粗粝泛黄的盐巴,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就这,在整个谪戍高力之中,或许都算富裕的了。



    盘点结束,苟政凝思许久,方才严肃地冲苟安吩咐道:“给你一个任务,暗中打探一番梁督那边的情况,军中有何异常,也要报我,记住,不要声张,引起旁人注意!”



    “郎君意欲何为?”闻言,苟安面露紧张:“幢主方才可交待过......”



    “放心,我不会乱来!”见其应激反应,苟政摇摇头,摸着胸口自嘲道:“此处,现在还疼痛,我又岂是不长记性之人?只是心中有些计较罢了!”



    苟安犹豫少许,还是答应了。梁督指的乃是护卫督梁犊,是他们这些高力的统领,曾经顶头上司,于如今这些戍卒而言,这大抵就是两者之间仅存的联系了。



    然而,对苟政来说,却多少有些特殊,尤其在近来听闻并熟悉梁犊这名字之后。在他对这段历史一鳞半爪的了解中,似乎就有“梁犊起义”这一条,过程不甚清楚,但结果显然不妙,这也是这两日苟政言行表现异常的原因之一。



    而以眼下的形势看来,他们这些挣扎于世间求生的小角色的命运,还将与梁犊的选择挂钩,大兄苟胜虽然一路谨小慎微,苦苦坚持,但事物发展,怕也难如其所愿。



    吩咐完,强行让苟安歇息,苟政自个儿,则坐回篝火旁,继续对着火苗沉思。篝火微微晃动,闪烁的光芒中,映照出的仿佛是一段历史悲歌,一场民间疾苦……



    未来出路又在何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自八王之乱以来,豪杰并起,胡虏南侵,天下板荡,中原陆沉,衣冠南渡,纷纷扰扰四十余载。



    神州大地,再次经受了一场彻底的破坏与毁灭,山河破碎,宗庙尽毁,胡人残暴猖獗,晋人饱受凌虐,流血与死亡成为时刻笼罩于苍生头顶的阴影。



    整个北国,仅仅在羯赵开国皇帝石勒统治期间,有了少许的安定与恢复,让北方士民获得片刻的喘息之机。



    然而,仅此而已,短暂的安宁,似乎也只是一个治乱循环中微不足道的过渡期,完全无法掩盖胡虏对北方士民野蛮统治的本质,仿佛只是为下一轮的大乱积攒力量,尤其是石虎残暴当道的这十数年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