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6章 了解塞外 绝户计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6章 了解塞外 绝户计第(1/2)页
皇帝苏河准备就餐,品尝新品种大肥猪。
    他在吃饭之前,先沐浴更衣,换了一身衣服。
    牲畜育种研究所类似大型养殖场,牲畜生活的地方,都有极为浓重的味道。
    皇帝苏河表现的平易近人,但这些味道真会影响食欲。
    吃饭之前,所有人都会清除身上的异味。
    中午时分,皇帝苏河邀请随行的官员和当地各界代表吃午餐。
    皇帝苏河坐在主位上,看着桌上的菜肴,猪身上各处的肉,都做成一份菜。
    御厨把最平常的菜,做的色香味儿俱全。
    皇帝苏河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茅台酒,示意正式开始就餐。
    参与酒宴的人员,这才开始动快子,他们显得很拘谨,整个宴会都很安静。
    皇帝苏河夹了一块红烧肉送到嘴里,肥而不腻,一股浓郁的肉香留在齿间。
    他点点头,称赞道:“味道很好,很正宗的猪肉,只以味道而言,这种猪肉不愁卖。”
    柳如是咽下口中的肉,开心的说道:“咱们大华的猪肉,不只是进入寻常百姓家,王公贵族也喜欢吃。
    咱们这里的猪肉,没有腥骚味儿。
    我吃过欧洲带过来的肉肠,他们那里的猪肉肠,有一股很浓重的腥骚味儿,只有贫民才吃猪肉。”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咱们祖先早就发现,骟掉幼猪之后,猪肉才不会有腥骚味儿。
    猪也会变得能吃,可以长得更肥,它还丧失了攻击性。
    正是有这么多好处,才会把猪骟掉。
    欧洲那里的人,他们可不会骟猪。
    这也是欧洲贵族吃牛肉羊肉,却不爱吃猪肉的原因。那里的猪肉不好吃。”
    皇帝苏河与众人,谈论着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
    酒宴很快结束,皇帝苏河在饭后,召见三名前往塞外做生意的商贾。
    他从官员口中听到的塞外情况,一切都向好的方面发展。
    皇帝苏河想了解民间真实的体验。
    这些在张家口中转,准备前往塞外做生意的商贾,他们是最合适询问的对象。
    这些人走南闯北,见识广阔,心思更灵活。
    皇帝苏河刚喝完茶。
    周方志公公,带着三名商贾,来到皇帝苏河的房间。
    他们见到皇帝,双膝一软,立刻跪下行礼。
    “草民晋商李青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草民徽商杜明锦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草民唐山商人齐云启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苏河看向这三位商贾,他们都是实力处在中游,亲自往塞外跑商的商贾。
    这些人亲自了解塞外情况,不是道听途说,才有可信度。
    这个阶层的商人,他们实力不强,又没有官方背景,还能接触到蒙古部落的贵族。
    他们在塞外做生意,能接触到较真实的情况。
    皇帝苏河认为,他从商贾这里了解到的塞外情况,要比当地官员汇报的更加清晰。
    官员为了怕担责,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他了解得很清楚。
    皇帝苏河语气温和的说道:“平身,朕这次找你们来,就是想向你们了解塞外的真实情况。
    有什么难言之隐,无需隐瞒,朕会为你们做主。”
    三人互相看了看,李青最先站了出来。
    他开始还略显紧张,语气很快就变得极为流利,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陛下,草民就说一说与塞外蒙古部落做生意的情况。”
    李青简要介绍他的出身,山西大同人,世代经商。
    大明朝还在时,他们就与蒙古部落做生意。
    暴利的大生意,都被晋商八大家垄断。
    他前往蒙古贩卖一些茶叶和调料,收购那里的皮毛。
    这条商路一直很稳定,直到大华成立,派兵清扫草原。
    李家联系多年的漠南蒙古部落,被大军扫平。
    李青只能带着伙计,重新打通贸易路线。
    这个时期草原激烈动荡,部落之间起起伏伏,相互争夺地盘。
    李青没有和草原部落建立稳固的联系。
    直到和林城被大华掌控,在那里成立了贸易集市。
    他们这些小商人,只需要办理一个摊位,就能与数百家蒙古部落做生意。
    有着朝廷居中担保,他们可以信任蒙古部落,正常做生意。
    ……
    皇帝苏河听着这个叫做李青的商贾,讲述他的经历。
    这人事无巨细,说着他经商的经历。
    他言语之中,也谈到与蒙古部落做生意的情况。
    从他的经历,能看到部分蒙古部落的表现。
    甚至对比他之前说的话,能看到蒙古部落的变迁。
    但这个人说话太啰嗦,还一直没有说到重点。
    皇帝苏河渐渐皱起了眉头,他不想听商贾的人生经历,而是他们对塞外贸易和蒙古地区的看法。
    他让人找到了三位典型的商贾,却没有预料到,有人表达不行,抓不住重点。
    皇帝苏河轻咳了一声,让这个名为李青的商贾,停止阐述他的人生经历。
    他再次开口强调道:“朕想要了解塞外贸易的情况,例如商品的税费、交通是否便利、哪些商品受欢迎。
    还有蒙古部落的情况,他们是否持强凌弱,能否熟练说汉语,两方进行交易是否顺畅。”
    名为杜明锦的商人,他用余光看了李青一眼。
    这个北方大汉太着急,说话又很啰嗦。
    明显不是一个出色的商人,而是靠着家族的实力和大时代造成的环境,挣一些辛苦钱。
    他根本没有发现,皇帝陛下到底想了解什么东西。
    杜明锦有了李青的前车之鉴,他介绍的东西就很有条理。
    “陛下,前往塞外贸易的商品,如果卖给零散的部落,不需要缴纳商税。
    在塞外的大城市中售卖商品,则要去当地缴纳税收。
    塞外比较稀缺的商品,主要有各种铁器、茶叶、食盐、粮食和各种药品。
    其中以药品最为缺少,治疗伤寒的一副药。
    内地只需要五十枚铜币,塞外那里则需要八百枚铜币。
    如果再往北走,能达到二三两银币一副药。
    草民在蒙古,主要购买羊毛和牲畜的皮毛,还有蒙古产的肉肠。
    蒙古主要销售畜牧业相关产品。
    食盐需求量比以前大增,这些蒙古部落把多余的牛羊肉用盐腌制好,制成肉肠或是肉干,售卖到内地换取银币。
    之前没有这种市场,内地的百姓富裕,才形成了肉制品交易市场。
    蒙古某些地方还发现矿藏,但这些矿产不


第526章 了解塞外 绝户计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