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藤牌第(2/2)页
做前锋的,自然都是经验丰富,打老了仗的老兵,这会儿加快脚步飞奔向城墙。
他们这么做,自然就是想靠近城墙,这样明军弓手的抛射,就无论如何也射不到他们头上。
很快,抬着云梯的缅军士卒就冲到城墙附近,开始拼接云梯,准备攻城。
这速度也得快才行,不然弓手移位上来,居高临下放箭,那威力也是刚刚的。
当然,在这些士兵组装云梯的时候,一群手持藤牌的士卒也挡在他们前面,防御城墙上可能射来的箭矢。
而其他士卒,也都躲在盾牌后面,很快就成了三五人一堆的小群体,稀稀拉拉站在城下等待攻城。
“哈哈,笑死了,这就是缅军前锋。”
远处城楼上李如松这会儿拍着城墙垛大笑不止,这样的士卒毫无训练章法,居然还能在缅甸那个地方打出一大片领地来,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如松,闭嘴。”
李成梁这时候轻声喝道,“他们应该是没有计划今日攻城,不过是想试探我军是否有坚守之心。
应该不是缅军没有什么训练,而是前面将官临时起意的行动。”
缅军在印支半岛打仗可不少,攻破的大小城池也数不胜数,怎么可能如此拙劣的表现。
唯一能代表的就是,缅军今日没有大举攻城的计划。
听到父亲喝止,李如松马上收起笑容,依旧通过城墙垛往外看。
云梯拼接速度很快,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两三架云梯拼装好。
就在前面保护的藤牌手让开道路,要让那些力夫抬着云梯冲到城下时,远处城楼一声炮响,随即城墙上枪炮声成片打响,一股股青烟散发开来。
三架刚装好的云梯被人抬着往城墙来,然后就看见抬云梯的人一阵东倒西歪,不少人发出各种惨叫声。
显然,这是被城墙上佛朗机炮重点照顾的一群人,一些抬云梯的士兵在法多了,不是乌合之众。”
李成梁这话是说给李如松听的,先前还嘲笑对面没有训练啥的。
先前看似混乱的朝城下涌来,或许是因为自进入大明境内以后,这些缅军就没有遭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有些轻敌,认为明军军心散乱不堪一击。
所以,这种看似毫不在意敌人存在的行军方式,恰恰能够给对手一定心理压力。
在接近后突然爆起,也会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或许就有奇效。
随着缅军撤出一定距离,明军火器手和弓手都已经停止了射击,一些弓手此时还在轻轻甩动臂膀。
李成梁看在眼里,心理也知道,这就是训练不足的结果。
成熟的弓手,心里都清楚能够支撑射出多少支箭,或二十,或三十。
一般都不会把箭射满,否则那时候怕是提刀都挥不动。
毕竟,弓手射完箭还要参与城墙防守,还需要挥刀劈砍,哪能把力用老了。
很快,梁定南就到李成梁身边,躬身施礼。
“免礼。”
李成梁对梁定南微笑着说了句,随后就指着城墙外正在后退的缅军说道:“今日和缅军遭遇,你看出来什么没有?”
“他们打仗的很熟练,相互配合很好,都是老兵。”
梁定南低头答道。
“你再看看你的那些人。”
李成梁转身,指着远处两个还在甩着膀子的弓手说道。
在他话音落下时,梁定南抬头,顺着他指引的方向看过去,一时间脸色就微红。
明军这些将领,或许一辈子都没打过仗,但是因为是世袭,所以多少都从家里长辈口中知道军中忌讳。
所以,即便是没有经验的将官,但其实也明白很多战场常识。
那俩个弓手的表现,可就是在打他的脸。
“还有那些火器手,先前射击时,我还看到有人把火药倒在枪管外面。”
李成梁不客气的又说道,“数月前就沐总兵就下令勤加训练,可你看看你练的什么兵。”
“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吗?”
李成梁用严厉的语气问道。
“是,末将马上让整顿,严加训练。”
梁定南低头说道。
“来不及了,让弓手算算几日射出的箭矢,估量下自己的承受能力,别把劲用完了。
还有那些火器手,反复训练装填,今日表现实在太拙劣了。
告诉他们,仗打完了,朝廷必定重重奖励,本督亲自监督发放。
而你,自然也会在功劳簿上,战后朝廷封赏绝对不会少。”
李成梁给梁定南画大饼,同时也让他回去给手下画大饼。
不管最后城墙上的人能剩几个,只要守住施甸,一切才有可能。
否则,他们就只会是上报的阵亡数字中一个,什么封赏都没有,最多就是烧埋银子,家中补人入军营。
“末将必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誓死守卫施甸城,绝不辜负大帅嘱托。”
梁定南也知道,这就是表决心的时候,所以大声说道。
“缅军拿的那个藤牌,能防鸟铳吗?”
李成梁冷不丁的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