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9章 归国的影响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9章 归国的影响第(1/2)页
大皇子苏蜀回宫做准备,期待明日他第一次上朝时的表现。
    苏蜀知道人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他必须要在文武百官面前,表现出能继承大统的实力。
    这样才能尽力拉拢旁观的官员,为他摇旗呐喊。
    他等到正式成为储君的那一天,就不用像现在这样韬光养晦。
    大皇子苏蜀伏案写着明日上朝的发言稿。
    他却不知道,自己归来的消息已经被外面的群臣了解到。
    正是由于这一突发状况,许多官员冒着被御史弹劾的风险,他们乘坐汽车出门。
    京城内名贵品牌的汽车,大部分都汇集到几家高门大户附近。
    汽车门打开,一位穿着华丽的人悄悄走进宅邸。
    送他来的汽车渐渐隐入黑暗之中。
    内阁大臣林文静的府邸灯火通明,不断有官员悄悄进入福宅之中。
    府邸的护卫和侍女紧张查验众人的身份,确认是熟面孔之后,才会把他们带到隔音极好的书房之中。
    林文静看着众人慌张的模样,他这一派人才凋零,很多人也没有归心,一些想要保障内部小团体的利益。
    众所周知,除了皇帝陛下亲自指定,内阁推荐的吏部尚书,都是内阁首相同势力的官员。
    内阁首相与吏部尚书有矛盾,内阁首相想要行驶最重要的人事权时,就会受到吏部尚书的掣肘。
    新首相就任之后,都会想办法把吏部尚书调到地方或是升任内阁,空出位置交给首相运作。
    林文静一直跟着王仲策做事,作为皇帝苏河未称王时的文臣,他的身份地位很高。
    王仲策前往海外建国,庞大的王党分崩离析。
    有的人自立门户,只想经营自己的小圈子。
    有一些淡泊名利的人或是想要投机的人,他们以心学门徒自居。
    自诩听从王师的指导,教导年幼的大皇子。
    这些人的想法,其他人看得很明白,他们能力较弱,没有升上去的空间,想要通过扶持大皇子的方式,为自己或子孙后代,争到一场滔天的富贵。
    更多的人,选择投靠当时的大势力,还是那种可以让自己更进一步的势力。
    林文静选择当时的首相魏时鸣,他虽是投靠过去,但也是有身份的官员。
    他在这个团体中,一直以三号人物自居。
    魏时鸣首相与内阁大臣李志升相斗。
    两人打出火气之后,想要借助皇帝陛下的力量,解决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直接触犯皇帝苏河的底线,竟敢把皇帝当成工具。
    这直接导致大批官员被牵连,他们派系元气大伤。
    实力受损之后,海外和两广地区的官员趁机争夺权力,为海贸保驾护航。
    这些人非常凶猛,开始打的众人毫无准备,丢失了很多关键的岗位。
    这段时间,儒家刚刚完成思想转型,正准备把散乱的内部势力捏合在一起。
    披着商家皮的海贸支持者,直接打断了这个进程。
    要不然作为帝国最强大的一支文官势力,怎么会与刚发展的商家打的旗鼓相当。
    这些人掌握着海量的银币,他们还用报纸等途径造模棱两可的谣言。
    这些人用春秋笔法,暗中引导百姓,是他们暗中发力,搞掉帝国首相,以抬高他们的身价。
    林文静正酝酿一个大反击,准备解决户部尚书古千道。
    这位广西巡抚出身的官员,他天然就倒向海贸那一派。
    但大皇子苏蜀归国,这个消息直接打断了林文静的安排。
    他们都知道,大皇子跟随帝国皇家海军舰队环游世界。
    这件事情刚开始,还有官员在讨论。
    但随着时间缓缓过去,除了那些心学门徒之外,很少有人会关注大皇子怎么样?
    因为大皇子影响不到他们的仕途。
    现在却完全不同,大皇子归国,他经历了海外的那些事,对海贸的看法,肯定不会是厌恶。
    特别是了解到,大皇子明日会上朝。
    可以上朝旁听朝政的皇子,这已经表露出皇帝苏河的意见。
    他们这些人必须要考虑到大皇子对局势的影响。
    内阁大臣林文静从回忆之中恢复过来,他看着书房内乱糟糟的情景。
    他用手敲了敲桌子,发出砰砰的声音。
    “众位仁兄,我们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现在是隐而不发,还是拼出全力,解决那些南方佬。
    大家要商议出一份行动准则,一旦开始行动,那就不要后悔。”
    林文静这句话一出口,书房内嘈杂的声音更甚以往。
    众人之间互相商讨利弊,开始有一些争吵声,随后争吵声渐大。
    有人点起了第一根烟,不久之后书房内就烟雾缭绕。
    有一些分歧,但他们都是人精,知道现在已经是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还内斗,那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林文静一只手敲着桌子,一只手弹着烟灰,做最后总结。
    “诸位仁兄已经达成共识,我们作为儒家正统,必须要支持太子,谁是太子支持谁。
    储君之争,我们不再多掺和。
    心学那些老学究,早已经把位置占好。
    其他的皇子,也有很多人烧冷灶。
    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哪一位皇子上位,都必须通过我们治理国家。
    明日早朝,我们把原定计划推迟。
    大事要紧,但也要等大皇子苏蜀表现完,我们绝不能喧宾夺主。
    我们不需要掺合储君之争,但也不能得罪任何一位皇子。”
    林文静说完,书房中的隐隐陆续离开,他们遮掩踪迹,回到自己家中。
    对于这种情况,林文静一点都不意外。
    从汉朝以来,儒家从来没有拼尽全力支持某一个人当皇帝。
    支持储君在儒家看来,全部都是个人行动。
    林文静担任少府令时,他经常与皇帝苏河接触。
    他知道皇帝苏河的底线在哪,皇帝苏河绝不能容忍有一支势力,能操控太子的人选。
    林文静能从一个穷书生,成为庞大帝国的内阁大臣,他唯一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从来不碰触任何人的底线。
    ………………………………
    内阁大臣武弘义正在府里,举着甘蔗酒,他与同僚敬酒庆祝。
    南洋商会代表李星阁起身,敬杯酒给内阁大臣武弘义。
    他感慨的说道:“武大人是


第719章 归国的影响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