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52初闻东吁  隆万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52初闻东吁第(2/2)页
皇帝有了钱,他就可以招募很多军队稳固他的统治,然后去寻找开采更多的矿场,铸造更多的钱财,招募更多的军队
    朱翊钧心中想的,魏广德哪里会知道。
    回到内阁,他很快就草拟了一份旨意,交给张居正润色后就专门跑到司礼监。
    冯保还在慈庆宫伺候着,不过消息已经传回来,所以司礼监这边批红很快,然后送六科,直到旨意发出。
    有魏广德从旁监督,这道旨意流程走得飞快。
    在所有程序完成后,内廷太监带上圣旨就直奔户部传旨,之后还有工部、兵部等六部都要走一遍,之后还会在皇城外张贴。
    而宛平县和大兴县也会很快收到旨意,然后抄录张贴在各处,以告百姓得知。
    当日,九城兵马司的人马就护送着户部早就准备好的一百万两白银前往工部宝源局。
    整个北京东城石大人胡同前后已经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百万两银子被送到这里,戒备等级自然是提得很高。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北京东城石大人胡同设置了个新的宝源局,其隶属于工部专司铜钱铸造。
    而洪武朝时在各省设立宝泉局,也是专门铸造铜钱,以满足地方上铜钱的流通。
    只不过后来朱元璋对大明的货币政策摇摆不定,因为大明宝钞多次停罢各省宝泉局。
    需要注意的是,宝泉局并不归工部管辖,而是属于户部,毕竟户部拥有如现今财政部+民政部+交通部+建设部的多项综合职能。
    具体从职能上来讲就是,它掌管着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财政、铸钱等民生大事。
    当然这其中,就包含有负责铸钱的宝泉局。
    于是就形成了大明略显复杂的铸币体系,即在京城的工部宝源局和分布各省归属户部的宝泉局。
    而户部在京城建立宝泉局,掌握铸币大权则是在天启年间才有的事儿。
    而在新的铸币体系构架下,各省的宝泉局会划入工部掌管,依旧以在各地采购铜料,铸造铜钱为主,而京城则是宝源局负责铸造金银铜钱币。
    各省的宝泉局,主要任务依旧是收购铜料和为各地铸造流通所需铜钱。
    而此时石大人胡同里,已经挤满了几十辆马车和数十辆独轮车。
    一百万两白银有多少?
    按照明初官府转运白银的规定,要是使用专门的官皮箱,通体红漆容易辨认。
    每个箱子只能放白银一千两,不算多,一个人就能抱起搬运,所以箱子也不大。
    不管是放十两的银锭还是五十两,甚至一百两银锭,每个箱子只能放一千两,这也是便于官员清点。
    每个箱子封存后都有封条,上面会注明封箱人的名字,开箱时发现数量不对也便于追查。
    实际上,大明朝近二百年时间里,还真没发生过银箱开箱后数目不对的情况。
    开什么玩笑,谁参与封箱子,都是有名可查的,就算再饥不择食也不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是一抓一个准。
    一个箱子只装白银千两,户部拨过来的白银是一百万两,可不就是一千个银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