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 白云苍狗  曾国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 白云苍狗第(2/2)页
雨后倒塌一缸糟。
    一营只开两道门,
    门外驱逐闲杂人。
    周围挖些好茅厕,
    免得热天臭气薰。
    三里以外把个卡,
    日日守卡夜夜巡。
    第二打仗要细思,
    出队要分三大支。
    中间一支且扎住,
    左右两支先出去。
    另把一支打接应,
    再要一支埋伏定。
    队伍排在山坡上,
    营官四处好嘹望。
    看他那边是来路,
    看他那边是去向。
    看他那路有伏兵,
    看他那路有强将。
    那处来的真贼头,
    那边做的假模样。
    件件看清件件说,
    说得人人都胆壮。
    他呐喊来我不喊,
    他放枪来我不放。
    他若扑来我不动,
    待他疲了再接仗。
    起手要阴后要阳,
    出队要弱收队强。
    初交手时如老鼠,
    越打越强如老虎。
    打散贼匪四山逃,
    追贼专从两边抄。
    逢屋逢山搜埋伏,
    队伍切莫乱分毫。
    第三行路要分班,
    各营队伍莫乱参。
    四六队伍走前后。
    锅帐担子走中间。
    不许争先太拥挤,
    不许落后太孤单。
    选个探马向前探,
    要选明白真好汉。
    每日先走二十里,
    一步一步仔细看。
    遇着树林探村庄,
    遇着河水探桥梁。
    遇着岔路探埋伏,
    左边右边都要防。
    遇着贼匪来迎敌,
    飞马回报不要忙。
    看定地势并虚实,
    迟报一刻也不妨。
    前有探马走前站,
    后有将官押尾帮。
    过了尾帮落后边,
    插他耳箭打一千。
    第四规矩要肃静,
    有礼有法有号令。
    哨官管兵莫太宽,
    营官也要严哨官。
    出营归营要告假,
    朔日望日要请安。
    若有公事穿衣服,
    大家出来站个班。
    营门摆设杖和枷,
    闲人进来便锁拿。
    不许吸烟并赌博,
    不许高声大喧哗。
    奸淫掳掠定要斩,
    巡更传令都要查。
    起更各哨就安排,
    传齐夫勇点名来。
    营官三夜点一次,
    哨官每夜点一回。
    任凭客到文书到,
    营门一闭总不开。
    衣服装扮要料峭,
    莫穿红绿惹人笑。
    哨官不许穿长衣,
    兵勇不许穿软料。
    脚上草鞋紧紧穿,
    身上腰带紧紧缠。
    头上包巾紧紧扎,
    英雄样子都齐全。
    第五军器要整齐,
    各人制件好东西。
    杂木杆子溜溜圆,
    又光又硬又发绵。
    常常在手摸得久,
    越摸越熟越值钱。
    锚头只要六寸长,
    耍出杨家梨花枪。
    大刀要轻腰刀重,
    快如闪电白如霜。
    枪炮钻洗要干净,
    铅予个个要合膛。
    生漆皮桶盛火药,
    勤翻勤晒见太阳。
    锄锹镢子要粗大,
    斧头要嵌三分钢。
    火球都要亲手制,
    六分净硝四分磺。
    旗帜三月换一次,
    红的印心白的镶。
    统领八面营官四,
    队长一面哨官双。
    树树摇出如龙虎,
    对对走出似鸳鸯。
    第六兵更要演操,
    清清净净莫号嘈。
    早习大刀并锚予,
    晚习扒墙并跳壕。
    壕沟要跳八尺宽,
    墙子要爬七尺高。
    树个把子十丈远,
    火球石子手中抛。
    闲时寻个宽地方,
    又演跑队又演枪。
    鸟枪手劲习个稳,
    抬枪眼力习个准。
    灌起铅子习打靶,
    翻山过水习跑马。
    事事操习事事精,
    百战百胜有名声。
    者个六条句句好,
    人人唱熟是秘宝。
    兵勇甘苦我尽知,
    生怕你们吃了亏。
    仔细唱我《得胜歌》,
    保你福多又寿多。
    每天,南门外操场由塔、罗负责训练陆师,江面上由彭、杨负责训练水师。曾国藩再忙,每天也要到操场、江边去看看,训训话。曾国藩又吸取戚继光用军歌教育士卒的经验,用心编了几支通俗易懂的歌,又由精通乐理的郭嵩焘谱成曲,早晚教习。这些歌词七字一句,将行军打仗安营扎寨等要点都包括了进去。陆勇唱《陆军得胜歌》,水勇唱《水师得胜歌》。几天唱下来,从官到勇,个个都唱得流畅、记得烂熟了。每天上操下操路上,湘勇们高声唱着军歌,虽不动听,但合着步伐,也还显得整齐、威武,长沙城里的百姓觉得十分新鲜。
    湘勇的再次兴旺给曾国藩带来喜悦,他想到,幸而没有死成,否则哪能看到今天的气象!他很感激救他性命的康福和左宗棠,思量报答他们。左宗棠是大才,今后可以大事相委托,眼下不着急。康福有统领之才,但曾国藩不想让他离开自己身边,他极需要康福这样的保镖。若让他领统领的薪水,别人会说是因救自己而得到额外好处,也或许会有人说,当初自己投水是做样子的假死,不然,何以对救者这样重报呢?曾国藩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如何报答康福的好办法。一次,他偶尔翻阅野史,上载鳌拜厚报塾师的故事。他觉得这个方法好。于是暗地叫荆七到沅江去,以康福的名义买下一座大宅院和三百亩水田,迁一户老实人住进宅院,每年代康福收这三百亩水田的租。不久,康福知道了这事,十分感激曾国藩的厚赐,对曾国藩更加忠心耿耿。康福有救主帅之恩,又并没有加薪晋官,湘勇上下也都称赞曾国藩不以官禄报私恩的品德。
    这时,天天都有西征军围攻武昌的消息传到长沙,曾国藩与大家日夜商议,准备救援鄂省。
    一日下午,曾国藩正在书房读书。曾国藩的书房原自名为"求阙斋"。有一次,他深夜之中高声朗诵古文,在前人的妙辞巧构和自己的抑扬顿挫声中进入一种艺术境界,领略到极大的乐趣。他想起孟子说过"君子有三乐"的话,总结出自己的三大乐趣: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一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二乐;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一时高兴,他把"求阙斋"易名为"三乐书屋"。这天读的是《史记·高祖本纪》。曾国藩深为汉高祖称赞萧何、韩信、张良的一段话所吸引。他想,刘邦起事前,不过泗水一亭长,文武两方面都平平,后之所以有天下,实仗三杰之功;而使三杰各尽其才,这便是刘邦的才能。自己在带兵打仗这方面,既无才能又无经验,靖港之败便是明证。今后务必要让塔、罗、彭、杨等人充分施展其才,还要多多发现、物色人才。正思忖间,亲兵来报:"门外有一人求见,自称大人故人胡林翼。"曾国藩心里喜道:"吾之萧韩来了。"立即放下《史记》,奔出门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