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5章 各国的抉择(十)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5章 各国的抉择(十)第(2/2)页
大规模列装的战车,极为适合大兵团作战。
    瑞国是一个以贩卖军火发财的国家。
    瑞国在前期,绝不能加入某一个同盟,这样做会失去大量的市场。
    瑞王苏雷学到的知识,也让他知道这种因为利益联合在一起的同盟,各国之间的关系非常脆弱。
    他们能以利益相合,那就能为了更大的利益背叛。
    先秦时期,诸侯国之间合纵连横,表现出来的情况,已经足够他们获得教训。
    弱国再怎么结成同盟,那也不会变成强国,反而会失去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
    瑞国的地缘环境也比较好,它不是邻国优先进攻的目标。
    瑞王苏雷可以持续观察局势,一旦局势发生变化,它的姿态也会非常灵活。
    ……
    楚国昌平,楚王鲁晨阳召见楚国的重要大臣,研讨现在的局势。
    他们已经讨论半个月,楚国国内的分歧较大,一直都没有讨论出一个共识。
    楚王鲁晨阳看到局势僵持,已经不利国家的发展。
    他在这次会议最开始时,语气严肃的说道:“今天的会议,必须要达成共识。
    楚国必须要行动起来,不能因为我们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就在沾沾自喜。
    这次经济危机导致各国纷纷行动,我认可赵王苏熊的观点,这就是各国实力大洗牌的过程。
    我们楚国要想保持自己的实力,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
    各国都在行动,我国却停滞不前,这种情况很不对。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我国海军击败宋国海军,也是利用宋国海军傲慢的心理。
    骄兵必败,认为己方已经具备极大的优势,不认真观察竞争对手。
    既不知己,更不知彼。
    这是极其错误的行为。”
    首相许明翰看到楚王鲁晨阳发火,他用眼神示意文官,今天该消停了。
    楚国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再争下去已经没有必要。
    楚国的情况是各国都会出现的情况。
    楚国想要度过经济危机,必然不能像之前那样搞均衡,一定要学习帝国的政策,找到新科技公司。
    让新科技产品带来的庞大增值,让国家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
    如果找不到新科技公司,那就只能全力扶持某一项产业。
    某一个产业获得朝廷的投入,这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必然是巨大的损失。
    市场没有扩大之前,某一个公司多吃了一口,闭眼有某个公司少吃了一口。
    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哪一个势力都不想放弃。
    再叠加文武之争,这才导致楚国商议了好久,依旧没有达成共识。
    他知道楚王鲁晨阳已经不耐烦了。
    首相许明翰立刻站出来支持道:“王上说得很对,臣支持王上的建议。
    我们楚国因为这件事情,已经耽搁这么长时间。
    桂国等四国同盟,已经开始建立统一的参谋部。
    邻国越国已经马力全开,调动全国的工业实力,生产大量建筑材料,前往越水流域建城。
    这些国家的政策怎么样?我在这里不过多的做评价,但他们的行动力太强了。
    我们楚国取得现在的成绩,就是因为之前楚国的行动力很强。”
    因为海军战胜宋国,获得晋升的大都督胡伟伟,他听到首相许明翰这样说。
    他对于这个情况一点都不意外,文官一向如此。
    仿佛昨天还据理力争,不同意大都督府提出新的造舰计划,这个人不是他一样。
    大都督胡伟伟当然也知道,现在绝不能与楚王鲁晨阳唱反调。
    楚王鲁晨阳可是建立国家的君主,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楚王鲁晨阳已经下定决心,他们这些大臣即便反对,那也无济于事。
    大都督胡伟伟依旧表现出他直爽的性格。
    军人表现的心思太多,这会受到君主的猜忌。
    “王上,我们这些人的需求,在这半个月以来,已经充分的说出来。
    王上这时候不应该看我们想说什么?
    王上应该直接决断。”
    楚王鲁晨阳正等着大都督胡伟伟的话。
    他听到大都督胡伟伟说完,立刻激动的说道:“好,众位爱卿都建议让本王决断,那本王必须要站出来有所担当。”
    楚王鲁晨阳这句话一出口,还在想说些什么的人,他立刻闭上嘴巴。
    他再次开口反对,那就不是反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是反对楚王鲁晨阳。
    这样做的大臣,绝对没有好下场。
    楚王鲁晨阳这段时间也在思考,楚国应该怎么办?才能更加的稳妥。
    他观察各国的动作,又紧盯着帝国出台新政之后,局势的发展。
    楚王鲁晨阳心中,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他结合各个大臣提出来的建议,针对于楚国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楚国应对这次危机应该做什么,已经有了大致的框架。
    楚王鲁晨阳语气严肃的说道:“钢铁是工业资本,它是我国的强项。
    我国必须保证优势项目不落后,加大针对钢铁产业的投资。
    现在的局势很恶劣,楚国将会加强对于军队的投入。”
    楚王鲁晨阳这两句话一出口,文武两方的官员都很满意。
    楚国加大钢铁的生产,这对于楚国的工业是很有利的事情。
    楚国加强对军队的投入,让大都督府的武将很是开心。
    楚王鲁晨阳接着介绍最基本的政策。
    这基本是模仿帝国的新政,例如加强教育、加大对于科研的投入。
    楚王鲁晨阳看到很多官员心不在焉的样子,他终于说出最为重磅的政策。
    “楚国将会允许殖民地自治,本王决定基本放弃殖民地,全力防守本土。”
    楚王鲁晨阳说完这个政策,现场立刻炸了。
    不只是大都督府的武将不理解,内阁的文官也不理解。
    楚王鲁晨阳对于这个情况,他早就有所预料。
    他简单的解释道:“本王之所以决定这样做,那就是因为欧洲爆发战争,我们楚国首当其冲。
    活下来,才能考虑殖民地怎么办?
    绝不能把楚国有限的力量,分散到殖民地。”
    文武官员都不太理解这个政策,他们尝试说服楚王鲁晨阳,却已失败告终。
    楚王鲁晨阳不顾大臣的反对,强力推行相关政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