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1徐阶的建议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31徐阶的建议第(2/2)页
要改也会想尽办法修改,就比如嘉靖皇帝就曲线救国,偷偷改动了一些制度。
    之后,更是对百官的进谏视而不见,最后连朝会都不开了,大家眼不见为净。
    而到了隆庆皇帝这里,改动“禁海”祖制,自然只能是和百官协商,想办法通过。
    强行推动,很难,容易激起官员们更强硬的反击,甚至旨意被内阁驳回,因为内阁最重要的首辅和次辅都不敢公开表态支持开海。
    说了等于没说,还让徐阶博了个同情百姓的美名,这当然不是隆庆皇帝要的。
    皱着眉,隆庆皇帝继续问道:“那首辅可有法子解决此议?”
    现在支持和反对两派已经怼上,而且就在黄极殿上跪倒一大片。
    内阁是做什么的,那就是给皇帝出主意解决问题的。
    现在问题出来了,作为首辅,是不是该把解决的办法也给想出来,而不是单纯的就是支持和反对,亮明态度。
    按照之前魏广德的意见,今日到此也就差不多了,皇帝不在朝会上作出决定,而是让大家各自上本说出自己的办法。
    之后,自然有人会提到禁海依旧,但给福建一地特权可贩东、西二洋,解决福建百姓生计的难题。
    这样,全国大部分沿海府县禁海制度不变,只不过为福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开个海,大家也就容易接受了。
    拿着这么个奏疏找内个商议,应该就可以通过了,就算依旧反对也要强行做下去。
    隆庆皇帝不关心福建百姓是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不关心福建开海可以给内库增加多少收入,但他关心开海到底能不能削弱倭寇势力,让大明朝从倭患中摆脱出来。
    “启奏陛下,首辅大人这段时间也确实在为此事烦恼,有个初步的想法,但还不成熟。”
    张居正答道。
    “说来听听。”
    隆庆皇帝来了兴趣,他想知道徐阶会有什么想法。
    “首辅大人认为福建百姓生计要顾,祖训不能违,可继续‘海禁’之策,只准福建一地开发一处港口,官府对来往船只施行严格限制。
    如涂巡抚所奏准允许民间商人远贩东、西二洋就应加以限制,禁止与倭人交易。
    对沿海所有对外贸易的商船,必须到月港办理手续,并在此装货出港、入港验货。
    所有的船只必须申请“船由”或“商引”等凭证才能出海,出海的时间有严格的限制,如果超过时间没有归国,就按照“通倭”之罪处理。
    严禁携带硝黄、铜、铁等物品出海.....”
    张居正一开口,就被他和徐阶商议,觉得应该进行限制的条款都一一说出。
    此时的硝黄、铜等物资,在大明朝都是极度缺乏的,硝黄可炼制火药,属于战略物资,而铜则是制造武器和铜钱的材料,大明朝一直备受铜矿不足的困扰。
    至于铁,虽然产量巨大,可也属于管制类的战略物资。
    大明朝从一开始,就对这些战略物资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国内供应不足的前提下,应该禁止贩运出去。
    只不过,终究朝廷百官的视线欠缺,他们不知道在大明朝储量不足的这类资源,在外洋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完全可以用大明朝精美的手工艺品大批量换回这些紧俏的原材料。
    而对于私底下从事对外贸易的海商们自然知道,可这些消息都被他们视为发家致富的窍门,捂得极严,根本就不会泄露半分。
    朝廷中知道这些事儿的人,也都是自身家族从事海贸的人,当然也不会傻到把消息传播出来。
    而那些收钱办事的官员,也就被他们蒙在鼓里。
    在后世,很多人都只把眼睛盯在据传“隆庆开关”为中国带回多少亿两白银上,而很少有人考虑让大明朝利用海贸大肆从海外贩回紧俏物资,解决国内发展中遇到的资源不足问题。
    这不是几船,几十船,只有当中华之人真正意识到海外有无穷无尽资源的时候,海权意识才有机会抬头,让他们产生打出去抢资源的想法。
    魏广德来到大明朝,看了不少书籍,对于盛世有自己的看法。
    所谓吏治清明,那是在开玩笑,历朝历代多少英明君王都无法解决的事儿,就算是到了后世,制度不断完善也是杜绝不了。
    对于百姓来说,王朝盛世和官员怎么样其实没有关系,他们只会算计自己口袋里的钱。
    只要百姓富足,不会吃不饱饭,对他们来说就是盛世。
    而对王朝来讲,百姓安居乐业还不足以撑起“盛世”之名,你还要有足够的对外影响力。
    大明朝本就是东方宗主国,所有外藩只能是藩属,所以对外还要有更强的声音,大明皇帝的意志,大明朝廷的政策能够影响周边,所有和大明有关系的藩国。
    只有对内和对外都达到这样的程度,才可以称之为“盛世”。
    而在魏广德看来,既然土地兼并不可避免,那就让无地农民进城吧。
    进工场,进手工作坊,推动大明城市化建设。
    让他们不再继续从土地里面刨食,而是用双手去打工,用劳动解决生计问题。
    大明朝有当世最优良的手工制品,不怕不能垄断全球贸易。
    均田地,那是开国皇帝干的事儿。
    用武力抢夺上一个王朝遗留下来的资源收拢人心,以便自己能坐稳江山。
    隆庆只是个守成皇帝,他不需要搞一次所谓的变革来稳定自己的帝位。
    因为一旦再次对土地所有权进行变革,确实可以给王朝延寿,但是却会触动所有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其中也包括他魏广德的利益。
    他家已经不再是大明朝崩山百户所的百户,而是在江西拥有广袤良田的大地主。
    张居正还跪在前面不断讲述他和徐阶商量过后的决定,龙椅上的隆庆皇帝已经坐直身子,瞪大眼睛盯着他,心里也是翻江倒海。
    魏广德研究了几年的东西,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被徐阶搞了个明白。
    是的,徐阶提出的这些东西,几乎涵盖了魏广德能想到的全部,甚至很多魏广德没有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比如禁止和倭国通商,魏广德一直就没提出来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