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2章 入川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2章 入川第(2/2)页
汉阳府这里,基本看不到太多的黑烟,铁轨两侧全是农田。
    有很多村民光着脚,背着简易的喷壶,在水稻田里打药。
    皇帝苏河感慨道:“这是多么朴素的田园风光,朕很久都没有看到。”
    魏时鸣在一旁介绍道:“陛下,因为现在天气还是变化多端。
    内阁害怕突然出现极端天气,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内阁把山东、河南、两湖、东北这个四个地区,定为农业地区。
    这些地区有大量的平原,适合大规模耕种。
    内阁对于这四个地区,农业为主的产粮区,一般不进行大规模工业安排,当地只保留一些粮食加工厂。
    这个地方的工厂相对较少,基本看不到烧锅炉产生的黑烟。
    海外总督府定位就是农业、采矿业、养殖业为主,布置有少量的初级加工业。
    现在海外总督府,正处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之中。
    总督府的大米供应本土之后,内阁就不用担心本土粮食的情况。”
    皇帝苏河听着首相魏时鸣的讲述。
    这些情况他都比较了解。
    现在处于小冰河末期,各种规模庞大的天灾不断出现。
    必须要保证粮食的生产,只要朝廷有大量的粮食,百姓能吃饱饭,他们就不会造反。
    哪怕是海外总督府粮食持续高产,本土也必须保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
    居安思危,一个大国无法保证粮食生产,那他就离灭国不远了。
    皇帝苏河特别交代道:“内阁要记住,哪怕是生产粮食的成本高一些,也必须要在本土保留,所有人不会饿肚子的口粮。”
    火车路过汉阳府,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早就得到消息,在火车外等待的湖北官员,他们都露出失望的表情。
    总参谋部都没有调动湖北的军队保护圣驾。
    他们刚刚已经看到,乘坐麒麟卫的火车没有停留。
    皇帝苏河大概率,不会在湖北经停。
    他们只是想有个万一,皇帝苏河一时兴起,在汉阳府停靠,他们就有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
    ………………………………
    铁路弯弯曲曲的向西延伸,火车在铁路上疾驰。
    火车内的人,很快就感觉到火车向高处爬升。
    皇帝苏河看着火车外郁郁葱葱的景象,他们即将进入四川盆地。
    工部尚书金银花感慨的说道:“入川的铁路十分难修,特别是崇山峻岭地区。
    这种复杂的山区,每修一米,就有一个铁路工人失去生命。
    还好我们都用死刑犯和外族的奴隶,修这些艰险的铁路。
    这才能保证铁路交付的工期。
    如果全用自己人修建,安全支出会急剧膨胀,现在四川都不能通铁路。”
    工部尚书金银花的话音刚落,火车车厢内一片黑暗。
    只能借助隧道内微弱的烛光,看到一些人影。
    火车已经驶入一条长隧道,周方志公公眼疾手快,立刻拉下车厢中的电灯开关。
    车厢之中,这才恢复了明亮,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
    车厢之中,有部分学者提出,这种做法有伤天和。
    皇帝苏河支持工部尚书金银花,说道:“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修这种复杂地形的铁路,必须要用人命填。
    朕不希望用汉人的命填坑,只能用外族人的命。
    只是修建进入四川的两条铁路,就死亡八万多名倭人奴隶。
    如果这是八万多汉人,那会让人多么痛心。
    比如火车正在通行的隧道,很容易出现垮塌或是渗水。
    一旦发生事故,隧道的工人几乎无法生还。
    从湖北和汉中进入四川的铁路,还非常好修建。
    从四川进入云南的铁路,那才算真正的死亡铁路。
    到处是高山峡谷,需要打通的隧道很多。
    朝廷之前引进三十万倭人奴隶,他们工作之后,平均寿命不足一个月。
    蓉城到腾冲的铁路修建好,三十万倭人奴隶,只剩下六百六十六人。
    付出的代价微不足道,但这条铁路却为前线大军提供补给。
    我们轻松拿下缅甸,这条铁路功不可没。
    死一些倭人,换来这么重要的铁路,朕认为很值得。”
    学者们看到皇帝苏河旗帜鲜明,支持这个方法。
    不把外族的奴隶,当做人来管理。
    他们不再指责这个方法,而是讨论铁路的作用。
    火车出隧道之后,众人明显感觉到火车在提速。
    它很快走出山区,进入到四川盆地。
    ………………………………
    一声高亢的气笛声响起,皇帝苏河乘坐的专列,在蓉城火车站停稳。
    四川巡抚冯况和四川布政史周文华,两大巨头全部赶到火车站迎接皇帝苏河。
    麒麟卫指挥室秦山水目光犀利,看着月台前方九百多米外,有大量的工人不断活动。
    他和麾下的麒麟卫士兵,立刻紧张起来,寻找着可疑的人员。
    四川布政使周文华,感觉麒麟卫的士兵压迫感极强。
    他是王仲策最早的师爷,对麒麟卫士兵的强大战斗力有所了解。
    皇帝苏河走出火车,冯况巡抚和周文华布政使立刻上前觐见。
    冯况巡抚邀请道:“陛下,微臣作为向导……”
    冯况还没有说完,皇帝苏河立刻打断道:“冯爱卿,朕对于蓉城的了解比你更清晰。
    这是朕带兵攻打的第一座大城。
    不了解这座城池的情况,又怎么能打胜仗。”
    皇帝苏河看了一眼远处,还在不断忙碌的装卸工人。
    其他地方,在等待他到来时,都选择清场。
    蓉城这里比较务实,只是隔离出来大片的安全区域。
    皇帝苏河随口说道:“蓉城火车站比较忙碌,这里发展的很好啊!”
    冯况巡抚神色有些迷茫,他不知道皇帝苏河这是在夸赞,还是说反话。
    周文华布政使对于皇帝苏河更加了解。
    他立刻站出来回道:“陛下,蓉城火车站这里刚开始,只是内陆平常的火车站。
    大军打下缅甸、暹罗等地区,这些地区需要大量的物资。
    海运需要多绕很大一圈,成本低费时长。
    用火车运到腾冲,再转成马车运输,能节省很多时间。
    我们这里,现在已经成为西南枢纽。”
    皇帝苏河开心的说道:“这件事情你们做的非常好,要加强本土与各大总督府的联系。
    只有频繁的交流,才能尽快同化这些地区。”
    冯况巡抚有些懊悔,他把事情想得太多太复杂。
    周文华反应太快,抢占了他表现的机会。
    冯况巡抚决定再次引起皇帝苏河的注意,为自己争取表现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