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田镇大捷  曾国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田镇大捷第(2/2)页
家境富裕,小时饱读诗书,因而处事显得老练稳重,识见也比别的年轻将领高明。这一年来在湖南、湖北与湘勇打过几次交道,他已经知道曾国藩不同于清朝的其他官吏,由湖南农民所组建的湘勇,也决不是清朝的绿营可比。对付曾国藩和湘勇,绝不能掉以轻心。韦俊对南岸驻防作了精心安排。他吩咐罗大纲带八千人,在半壁山脚安营下寨,林绍璋带五千人驻富池镇,周国虞带六千人搜集船只,扼守江面,自己带一千亲兵将营设在半壁山半腰上,以便各方兼顾。韦俊命令营寨要扎得严实,江面要掐死。
    太平军在与官军的作战中,积累了一套建营寨的成功经验。半壁山下,共扎六座营盘:大营一座,小营五座。营盘四周挖一条深一丈多、宽三四丈的沟,将离半壁山五里远的网湖水引来灌满。沟内竖立炮台十座,再用木栅围住。沟外密钉五丈宽的一排排竹签、木桩。林绍璋在富池镇扎了四座营盘,其布置大致和半壁山营寨相仿。半壁山顶,架起一座望台,一天到晚有兵士在上面瞭望,对岸田家镇和下游富池镇,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上打出的信号旗。江面上,周国虞指挥的战船聚集了三百多号,天天在南北两岸穿梭巡逻,严阵以待。北岸也是营寨相连,炮台相接。田家镇摆开了一个大战场,杀气腾腾地准备一场恶战。
    这天,周国虞从江边检查战船回来,对弟弟国材、国贤说:"我看这江面上的防守还很薄弱,曾国藩水师力量强大,还得想法子控制住江面。"国材说:"我这两天也常想这事,要是能把江面封锁起来就好了。"国贤说:"有办法。当年东吴阻挡晋军,后晋阻挡后汉,都曾用过铁锁拦江的办法。我们何不学前人的样,也打根铁锁将长江锁住。"国材说:"这个办法也并不有效,岂不闻'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诗吗?"国材的几句诗一背,国贤垂头丧气了。国虞想了想,说:"国贤的主意也可以考虑,当年东吴和后晋的铁锁,中间没有船承受,又只一根。我们改进一下。你们看,可以这样来拦江。"国虞拿出两根木棍,又拿出五六只碗来,将木棍并排摆在碗口上,说:"我们用两根铁锁,每隔十丈安置一条船,将铁锁架在船上,这样就牢固了。为防止船被水冲走,船的头尾都用大锚固定。铁锁用铁码钤在船上。"国贤高兴地说:"此法最好,为保险起见,每隔三只船再加一个大木排,那就更稳当了。"国材也同意了,说:"还加两根吧,一共四根。"  "再加两根!"国贤叫道。
    "对!用六根,牢牢将长江锁住,叫曾国藩的水师全部葬在这里。"国虞重重地拍了下木板,五六只碗一齐跳了起来。
    周氏三兄弟的想法,秦日纲等人都赞成。随军的铁匠们不分昼夜打造。十天后,六根铁锁南系半壁山,北拴田家镇,横截长江。铁锁下共摆二十多只战船,八个木排,滔滔长江,犹如系上六根腰带,单等曾国藩水师到来,好将他们葬身江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